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423)

“是啊,若是没这一遭,咱们和魏家也未必有缘。”锦娘总觉得帮女儿找先生, 让女儿招待同窗都是昨日之事。

如今女儿也到了出嫁的年纪, 她也成为别人的妻子,从此又有另一番人生了。

锦娘不再多愁善感, 反而道:“我们也都开心点,免得女儿离愁别绪太重, 其实女儿能嫁得如意郎君, 其实是很好的事情啊。”

“咳咳, 方才不是娘子你先哭的么?”蒋羡摇摇头。

锦娘笑道:“养了这么大的女儿,就这么远嫁离我们而去,我肯定不舍。但是不舍归不舍, 做爹娘的, 护不住女儿一辈子,为女儿找个好归宿也很好。”

人的路总归要自己出去闯的。

次日一早起来,插戴婆就已经来了,锦娘也进去看了女儿,看她穿着自己缝制的婚服, 戴着等肩冠, 站起来显得气度高华,顾盼神飞。

“我女儿真美,都说丑媳妇要见公婆, 但我家女儿肯定是能迷倒一片人的。”锦娘握着女儿的手,很是欣慰。

筠姐儿觉得自己无法离开母亲,她就跟乳燕似的,扒着娘不愿意离开。

锦娘却笑道:“魏家人多事儿多,你嫁过去了,多听些新鲜事儿同我们讲。”

“娘,您说宁哥儿说的是真的么?”筠姐儿倒是真想把丈夫拐回娘家的,这样她和娘亲就不需要分开了,至于魏七郎,反正他也喜欢来自家住,一举两得。

不过,自己也的确要像娘说的那般,要先争取魏七郎成她的同盟,听她的话,就像爹爹听娘家的话似的。

想起避火图,筠姐儿脸又微红。

从女儿房里出来,锦娘看定哥儿躲在柱子后面,她忙道:“咦,你怎么在这里?是想娘了么?”

女儿出嫁这段时日,她是天天忙女儿的事情,对小儿子有些疏忽,她也有些心疼。

定哥儿伸出白嫩小手道:“娘亲,我想找您,但是知晓您和姐姐说话,就躲在这里呢。”

家里长女相貌似蒋羡,但性情爽利更似锦娘,宁哥儿是容貌性情似锦娘,唯独定哥儿长相像锦娘,但是性格和蒋羡很像,说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怜惜的很。

“娘的雪孩儿,走,跟娘一起去迎客吧,你就坐在娘旁边好不好?”锦娘摸了摸儿子的小脑瓜。

定哥儿嘻嘻一笑:“儿子就要做娘亲的小尾巴。”

今日自然是宾客盈门,以前每回筵席都有筠姐儿帮忙,甚至帮大忙,如今全都得她一个人撑着。

每次到这种十分热闹的场景,锦娘就觉得自己如同在梦幻场景穿梭似的,以至于看到魏七郎过来接女儿的时候,她还有些恍惚,心中想到的竟然是主桌用的金碟子仿佛少了一张。

蒋羡说完话,锦娘才道:“你们结发为夫妻,当恩爱两不疑,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她不知道扇子后面女儿的表情,只是说出了自己的希望。

她们说完话,丫鬟扶着筠姐儿出去,由堂兄宣哥儿背着出去,上了花轿。

外面魏七郎骑着白马,一身喜服,容貌过于俊俏,以至于走在路上,还有人追在后面喊“魏郎”。

看热闹的孟三姑娘和江颂笑道:“这些人也真是痴乱了,连姑娘家的矜持都顾不上了,追着男人后面这般喊。”

江颂本来心里如同被剜了一块肉似的,但听孟三姑娘这么说,又干笑。

孟三姑娘接着道:“这两家家世匹配,亲上做亲,郎才女貌,真真是天作之合。”

……

这一夜,锦娘都没有安睡,虽然有四司六局,家中阿盈青蓉等也能干,但是事情太杂了,拆喜棚,收拾器具灯盏。

“我记得正月间,还是筠姐儿和我一起在忙呢。”

莫说是锦娘,就是阿盈橘香等人都是看着她长大的人,众人哪有不伤感的,倒是阿盈机灵,只道:“昨日十里红妆,今日风光大嫁,咱们姑娘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呢。要说也是您养的好,嫁妆齐整,人模样好,我看就是找更好的也配得上。”

“那是。”锦娘乐滋滋的。

橘香悄悄跟阿盈竖起了大拇指,还是她行啊,跟着娘子快二十年 ,还是这般机变。

“得了,咱们把东西收拾完,就都回去休息吧,明日都好生休息几天,等姑娘回门。”锦娘挥挥手。

橘香嘴拙,不知道说什么,只站在那里不动。

锦娘却似乎了解她的心情,拍了拍她的肩膀:“我的橘大厨,回去休息吧,还有阿盈,你还有女儿要照看呢。”

如此说,她们俩才离开。

橘香原本一直在厨房做大厨,锦娘让方妈妈曾经问过她,她倒爽快:“我每日管着厨房,吃好喝好,成日大鱼大肉吃到发昏,娘子还给我一个月一贯的工钱,每年三到四套衣裳,底下还管着人,老了还能和方妈妈似的,娘子还一个月给二钱养老钱。哪个要娶我的,若是这般我就嫁。”

她说的这条件,当然没人干,她自个儿却乐呵呵的,浑然不在意。

对她而言,她不擅长钻营,也不擅长机变,其实手艺也并非顶尖。娘子比什么夫婿要靠谱太多,况且,这么些年她也做不好什么妻子。

三从四德,伺候公婆,想起来都头疼,她还巴不得有人伺候她呢?

想到这里,她发现自己已经走到房门口了,推门就往床上一躺,不知道多舒服。明日还可以睡到快中午起床,做人媳妇能这么好吗?

……

锦娘这边进门后,就见蒋羡喊她:“娘子,过来帮我拔白头发?”

“你疯了啊,拔一根可是要长十根的,别拔了啊。我可告诉你,我有三十六根白头发呢。”锦娘坐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