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此绣女私下收纳某妃之财物,后宫之中只有皇后和皇太后的服饰上,花朵的数量才能绣二十四株,皇妃的服饰则减至十八株。
锦娘原本以为这是个很轻松的地方,到现在开始,却有性命之忧了。
但顾绣头私下把锦娘叫过去的时候,锦娘还有些惊讶,如今整个文绣院一共三百人,花鸟科共七十多人,这群人中还有十人吃空饷,也就是有女官的头衔,但是并不真的上衙,却拿俸禄,锦娘她们就属于补这十人的空缺。她们是没有编制的,也不会被编入匠籍,甚至只有三年契约,三年之后有可能继续留下,但也有可能就不续了。
而这个时候顾绣头叫她是为何呢?
她小心的进来,喊了一声:“顾绣头。”
“坐下吧,我听说你识字?”顾绣头笑道。
锦娘点头:“其实认识的字也不多,只是少许几个罢了。”
“你不必紧张,我是想问你可知晓本朝女官制度?”顾绣头突然问起。
锦娘摇摇头:“小人乡野村女,平日只埋头做苦力,不知女官之制。”
见顾绣头笑的很平易近人:“本朝女官两种渠道,一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才女,这样的女子多半出自于望族之家,而第二种便是由宫廷内部的宫女中选拔。前者人少,后者人多。我见你针线活好,为人勤勉,又识文断字,故而想推举你去参加女官选拔,直接跳过从第二种从宫女开始的。”
她没想过做女官一事,只是觉得疑惑:“女官是做什么的?绣头为何推荐于我?这文绣院中比我厉害的人多多了。”
“那倒也未必,女官的品级分为八品,由高到低依次是御前侍讲、御前宣讲、御前讲官、御前讲政、宣徽院使、内谏院使、内拣俊女、内进士第。最低等品级的内拣俊女和内进士第都只侍奉皇后和太后,且也只是参加宴会而已,若是稍微高一些的宣徽院使和内谏院使能负责管理皇帝的文书和信函,甚至还能向皇上提供建议。在宫中的女官一般要待八年,若你深受官家或者皇后太后信任,多待些年数也无妨。”顾绣头笑。
有品级还能参政,听起来十分美好,但锦娘笑道:“只是这样的好事,绣头为何不推荐您家中之人,却推荐我?”
甚至这顾绣头本人也是女官出身。
顾绣头倒是坦白:“我本出自江南顾氏,家族之中对我期望颇深,然而被人阻挠,以至于一直无法得到提携。官家重寒门,就似状元多半都为寒门子弟似的,你看似无根基,更容易受到提携,自然,我也不要你帮我做什么违心之事,只让你能在官家或者皇太后和太后传递只言片语,我有了青云梯,他日必定重酬。”
“没关系,你可以多想想!三日之后给我答复。”
第43章
锦娘一直觉得自己平平无奇, 为何会被顾绣头看中?甚至以重利许之。
富贵险中求不假,若她无父无母也无亲族,托身宫中做个女官当然是上乘之选, 恐怕还苦于无门路进入呢?然而如今, 她根本不需要行此险招,一入宫门深似海,本朝不杀士大夫, 但是奴婢宫人危机重重。
她在周家的时候, 尚且朝不保夕,顾绣头这是给她画大饼让她卖命呢。以顾绣头的容貌入宫为妃不在话下, 却被打发到文绣院做一个小小绣头,她们推荐自己入宫, 一来是因为自己其貌不扬, 不会截胡, 二来贫家穷女,十分好拿捏。
果然是商人,给自己画大饼, 让自己舍生为她们办事, 反倒是为了自己好。
当下,锦娘就笑道:“顾绣头,多谢您赏识我,只是我这个人生性不爱拘束,平日性情又颇为放诞。又有双亲要奉养, 故而如此富贵青云之路, 恐怕是辜负您的期望了。”
熟料,顾绣头见她如此说话,更觉得她堪用, 一个从民间招进来的绣娘,做事情一丝不苟,她观望很久了,上次她故意掉了一个二十五两的银珽在她身旁,却见她看也不看,后来等自己过来的时候,指给自己看。
据顾绣头平日观察,魏锦娘家贫,却不昧一文钱,人品十分好。
因此,顾绣头还是劝道:“将来我若有出头之日,必定视汝为心腹之人。”
这意思就是万一她为嫔妃,锦娘也会成为高级女官,然而锦娘想的是,首先等你先入宫做到妃位再说,其次,与虎谋皮可没好下场,现在顾绣头都斗不过宫中那些嫔妃,将来出事了,指不定把自己当炮灰。
似上次那位绣娘,本是天子宠爱贵妃,才吩咐底下人讨贵妃欢喜,做逾制的衣袍,被大臣弹劾之后,让绣娘做个炮灰,所以她还是敬谢不敏了。
故而,锦娘还是道:“您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我家中已经定下亲事……”
“原来如此。”顾绣头这倒是不好勉强了。
锦娘也松了一口气,这个理由当然是随口说的,她经历过几次媒人上门都觉得不靠谱,还得提升自己的档次,日后不让随便什么人都敢上门来。
参天大树我自为之,何必靠别人施舍?
年前,锦娘赶了两套团花袄儿放锦绣阁卖,这两件袄儿加上曾经锦娘前几个月所制的鞋和荷包,竟然得了三十贯之多。这些银钱她就没告诉家里人了,不管谁问,她都说她一个月十三贯,三贯是文绣院,十贯是外快收入,这个数目,不至于让人瞧不起,也不至于让人眼红。
她赚多少银钱,家里人也都不怎么问,如今爹娘的生意比之前那个地方好多了,她们脸上的笑容也舒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