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小丫鬟(468)

“娘子,你真的不心疼吗 ?”蒋羡觑了锦娘的脸色一眼,这可不是四十两,是四千两啊。

锦娘摆手:“这曹掌柜以前也替我赚了不少钱 ,就算了吧,况且那边的铺子我都处理了,将来收些佃租就好。”

好在汴京绸绒铺今年赚了两万两,算是弥补了过来。

年过完后,魏七郎马上就要参加省试了,几乎每个人跟他谈的话题也是省试的话题,他的压力虽然大,但也多了几分心安,毕竟那般一日十道题也不是白做的。

更何况岳父和他说魏大老爷身体不大好,若是他今科不中,恐怕因为丁忧还要守三年孝,到时候不知道蒋家还能不能照拂到他。

魏七郎当然知晓蒋家比魏家人对他还尽心尽力,岳父小舅子帮他批阅文章,请名师教导,甚至为了他连孙子的洗三百日都没有大肆操办,如今他也只能破釜沉舟了。

早上,烛火昏暗时,妻子把考篮准备好了,据说这是岳父当年用过的,也是取一个好彩头。他走到门口时,又转回来看了妻子一眼,“筠儿,你好好地。”

筠姐儿含笑点头,不知怎么又有些心酸,丈夫可能觉得他这辈子都没这么努力过,可她知道全家人都为他付出,可他们不是真的为他,是为了自己。

这种帮忙是不求任何回报的,他们又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是都为她殚精竭虑罢了。

好在魏七郎背水一战,终于省试过了,东华唱名三甲第一名。

锦娘看着别人抄录出来的进士登科录上写着,三甲第一人魏骏,字神骥,小名七郎,具庆下,年二十六,六月初八戌时生,外氏曾。治赋一举,兄骐,永州知州,兄驰,大理寺评寺。娶蒋氏。曾祖奉安凭孙璧赠中书令,祖父鹤龄礼部侍郎赠太保,父璧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本贯河北大名府父为户。

第157章 大结局

“让姑爷先写信回大名府给你公婆报喜, 我让你弟妹替你张罗,你也好生受用几日。”锦娘对女儿道。

筠姐儿拿着这张抄录出来的进士登科录,心才落到实处:“女儿都不知晓怎么说了, 跟做梦似的。”

锦娘笑道:“都是这般过来的, 当年你爹中了开封府府元,我整个人都觉得浮在水里似的,都不知晓什么是真, 什么是假。你可能不知道我那个时候因为长期做针线, 有一日眼睛流了特别多的眼泪,下眼睑嘴角间歇的跳动, 我怕我自己面瘫,所以很无奈, 但是又不得不做, 否则你爹爹若是再下一科, 也得拿钱出来交际。所以,我得知那个消息之后,实在是久旱逢甘霖。”

“姑爷人聪明, 性情又随和, 对你自不必说。他们魏家即便不做官,也是豪富之家,将来你们分家肯定也能分一大笔钱,可是我想一个人如果自己没有能力,恐怕坐拥金山银山, 也未必能够护得住。好在你爹听我的, 不怕得罪姑爷,逼着他读书,现下也算苦尽甘来, 娘为你高兴。”

筠姐儿含泪抱住自己的娘。

对门的孟家三郎也中了,他名次比魏七郎差点,但也都在三甲。孙世琛帮自己的姑爷运作了一个好位置,临安府司户参军,即日上任。

因魏七郎和孟三郎如今是邻居又是同科,筠姐儿和孙大姑娘也在一处说话。

“你家郎君不知官职分派到哪里?”孙大姑娘喜滋滋的,她现在也算是熬出头了,什么都不怕了。

筠姐儿道:“吴县县令。”

魏七郎身上本就有太常寺的官职,如今又以进士及第,出任便是一方父母官。这也是极巧的事情,蒋羡曾经在吴县做过县尉,深知吴县富庶非常,原本想着能不能安排平江军的职务,但锦娘说爱之不能害之,锻炼人还得从父母官做起。

即便是宁哥儿,一开始都是从推官做起。

如果没有外任的经历,大家也不会完全了解百姓的疾苦,也不会历练的愈发成熟。

孙大姑娘笑道:“这敢情好,咱们还顺路呢。”

筠姐儿也笑着应是。

她们各自都有爹娘叮咛,锦娘是告诉她道:“顾家是本地乡绅之首,现在虽然不如以前,但和我们老交情了,还有……”

她把自己的关系都告诉女儿,还写了几封信,让女儿帮忙带过去。

筠姐儿自然听的出神,又听她娘道:“我还有一件事情交给你,我在吴县有庄子和铺面,这你以前在娘家的时候就知晓,你帮我去看看那邸店,若是那姚掌柜不好,就写信告诉我,记住,一定要如实说。”

范庄头还好,他儿子虽然没有范四能干,但为人老实。姚掌柜那边将来怕自己鞭长莫及,不如趁着现在权势正盛,就处理了。

筠姐儿点头,她又回去打点行李,却见丈夫呆呆的坐在屋里,不由得道:“你在房里也不出个声,想吓谁啊?”

魏七郎有些唏嘘:“我没想过我会考中的,考前岳母还特地把她绣的文昌帝君挂在我房里,虽然我也很开心,但是这么一离开,还有点舍不得……”

他在姑母家住着,真的跟自己家一样,姑母还每年悄悄塞零花钱给他,还帮他装修恭房,唉!

“原来为这个,你这人还婆妈起来。你好好在任上 办事不就好了,你也做番功绩出来,将来和宁哥儿一起在朝中互为犄角,岂不是两全?”筠姐儿笑道。

魏七郎这才缓缓点头。

且不说锦娘送走女儿女婿,又亲自拿私房请自家人去会仙楼用饭,这两年蒋羡和宁哥儿为了魏七郎可是耗费不少心力。

到了六月锦娘生辰,宁哥儿和吕琼华送了她一对水晶灵芝簪,一座紫檀插屏,这水晶簪难得,紫檀插屏上的粉彩更是极为漂亮,恐怕这些是吕琼华准备的,锦娘微微点头,这儿媳妇也没白枉费她对她平日的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