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男友签对赌协议(36)+番外
谢景珩松了口气,把手收回来撑着身子向后挪了点,一动腰背抽痛得更剧烈,出了一身冷汗。
江浔人发觉手被松开了才转过身,看得出人还懵着,但本能得扶住他,帮他把掉下踏板的腿捞上来。
谢景珩顾不得身上疼,眼底都是后怕和不安,“你怎么回事?看不见面前有车吗?”
他第一次从江浔脸上看出茫然无措的情绪,江浔蹙起眉,张了几次口才出声,“我不记得了。”
谢景珩心里的不安被放大,他没见过这种情况,但是江浔刚才的状态绝对不是简单的情绪不好,像是某种心理疾病,而江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谢景珩问他:“以前有这样过吗?就是做了什么,但是完全不记得。”
江浔犹豫了一下,说:“好像,有一两次。”
谢景珩心情更沉了,想带江浔去看看心理医生,但是碍于现在的关系,不好开口,“先回去吧,上车,车在对面。”
谢景珩坐了一天轮椅,腰背又被抻了一下,自己根本上不去车。
江浔抱他上去,却破天荒的没让他靠着坐,也没送他回家。
他报了一个地址,离锐新公司不远的小区,江浔让司机把他放在楼下,一个人进了楼门。
谢景珩第一次觉得自己贱得慌,江浔管他他不愿意,不管他他还受不了。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还是联系了一个心理医生。金医生在临床和咨询心理学方面很有成就,他说,基本可以确定这种情况是“解离障碍。”
解离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患者通过将自我和当下的现实切断来逃避痛苦的方式。一般是由于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的,比如在童年时期严重的暴力欺凌、性虐待、战争或重大自然灾害。这种防御机制可以让人在心理上缺乏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屏蔽外在伤害和内心的痛苦而生存下去。
出现了解离症状的人,常常会在核心创伤被触发时发生解离。
解离是抑郁的最后一道屏障,而江浔这种,短时间内几乎完全失去对周围现实的感知,可能是中度甚至重度了。
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远离创伤,家人、朋友、宠物多陪伴,多肢体接触,用真实的触觉拉住情绪。
谢景珩盯着金医生发过来的一大段大段的语音条发愣。
那一刻他后悔把江浔放走了。
这段时间,他三番五次推开江浔,不过是因为自己跨不过身体这道坎,接受不了拖着瘫痪的下半身和江浔上床。
心里呢,却还放不下,真放手了又舍不得。
他发觉自己太自私了。
以前老觉得自己对人家好,现在想来却是轻浮,或许算不得爱。
要是以前出了这种事,他肯定立马把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现在他却瞻前顾后。
现在算爱吗,谢景珩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经不起江浔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那天之后江浔再也没来找他,他和江浔早就因为工作加过微信,他车祸后手机和手机号都换了,江浔的号没变,名字头像都和以前一模一样。
但是两个人的聊天记录寥寥无几,江浔主动发过,除了工作相关他都没回,江浔现在当面聊还好,线上实在不是个会聊天的人,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轮到谢景珩给他发消息,江浔反倒不说话了,偶尔回两句都是敷衍。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过,谢景珩早就发觉陈特助和江浔那个小秘书关系不错,估计两个人私底下加过联系方式,他没想着防备江浔,自然没阻止。
现在倒是派上了用场。
陈特助在办公室汇报工作,发现今天老板听得有些心不在焉,手指一下下轻点着轮椅扶手。
“不用走流程了,让他们直接办就行,监察那边及时跟进。”
“好的谢总。”
陈特助刚松了一口气想走,却听谢景珩说:“你等会儿。”
陈特助一口气又提上来了:“怎么了谢总,方案有什么问题吗?”
“方案没问题,你和张秘书是不是挺熟的?”
陈特助被这个问题打个措手不及:“您说的是哪个张秘书?”
“就是江浔办公室那个小姑娘。”
陈特助确实和她很熟,但是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吐槽资产阶级的那种熟,她一时间摸不清谢景珩怎么想的,选了个中立的回答:“就……一般同事的熟。”
谢景珩目光一扫。
“很熟。”
“……”
谢景珩轻咳一声,“别紧张,我是想说,你要是和她熟的话帮我问问江浔最近什么情况,有没有什么……异常?”
什么异常叫异常?您俩不是前任吗不是破镜重圆吗?不是江总追您吗?还有您怎么不自己问?哦对了,您自己上次把人气得半路下了车。
陈特助把问题在脑子里转了个圈,发现没一个敢说的。
“谢总,让她帮我们盯着江总这……不好吧?她哪敢告诉您这种事……”
“你们私底下没说过?”
陈特助警铃大作,急忙说:“我们只会作为私人朋友聊天可能偶尔聊到,绝对没有透露不该透的,我的职业操守您放心!”
谢景珩虽然对于“偶尔聊到”,但是对陈特助的职业道德还是放心的,“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也不是让张秘书帮我盯着江浔,就是……稍微看着点?出什么事告诉我一声。”
陈特助松了口气,说那大概没问题。
第20章
张秘书确实是个兢兢业业的好“间谍”,他从陈特助那里间接得知,江浔哪天心情不好骂人了、哪天晚上又加班,虽然大概是张秘书作为打工人的控诉,但是起码可以确定,在公司的时间里江浔没有再出现过解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