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212)

任娘子随口道:“用的线不同,那幅用的是桑蚕丝线。”

“原来如此,我有个亲戚总是无法生育,原本我是绣了佛经,后来看了您这般,我也绣一尊佛像给她,只不过我实在绣的不好,您可要指点一下我啊。”锦娘掩唇一笑。

她当然知晓任娘子不会教她,人家可是吃饭的家伙,可是指点一二,让自己慢慢的悟也不是不行。

若是之前任娘子当然敷衍,但是现下锦娘作为行首帮了她不少忙,她也不好拂锦娘的面子。

锦娘便道:“我绣的观音的背景总是很呆板?您怎么绣的这般有光泽,仿佛会发光似的。”

其实她已经发现了,人家打底用乱针绣,但即便如此,任娘子以为锦娘没看出来,只说旁的:“这绣观音的手是画的,先画后绣的,且要绣好几层。”

她以为自己说的模糊,其实锦娘已经懂了,面上还作疑惑状。

因此,她回家之后努力研究,先绣了一幅小的紫衣观音像,她先在素绢上手绘一遍,就这般就画了整整三日。再买来桑蚕丝劈成最细的线,先把背景用乱针薄薄绣一层,从面部开始绣,面部用平绣,让绣面匀称平整,不重叠。

平绣和纳绣交替,再把背景用错针增加立体感。

因为她不是绣双面的,所以许多地方可以不必完全照着别人做,她自己可以变通一二。

虽然如此用心,但是绣出来的成品不尽如人意,锦娘自然是非常恼火的,要知道上面还绣了佛经佛像。

阿盈安慰道:“任娘子人家从会说话起就在学这个,人家都学了几十年了,您才刚学,自然是没那么好的。”

其实阿盈已经觉得非常好了,但是娘子是那种一定要跟最好的人比,那就没办法了。

也因为如此,锦娘便把这幅紫英观音送给会仙楼东家,她们魏家绣铺自然是接不到会仙楼那样的大规模的门帘单子,并非绣技的问题,而是她们是精而美的小作坊,不是那种大绣楼。

只不过会仙楼这样的大主顾,作为行首要代表整个南城绣作送礼,锦娘遂把自己的这幅观音送上去凑数。

本来也不觉得怎么样,大抵就是被丢在角落生灰。

只是没想到这幅紫观音送去后,会仙楼的东家之妻原本生了一场病,很喜佛法,就挂在自己的房里,不曾想挂上之后,一个月就病完全痊愈。

要知道会仙楼真正会酿玉醑酒的,就是这位东家之妻。

她身体一好,玉醑也能重新酿造,会仙楼的东家之妻还专门到锦娘家中致谢。锦娘自然不觉得她身体好是佛像的关系,故而坚持不受,还道:“这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

她不收,别人也无法。

当时蒋羡还觉得娘子为人就是太刚直了,那可是玉醑酒啊,还是陈酿。

锦娘还同蒋羡道:“其实我那幅绣的也不是很好,现在正在慢慢偷师,才知道我许多细节竟然都没把握好,还好她们不是同道中人,否则就不会送我酒了。”

“其实我根本就看不出有问题,娘子,你真的绣的已经很好了。”蒋羡说的是真心话。

锦娘却摇头:“别说违心话了。”

蒋羡看她真的有点难过,还特地下厨做了她最爱的芹菜饺子安慰她,锦娘看到饺子就很开心了,吃了一小碗,还让蒋羡煎几个给她吃,蒋羡知晓妻子这是向他撒娇呢。毕竟他在外读书,家里一切都是妻子操持,也欣然再去。

后来还是会仙楼有诗会,蒋羡还在孝中,今日也不打算吃酒,但是桌上朋友们正准备叫酒水,却叫会仙楼的东家送了玉醑酒来。

张九郎笑道:“这可是陈酿啊,你们也舍得拿出来。”

东家指着蒋羡道:“这位郎君是魏行首的夫婿,魏娘子为人有口皆碑,年纪轻轻掌南城绣作,才华横溢、睿智通透。小小酒水,不成敬意,是我们的荣幸呢。”

竟然是免费请的,蒋羡忍不住抬了抬自己的下巴,颇有些妻荣夫贵之感。

第78章

六月初八, 锦娘就二十三了,筠姐儿一岁四个月,蒋羡特地请了人帮锦娘画了一张单人画像, 锦娘又抱着女儿, 让画师多画了一张。

这就跟现代照相似的,真难为蒋羡能将这个作为生辰礼物送给她的。

去年一年出乎意料赚了八百贯,过了巅峰, 今年的行情就不是很好了, 如今半年不过赚了二百贯。

守孝说是三年,实际上则是二十七个月, 锦娘不由笑道:“官人,说起来, 今年冬月咱们就出孝了。”

只要有事情忙, 日子就过的非常快, 锦娘甚至觉得蒋六夫人去世在昨日一般。

“是啊,到了明年我就要再次参加解试了。”蒋羡如此道。

锦娘笑道:“不是,到时候出孝了, 你就回来家里住些日子吧, 咱们夫妻许久没有亲近了。”

蒋羡搂着她道:“我知道娘子想我,好,到时候我就回来。”

她们夫妇从去年分开这么大半年,都很想对方,蒋羡过年的时候, 几乎是抱着锦娘不撒手。锦娘也觉得自己越来越依赖丈夫了, 有许多事情也会找他商量。

不过,夫妇二人下个月还得去老宅一趟,这个郑氏旁的倒好, 就是对蒋六老爷无限顺从,不是整寿,还非要帮蒋六老爷办寿辰。

也因为这般,蒋六老爷和这位继妻关系不错。

锦娘则道:“你看寿辰上咱们送些什么呢?”

“送些寿面过去就行了,老爷子上次还说要给咱们筠姐儿送东西,也是什么都没送,咱们女儿抓周,都没人过来。”蒋羡心疼自己的乖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