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28)

陈娘子笑道:“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这个人不爱藏私,你们都还年轻,正是学手艺的好时候,有何不明之处千万要问我才是。”

她也是一步步走到今日才有这个地位的,到如今她已经是做出来了,这绣花的活计等年纪大眼神不好的时候就没法做了,都是吃年轻饭的,所以他是希望她们能学则多学些,将来也有一门吃饭的手艺,退一万步说,即便不做绣娘了,这门手艺在婆家做个鞋袜衣裳,那也要被称赞心灵手巧的。

秦霜儿连忙道:“您放心,我们有不懂的,绝对不会藏着不说的。”

“就是啊,陈娘子,您到时候别嫌我们烦。”锦娘这么说着,也是感叹善姐连陈娘子的生辰都不能回来。

陈娘子又吃了两杯酒,还有些醉意道:“不烦不烦,你们背井离乡的跟着我来,咱们一起来的,到时候一起走。”她知道周家的确有钱也颇厚道,但是她经历的多了,知道所谓的厚道那只是他家做官的名声,并非是真的仁慈。

她说这句话之后,锦娘立马接道:“肯定一起走啊。”

接着秦霜儿和方巧莲才答是。

陈娘子的生辰过了之后,又是嫣红的生辰,她和嫣红的关系处的不错,故而寻了厨房的胡嫂做一盒子寿桃,又找兰雪买了些点心,用了个攒盒装着送了过去。

这下也是耗费了快三百文,这些人情往来啊。

抄写经文的一两,经过这两次生辰,钱嗖的一下就没了。

嫣红的头发已经梳上去了,今日穿的格外艳丽,桌上的菜肴比那日陈娘子那里的话,左右是伺候她的小丫头还绿缨她们,人多的都没地儿做了。

锦娘笑道:“嫣红姐姐,我还得回去赶工,就不打搅你们了。”

“这里的果子你捡些回去吃,我还有话告诉你。”嫣红素来周到,和锦娘的关系没有和绿缨她们那样从小长大,但知道她是个可靠的人,嘴紧又勤快,还知道这些人情世故,从来不占便宜。

锦娘走了过去,嫣红在她耳畔道:“我刚得了一匹缎子,想托你帮我做一身衣裳,准备端午穿。”

原来是这,锦娘自从抄完经书之后也闲了几日,遂笑道:“这好办,我有你的尺寸,马上就能裁,两三日就替你做好。”

嫣红脸微红:“要裁剪的合身些。”

锦娘何等聪明的人,知晓嫣红做了通房,想要成为小娘,拿到正式编制就得肚子争气些,她素来和嫣红交好,当然也会帮她:“你若信我,我肯定帮你做的很好。”

嫣红私下取了两贯钱给她,锦娘推辞,她道:“好妹子,你日后若去了锦绣阁,就咱们奴婢穿的衣裳都价值一百贯一套呢。你若不准备在府里,若是能在锦绣阁排上号,那比别的地方强多了。”

“好姐姐,你这是抬举我呢,锦绣阁可是整个汴京最大的女子绣坊,要求很高的。”锦娘摇摇头。

嫣红还欲说什么,被人拉去灌酒。

锦娘却拿着布深思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凸显其风格,嫣红生的丰润娇美,此时正逢谷雨,原本绣牡丹也不错,但牡丹容易引起注意,还不如绣桃花。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一枝桃花从抹胸延伸到腰间,娇花嫩叶仿佛让人一探究竟,欲语还休可比那种大开大合更吸引人。

如此想着她连夜作图,那边方巧莲也打着哈欠赶制苗小娘的衣裳,二人都熬到半夜才睡下。

这件衣服是花了快四日才赶工做好的,乳白色的抹胸上斜斜的绣着一枝桃花,底下配着一条银光缎的裙子,罩着绉纱,两边垂下桃色的绦带,外面配着一件月白色的褙子。嫣红试在身上,曲线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衬的她也成熟起来。

嫣红拿着靶镜照来照去,都被自己惊艳了。

“锦娘,多谢你做的这样好。”

锦娘眨了眨眼睛:“我祝姐姐心想事成。”

本来周大老爷是觉得嫣红太青涩,因此即便开了脸,倒也不常过来,可今日来蒋氏这里时多看了嫣红一眼,竟然有些挪不开眼。

若说之前锦娘是小有名气,现在便是在周府名声大振。

第19章

因为在周家大爷的丧期之内,周家和张家都很低调的定了亲事,约定新娘子明年春天嫁过来。周家头一件大事就是翻修周存之的新房,周存之的居所就先暂时在老太太西边的抱厦住。

端午将至,周大老爷作为枢密院承旨,掌管天下官员升迁,门口真是门庭若市。锦娘给正房送五毒香囊、五色丝线时,大房的几位姑娘都在这里选扇子,这些扇子都是用上等绫、绢、纱所制,扇柄多用玉所作,扇面绣各式各样精美的花卉。

“夫人,五毒香囊和荷包还有丝线都送了过来。”锦娘的生活也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赏钱也不是常有,多半还是只拿月钱。

绿缨接了过来,对她挥挥手,锦娘连忙下去,先去针线房覆命,之后又去了胡嫂子那里,胡嫂子也是府上的家生子,是蒋氏从娘家带过来的,她成婚好几年才有这个女儿,看的娇惯,那女孩儿身体又弱,没法子在厨上干活,所以想让女儿学些手艺。

这不,她就悄悄找上锦娘,绣活是锦娘吃饭的手艺,好容易才到今日,哪里会收徒教人,但见胡嫂子恳求,就答应指点一下她女儿珍儿。

珍儿见着锦娘就很欢喜:“锦娘,你看我这朵花儿绣的如何?”

她不是完全的生手,寻常穿针引线,缝补还是会的,锦娘现在教她的是平绣,这是最普遍但也最经典的刺绣手法。锦娘把绣绷拿过来看了看,“还不错,这里缺了一块,你要补上,但是针要从正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