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想在万象界里当咸鱼(95)
有句可以贯彻所有种田文开局的话,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杨柳村地处岭南,山高林密,草木丰茂,种类繁多。
邵家大概是安排给女主的住所,所以遵循种田文套路,远离村中心,地理位置偏远,靠近山脚。
方便主角,方便现在的司酒。
原身今年32岁,在古代,是奶奶辈的,邵长风十六。
因为住山脚下,当初邵二经常上山,家里就剩娇妻幼子,所以为了安全,围墙建的老高,大门更是镇子上大户人家那种,私密性很好,只不过没人家木料好。
门一关,好好转了两圈,后头发现不少泥坯,记忆里,都是娘俩自己做的,打算修一下房子。
泥坯虽然便宜,可用起来也需要不少,能省的自然都得省,就自己做自己晒,如今已经做了得有一大半了。
从系统空间里拿出一颗自己以备不时之需的凡丹——千斤。
服下后,可以拥有千斤巨力,不得不说,她现在已经习惯做个大力女了,没点力气她还不习惯。
邵长风前日离家就和原主说了,下个休沐日回不来,要和夫子去拜访一位举人。
俩月时间,足够她把院子来个翻天地覆了。
说干就干,挑着扁担和筐就打算出去挑土。
“我说他邵婶儿,你家长风都是秀才了,你咋还自己打泥坯呢?”
听着周婆子的讽刺,司酒也不气。
“秀才怎么了,秀才也是老娘一个铜板一个铜板供出来的,是喝你家水了,还是吃你家饭了,呦,可惜了,你家没兔肉!”
一说兔肉,周婆子闹个没脸,哐当一声就把栅栏门摔上了。
胡老三媳妇儿看着司酒那费劲样儿,忍不住招呼着她。
“你去我家老三家,就说我说的,把轮车借给你,再让他帮着你拉两趟,你这老胳膊老腿的,你可轻点造吧,长风眼瞅出息了,你再把自己个儿累坏了。”
知道人家是好意,司酒自然不能像怼周婆子那样和她说话。
“车借给我就行,大不了一次少拉点,三河地里那么多活呢,还是别了。”
一说地,胡老三媳妇儿来劲儿了,“他婶子,我听说今年你们家那地你不想种了?”
原主身子不行,加上邵长风有了秀才功名,有朝廷补助了,在书院帮着夫子带带幼学还有一定收入,就不让自家娘下地了。
“确实,不打算种了。”
胡三婆子眼睛一亮,“那是卖还租?”
他们家壮劳力多,这岭南地本身地就少,杨柳村的地大家轻易都不出手的,自己家都不够种,邵家二房的五亩地都是上等水田,好地呀。
胡三婆子也大方一把,从兜里掏出一小把生的红皮花生米,塞她手里,眼睛巴巴的瞅着。
司酒一点也不扭捏接了,拿回去,种空间里,花生油有了。
“不卖,地那是根本,咋能卖。”
胡三婆子虽然失望,但也早有预料,是她她也不卖阿,又抓了一把花生递给她,“那咋租的,你看咱们老姐们儿这关系……”
司酒淡定的把第二把花生揣兜里。
“不要钱,要粮。”
第164章 种田文里,女主的好婆婆「5」
司酒掂量了一下现在的物价,佃户地主的关系,又从原主记忆里扒拉出十里八乡像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在吴国,土地税都是土地所有人缴,而地主和佃户规定是五五分。
但凡事都有例外,杨柳村地少,有些村民不得不从地主那边佃地,就不那么公平,大多是四六,相当于税是佃户出。
村民之间因为乡里乡亲大多数都是五五,关系好的,或者一些其它问题要让利的,大都是六四,佃户六。
胡三婆子攀关系就是想六四,可无论原主还是她都没和胡三婆子好到六四的情况,就是她五五,村里都大把人抢着租。
“五五,谁问都这个价,我家是上等水田,不愁租人,我是那两把花生就脑袋热的人吗?”
扒拉开她,挑起扁担。
“我还想你今天咋那大方不仅借我车,还把儿子都送出来给我干活,整了半天,你在这跟我扯呢,你要租,就五五,明天中午前找村长来我家,咱们签字据,你要不想租,我下午就去告诉村长,帮我找租户。”
说完,挑起扁担就走了。
胡三婆子气的跺了跺脚,可眼睛一转,还是往屋里跑,这地咋能不租。
“老头子,老头子。”
“你吵吵啥玩意,宝儿刚睡着。”
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胡三家这大孙子可不单单胡三婆子疼,胡老三更是疼的要紧,他有四个儿子,可这孙辈,这么多年就这么一颗独苗苗,能不疼吗?
胡三婆子听宝贝大孙子睡着了,赶紧压低声音。
“老头子,邵二婆子家的五亩地要租,五五,这还是我和她关系好,她先透露给我的信儿,她说我要想租就找村长去她那签字据,她明个儿下午要等不到我就放出信儿了。”
胡老三吧嗒口旱烟,琢磨一下。
“咱们家壮劳力也只能再佃两亩。”
胡三婆子不干了,“那刘地主家的四六,反正现在地还没种,咱退三亩呗。”
“糊涂!”胡老三气的直咳嗽。
傻娘们儿,头发长,见识短的玩意儿。
“你懂个啥?邵家的才五亩地,咱要得罪了刘地主,明年人家地不租我们了咋整?你是想咱家人饿死咋的?”
胡三婆子有点委屈,嘟哝着。
“那我不是没想那么多吗?一时高兴忘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