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契哥[种田](104)

作者: 锦观 阅读记录

李宝福和赵庄生各拿了个棍子在门口听厨房动静,片刻后李宝福见陈璋双眼通红地从厨房出来,随即进屋见李多福对着灶台发呆。

“姐?”李宝福轻声问道。

“陈璋到底好人,”李多福疲惫道,“允了和离,两个孩子都给我养。”

李宝福不知夫妻俩在厨房里说了什么,只知这十二年夫妻是终到头了。

晚饭是赵庄生做的,一大碗撒了猪油葱花的鸭蛋羹、冬笋条炒咸肉、萝卜蛤蜊汤。

蛤蜊是薛屏送的,萝卜是地里的,鸭蛋是自家的,咸肉冬笋都产自家,李宝福想养着姐姐三人,这仓里的粮和地里的菜怎么也够吃。

“囡囡,以后我们就跟舅舅一起住好吗?”李多福给和儿舀了勺滑嫩的鸭蛋羹,再把蛤蜊肉剥下码在她的铁碗里。

和儿用勺子舀着饭肉,清亮眼神扫过李宝福和赵庄生继而是李多福,说:“弟弟也跟我们一起吗?”

李多福笑道:“当然了。”

和儿点点头继续吃饭,李宝福低声问:“她不问陈璋?”

李多福眼白一翻,说:“陈璋三天两头不在家,她都习惯了。说实在的,这个爹对她来说有跟没有一样。”

李宝福:“……”

陈璋生意忙,常走山坐水,自和儿懂事后,他不在家的日子多,和儿对他的记忆或许只有匆忙的背影。

翌日李宝福和赵庄生提着一只鸡去找三叔公说和离事,彼时三叔公正在打叶子戏,但他明事理疼后辈,尤其是疼小弟弟的一脉孙辈,在听闻李多福的遭遇后不假思索便应了。

“这陈璋愿意和离还行,”三叔公最后劝道,“宝儿你姐真想和离?”

“三叔公,我爹当年把我姐嫁给陈璋的时候,没想到陈家会这样,”李宝福哽咽道,“要是我爹或爷爷还在,也就不会麻烦您替我们走一趟了。”

三叔公看无父无母的李宝福作势要哭,忙把侄孙带到怀里哄:“好了好了!和离就和离,这痛苦一时比痛苦一生好。”

李宝福双眼通红地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个芦柑:“多谢三叔公。”

“小事小事,看我这把骨头还能动给你们这些小辈攒点福就好。”三叔公接过芦柑,叹道:“这陈家要是来闹事,你就去找三牛他们,李家人不能被别人欺负了。”

话音才落,打叶子戏的人吆喝着人不够,一堂伯架走了三叔公。

李宝福站在春风里,勾了勾赵庄生的手,赵庄生拿出怀里的芦柑,说:“吃吗?”

李宝福笑道:“你剥的我肯定吃。”

李元凤来得很快,初九上午才托去邻村赶集堂叔带消息,她和孙老二、大儿子初十早上就风尘仆仆的来了。

“老四,你真要离?”李元凤坐在灶台边上,火光照映着两人极为相似的面容,“你得想明白,不能一时冲动。”

“和儿七岁,我就想了七年,”李多福说,“陈璋他根本没把我们母女放在心上,他娘左右嫌弃我们母女,我也不去她面前招嫌。”

“人犯了错怎么也得给次改过机会吧。”李元凤说,“你听听陈璋的话吧,为了孩子。”

“我就是为了孩子才要这样,”李多福道,“每次我跟他娘有磨合,都给了他机会,他看住过吗?那一巴掌只是把我彻底打醒了,因为他会永远站在他娘那边。”

听着两人对话,厨房门口的李宝福亦是落寞。

李元凤大儿子孙瓒牵着和儿过来,说:“舅舅,和儿要四姨。”

李宝福摆摆手,把和儿接过来,带孙瓒走远些,说:“等会儿再去。”

孙瓒说:“四姨真决定了?”

李宝福瞥了眼比他高只比他小两岁的外甥,说:“我哪儿知道?不管怎么样你都别跟别人说。”

孙瓒点头,随即看赵庄生舂完米在歇气,便挽了袖子说:“舅舅,我来。”

赵庄生让位,孙瓒立即舂起来。

“和儿,舅舅带你去找薛云玩行吗?”李宝福看赵庄生扛着锄头要下地,便说。

路上有个小暖阳,李宝福牵着和儿的手,说:“孙瓒说你有点吓人。”

赵庄生迷茫:“我?”

李宝福点头,说:“他说你总是阴着脸。”他端详赵庄生的脸 ,沉思道:“哥,你多笑笑嘛,其实你笑起来很好看的。”

赵庄生思忖须臾,扯扯嘴角牵出一个僵硬笑来。

李宝福:“……”

“还是阴着吧。”

“好。”

翌日,两家长者开祠堂商议和离,陈家父母对此十分不情愿,闹着想休妻。

但一说休妻,李家叔公们就说李多福有三不去,律法规定有三不去仍要休妻的话,陈璋是要服刑打板子的,闹到官府面前,再来李多福骂陈母老虔婆的话,那便是义绝。

可这义绝损双方家族的名声和关系,加之陈家生意如日中天,决不能在此时有名声受损的事出,为此双方一商议便谈妥和离。

再对孩子进行协商,陈父陈母对和儿跟李多福表示无所谓。但说若是李多福这胎是男孩那就要送回陈家养,再怎么样他们都不能让孙子在外面吃苦。

孩子这事多是丈夫决定,陈家几位叔公在陈璋耳边念叨许久后,他同意了父母的说法,且依律法这孩子未断乳前都是母亲带,倒也能成。

李宝福见李多福脸色顿时不好看,可能将和儿要回膝下已是不易。至于男丁,陈家是不会放手的。

议好所有事情,便是写书。

这放妻书是陈璋昨儿请镇上一读书人写的,文采盎然,内容情切,黄纸黑字诉尽十二年夫妻情。末尾言陈璋会依律给李多福母女三人三年衣粮好维持生活,并要求李多福得允许他来探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