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娘笑道:“正是。”
她忙出去相迎,这么热的天,魏夫人倒是很赏光的过来了,锦娘忙介绍其余女眷认得,她口称嫂嫂,魏夫人又喊她三姑奶奶,这让众人都以为锦娘是河北魏家出身,以前只是家道中落罢了。
就连许氏都失魂落魄的,她原本一直有一股优越感,觉得自己父亲是进士,伯父也是进士,官家千金出身,没想到弟妹现下也是了。
难怪范大学士愿意帮蒋羡说项的,原来是这个缘故。
锦娘当然不理她许多,等蒋羡的舅母们过来,她又带着众人到花榭中,众人见这园子三分人工,七分天然,无端一股凉意,各种清香扑鼻而来。
弹唱的几个人已经来了,锦娘不许她们唱热闹的,也不唱太幽怨的,只唱些清雅安静的,众人也能在一处吃酒席。
这酒席是特地请会仙楼的人做的,桌上水陆毕陈,可谓得饕鬄盛宴。
酒席已毕,锦娘又让人把扬哥儿喊过来请安,魏夫人见扬哥儿浑身书卷气,又是个年轻哥儿,倒是赏了一对金银锞子。
锦娘笑道:“今年他便要科考,也沾沾您的福气。”
“你家这哥子也是一表人才,定然当中的。”魏夫人笑道。
锦娘私下又给了一枚牛黄和上等麝香给了魏夫人:“家夫的事也是劳烦嫂嫂了,我也没什么好给的,正好得了这些,嫂嫂莫嫌弃。”
说毕,魏夫人先行离开。
除了蒋家自己人,大家吃过一顿饭就都走了,蒋六老爷见着园子里的书斋就走不动道了,此处是蒋羡如今的书房,原是水榭改成的书斋。
蒋羡笑道:“我们那角楼原本是个藏书阁,等过些日子安顿好了,那里布置起来了。”
“如此,我也把书捐一些过来。”蒋六老爷恨不得搬来这园子里住,这花园可是有一处小跨院的。
只不过小住可以,长住不好,到底他们是跟着长子的。
蒋羡道:“到时候您也过来住几日。”说罢又对蒋晏道:“大哥也让我尽尽孝心。”
蒋晏只是笑。
送完客人之后,锦娘吩咐人收尾,累的都快瘫了。
又见罗大在外面说甜水巷的铺子有人要赁,说人家准备全部赁下来做饭馆,也就是前面的三间大门面,后面的楼房还有蒋羡的书房全部准备做饭厅,一个月愿意出三十八贯。
“虽说可能会糟污一些,但是——”
“你看那个人是个实诚人吗?”锦娘问起。
罗大连忙道:“说是两浙路那边的人。”
锦娘那条甜水巷有不少南北分茶铺,客似云来,如今被人改成馆子,倒也可以,反正人家给的价钱还是挺高的。她遂同意了,两边很快立了契约,押金多压了一个月,直接签了一年的契,并约定三年内不许涨价。
如此,锦娘这边迅速进账四百九十四贯,她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蒋羡知晓甜水巷的宅子赁了这么些钱,也是跟着高兴,锦娘则道:“我还去信给姚掌柜和范庄头,让他们明年春天慢慢过来。”
“娘子素来妥帖,倒是不必我管了。”蒋羡如今作起居郎,人逢喜事精神爽,家中经济来源解决,他亦是开怀的紧。
锦娘笑道:“咱们猛然间花了那么些钱,想着夜里都睡不着,还好如今店里有出息,我也就放心了。”
如今蒋羡在京中任官,不是那等在地方上,勉强和上下级官僚夫人往来,锦娘也清闲了许多。清闲的时候,锦娘就把前些日子众人送的乔迁礼拿出来看。
许氏的两匹湖绸不适合现在穿,六条汗巾子平日倒是能拿来用,再有魏夫人送的两盆牡丹花、两方大红毡子、还有螃蟹两篓,螃蟹已经是这几日吃了。
张九郎家送的是时兴尺头吃食还有销金帕子两方,别人送的倒也罢了,独张氏送的江南锦缎,锦娘原本裁了些准备做桌布,没想到头一次下水就褪色。
张氏这是买的假丝绸了么?
锦娘当然不太信张氏送假货,她私下和张夫人说了:“看周二嫂是不是被奸商骗了,莫说是她,如今咱们买什么都防不胜防。”
“这可真是,你放心,我肯定和我们姑太太说。”张夫人心里也是着急,还好锦娘不是别人,若是外人定然以为是故意送的了。
锦娘见她如此深明大义,倒是也放心了。
张夫人从锦娘这里离开,先和张九郎说了此事,张九郎如今恩荫做个小官,靠着父亲岳父的余荫,倒也自在。
“我看姑姐肯定是被下人糊弄,现下外甥要定亲,她家里又忙,哪里想到这些。还好魏氏私下告诉我,她又不是别人,若是送到别人那里,人家怎么看她?”
张九郎收起折扇,沉吟片刻方道:“我不好去内宅,只明日托你病了,请姐姐回来,若是找到那骗子,定要让官府去拿人才是。”
夫妇二人商议一回,次日请了张氏回来,张夫人遂对她说了此事,张氏竟然不承认:“我怎么会送假的给她?指不定是她故意败坏我的名声想讹钱,我听她嫂嫂说了,说她买那个宅子破费不少还借了银钱,殊不知缺钱缺疯了,就来编排我的不是?”
第119章
因蒋羡如今任职起居郎, 刑名宋师爷已经无用武之地,蒋羡帮他介绍了几位要外放任亲民官,锦娘又给了他六贯钱做盘缠, 另备下蜡条六对、鞋帽一套。
这宋师爷和他们相处六年多, 彼此都相处和睦,陈小郎和刘豆儿让厨下整治了酒席,也算是送别他。
宋师爷吃住在蒋家, 四季衣裳都新给, 六年也存下六百多贯,如今家主还替他找了出路, 程仪也算丰厚,倒是好聚好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