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锦娘笑道:“我倒不是不同意,只我爹娘寒素人家,唯恐配不上,将来新妇到我家中,怕是要吃苦的。况且,我们两家关系这么好,若是说成倒也罢了,若没说成,将来也不好自处。”
她虽然觉得张九郎人不错,张小娘子也见过两面,印象也可以,可是两家的差距还是要说一下的。
彭三娘子又回去同张夫人道:“那蒋家娘子说她弟弟寒门小子,家中不过浅浅几间屋子,土地薄田几亩,怕你们觉得不甚相衬。”
张夫人却想那魏家哥儿是个读书人家,又和翰林魏大学士是族亲,姐夫是一门双进士的蒋羡,正是人家清贫,自家才有机可乘。
真等人家中了进士,哪里还轮得到自己?
诚然,魏扬才学并不拔尖,但也是稳居国子监前中上等,甚至最近几次考试人家考考过前十。因为锦娘没有见猎心喜,张夫人反而高看她一眼,听说她家买了新宅子就手头紧,即便如此人家也是审慎处理。
张家回话说愿意,锦娘和蒋羡商量,蒋羡觉得这桩亲事极好。
锦娘就以礼佛为由,安排大家见个面。扬哥儿穿着宝蓝色直裰,显得相貌端正,张小娘子生的极标致,为人也颇有礼,见到锦娘和罗玉娥格外谦逊。
“姑娘如今读什么书?”锦娘问道。
张小娘子看了锦娘一眼,知晓她才是真正的话事人,否则以父亲和蒋叔叔的交情,直接定下就好,她便小心回话:“也不过是读些《女论语》《女孝经》。”
锦娘点头:“《女论语》说居家相待,敬重如宾。夫有言语,侧耳详听,夫有恶事,劝谏谆谆。莫学愚妇,惹祸临身。我虽也读这些,但咱们做女子的明白其道理就好。”
张小娘子心里一动,笑的真心实意:“您说的是。”
魏娘子挑出这段是让她不必拘泥以夫为天,丈夫有问题也不要怕指出。
她们又说笑几句,锦娘让他们年轻人在前面走着,她则和张夫人道:“我实话与你说,若是我弟弟成亲,我娘和我的意思都是让她们夫妇俩单独住,多培养感情。若是无事,也来我家里住些时日。”
张夫人嗔怪道:“你这说哪里话,照顾翁姑实属她分内事。”
“是分内事不错,所以我把跨院收拾出来,她们俩住满一个月就好。我想若是扬哥儿有幸中了,他们总要有自己一番能为,若是未中,也是大人们该成家立业了。况且,亲戚间彼此住在一处,也是难免约束。”锦娘如此道。
张夫人又和锦娘说,既然如此就住她们陪嫁的宅子云云,锦娘是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蒋羡就是住她陪嫁的宅子住了多年。
很快罗玉娥就过去插簪,她带的是锦娘给她准备的镂空金花簪,形制都极其好看。插完簪又迅速过了帖子,择了日子。
张夫人知晓锦娘父母原先不过是平民百姓,本以为很是寒素,但见送的东西虽然不奢华,但也中规中矩。女方回的定礼倒是不少,皂罗巾缎、金玉帕环、七宝巾环还有些女红绣作。
定礼下了便是下聘礼,因这桩亲事不错,锦娘又添了一套织锦衣裳,再有自己的银冠子送了过去。张家也回送了金玉文房四宝、彩缎罗帛,罗玉娥从中把金玉拿了给了锦娘,女儿这次可是为弟弟花费不少。
聘礼下了之后,魏家送去一百贯做财礼,如此只等明年春天把人迎进门来。
此事办完,锦娘也是松了一口气,只是心里总有些犯恶心,请大夫过来一看,竟然是有了身孕。
第120章
话说锦娘因为一直在忙, 倒是忽略了自己的身体,这猛然间有了身孕,总是有些不可置信。因为从船回来的时候, 二人就一直在备孕, 却一直没什么消息,锦娘都不觉得自己会有身孕,没想到刚进腊月, 就怀上了。
蒋羡这个时候比锦娘镇定许多:“娘子, 正好你把送子观音绣完,孩子就怀上了, 这孩子是观音菩萨送给咱们的,必定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能平安诞下就好, 我不奢求什么福气不福气的孩子。”锦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总是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夫妇二人很期待这个小家伙的降临, 心里都想的是只要平安康健就好,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罗玉娥也正和儿子道:“你的聘礼财礼,家里也只能拿出这么些了。你姐姐也说, 张家是图未来进士夫人的位置, 你呢,只要好生读书,就算是对得起人家愿意许配女儿你了。”
扬哥儿哪里不知:“儿子知晓。姐姐是万事都为我考虑,这次也是劳姐姐破费不少。”
“你姐姐刚买了宅子,这些都是她自己的私房拿出来的, 等你日后真的出息了, 可要多照拂你外甥和外甥女,才不负你姐姐对你这般好。”罗玉娥叹道。
扬哥儿小声道:“姐夫又私下带我去魏家、范家一回,这一回便是没带郝兄去。”
“这就是己亲啊。”罗玉娥又叮咛儿子莫说出去。
扬哥儿点头。
母子二人又说了几句家常, 方才散了,罗玉娥则去看女儿,正好蒋羡刚出去,锦娘正在准备年礼。
这是提前要准备出来的,满满的写了几个册子,见到她娘,笑道:“您坐下,我还有一些就写完了,快些弄完,我也能安生的歇一歇。”
锦娘每次都从别人的回礼中知晓自己的不足,就比如魏家回送的橄榄,她就没想过送别人橄榄,这次节礼就可以添上,她还对罗玉娥道:“今年添了张九郎这门亲戚,我顺道给您也备上一份。”
“我还有钱的,今日臭水巷的赁钱又送来了,还有一季的租子。”罗玉娥坚决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