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地府阿飘要修仙(140)

作者: 咩言咩语 阅读记录

不过苏晚不知道的是,这两个人现在都已经出事了。

“太医,华儿到底怎么样了?”

苏云莲眼里已经布满了血丝,儿子已经离开她了,女儿要是再有什么事情,她真的会疯的。

“回娘娘的话,公主是悲伤过度,晕了过去,再等等,应该就会醒了。”

负责诊脉的太医摸了摸自己脑门上的汗,上次太子遇刺后就是他负责的,太子没救回来,现在朝阳公主要是再出事儿,别说皇后,怕是皇帝都会迁怒于他。

床榻上的女子闭着眼,额头上却都是汗,时不时地低喃几声,却又听不清内容,看样子,倒像是在做着什么噩梦。

“华儿……”苏文莲握住梁华的手,看着躺着的女儿,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床上的梁华却并没有任何感觉,依旧在做着自己的噩梦,不知过了多久,才猛地睁开眼睛,大喊了一声,“阿晚!”

第122章 女将军(11)

苏文莲正趴在床边,闻言立马醒了过来,看着睁开眼睛的梁华,喜极而泣,“华儿,你终于醒了,你要是再出什么事情,母妃就不活了。”

“母妃。”梁华看着面前的苏文莲,有些愣神,然后又向四周看了看,确定了是自己的寝宫后,忍不住喃喃道,“难道那一切都是梦吗?”

可是脑海中的画面闪过的画面太过真实,又让梁华有些不确定。

苏文莲见此,只当梁华还是对自己哥哥的死无法释怀,“华儿,你皇兄已经走了,我知道你们兄妹情深,但是华儿,你皇兄若是在天有灵,也一定不想看到你这样。”

“皇兄。”梁华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终于跟自己的记忆对上了。

是了,前几日,她皇兄梁景督建河道的时候遇刺,不治身亡,她因此大病了一场。

可是自己母妃说刚刚说过的那些话,她好像在梦中也听过,梦中母妃也是这样守在她身边。

后来呢?梁华想着梦中后来的情形,脸色直接变了。

“华儿,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苏文莲见梁华没有反应,冲着外面喊道,“来人,去把吴太医再请回来。”

“母妃,我没事,不用请太医。”梁华稳了稳心神,然后问道:“母妃,你最近可有收到舅舅的消息?”

苏文莲也不知道梁华为什么问苏文山,不过这样也总好过揪着梁景的事情再生病,“你是想你舅舅了吗?如果是的话,回头母妃派人到将军府问问最近可否有家书传来。”

梁华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在梦中,皇兄去世后不久,边关就传来了舅舅苏文山和表兄苏嘉战死沙场、镇南军大败的消息。

消息传回京都后,一片哗然,为谁应该为那场败仗负责争论不休,不过好在几位老臣压住了场面,先把援军给派了过去。

可是还是晚了,援军到的时候,凉城已经被南楚大军攻破,表妹苏晚为了护送百姓撤离,被人断了一条胳膊。

凉城被攻破后,南楚军一路北上,北周的版图越来越小,梦的最后,就是敌军攻打京都的那天,表妹为了救她,替她挡下一枪,死在了她面前。

这一幕幕,哪个不是噩梦,可是如果真的是梦的话,为何又那般真实,仿佛自己亲身经历过一般。

“华儿,你到底是怎么了?”苏云莲看着梁华越来越苍白的脸,越发的担心,生怕女儿就这么再晕过去,“太医,快叫太医,太医怎么还不来呀。”

“母妃,你别担心,我只是刚刚做了个噩梦,有些后怕而已。”

梁华出声安慰,看着布满愁容的苏云莲,反而慢慢平静了下来,事在人为,无论那噩梦是否会成真,她都不会让母妃、让自己、让苏家人,走向那样的结局。

凉城。

“元帅,您找我来,是有什么事情嘛?”

“宗容,今天喊你过来,主要是想跟你商量一下,之后如何应对南楚的进攻。如今南楚对凉城虎视眈眈,即便是上次暂时吓退了他们,但是敌方的兵力毕竟远胜于我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

林昭这个人给苏晚的感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上次为了逼他们开城门,用的是苏文山和苏嘉的尸体,那下一次,谁能保证他会不会用什么更过分的方法。

“元帅,凉城易守难攻,林昭就是想强行攻城也并不容易,不然之前也不会想着用各种方法逼咱们开城门。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加强防护,以守城为主,等到援军到了后,再将他们赶出玉屏山。”

沈宗容想了想,继续道,“元帅,还有你上次的那些威力巨大的瓶瓶罐罐,虽然不方便携带,不太好用到战场上,但是用来守城,可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

“哪里有那么容易。”苏晚并不这么觉得,利用粉尘爆炸虽然威力大,但是限制条件也是很多的,先不说东西是否充足,就单说实际操作,投石车容易把陶罐弄破,并不适用,所以基本上就只能靠方英和她两个人来完成。

方英力气是大,但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扔的准头不行,只能随缘。而她即便是用六旦的弓,也是有射程范围的。再者来说,那些东西也不是百分百都能爆炸的。

当然,除了这些限制条件,最主要的是苏晚不想这么被动,“守城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一味的防守就是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宗容,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我想要主动出击。”

“可是元帅,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根本就没有跟他们一战的实力。”

沈宗容现在对林昭那是深恶痛绝,恨不得跟对方打上一场,把他给亲手杀了,可是这些也只是想想,必须以大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