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居高临上(26)CP

作者: 深窥 阅读记录

他眼睛落到茶几的杂志首页上,小声应:“我觉得是越来越有效了。我感觉得到……它越来越有力了。”

“嗯。”杜承毅轻捏一下,收回手。他侧头看门冬,两人顿时正面以对。

杜承毅凝视了一会儿门冬的脸,又去捏了一下那微红的脸颊肉,语气低缓:“胖了点。”

“哦。”门冬被摸过的腿发热,被捏过的脸也开始发热。他蓦地俯身拿过茶几上的水,挡住自己的脸,慢慢喝了两口。

傍晚,门冬告别杜承毅,回了家。

门启盛炒几盘好菜,扬声夸两句门冬长大了,最后封了个大红包给门冬,便算过了门冬的十九岁生日。

对此,门冬并不觉得有什么关系。只有他十八岁那年,门爸额外给他买了他喜欢的机械玩具,之前那些年的生日,他们爷俩都是这样过的。门爸过生日,同样如此,只不过换做门冬给门爸做菜罢了。

父子俩都不爱吃太甜腻的东西,门冬小时候嚷着吃过两回蛋糕,后来就再没要吃蛋糕了。两人之中无论谁过生日,有一桌子菜,一个寓意好的红包,足矣。

睡前,门冬将手机放到床头柜上,打算躺回床上。突然,手机振动了一下。

平时在学校上课时,老师会要求学生将手机调为静音模式,因而一学期下来,门冬养成了课余时间也将手机静音的习惯。

他拿过手机,看见来电显示。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本省的号码。

盯着这串未知,却有可能即将已知的数字,门冬的心脏突突哒哒地跳起来。

他按下接听键。

“门冬。”

门冬的呼吸声很浅:“嗯。”

“生日快乐。”

门冬轻声答:“谢谢您。”

“嗯。”那边回,“早点睡。”

门冬应了句好。

他安静地等着,通话结束的提示音却一直没有响起来。没有人挂电话。门冬小声道:“那我挂电话了,杜先生。”

“嗯。”

门冬挂了电话。他觉得自己刚刚接听电话的那边耳朵烫了起来。门冬用有些凉的手捂住那只耳朵。可他捂住了耳朵,却没办法捂住怦怦跳的心脏。

这是不对的,门冬想。杜先生有选择权,他没有。于是他的耳朵没再烫,心跳也逐渐平缓,一切,恢复成他没有接到这通电话前那样——正常。

假期的日子过得飞快。

下了几个夜晚的大雪铺满了地面,和天空一样透白。整个世界像块夹心糕点,上下是白面包,中间夹着人间百态的馅儿。

很快,街道上挂起了灯笼,人们也开始购置年货。

除夕夜,自然是要和至亲至近的人一起过的。家家户户,其乐融融地围在一块儿,谈天,侃地。

杜承毅和父母的关系,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差。杜承毅幼年时的记忆,没什么父慈母爱,只充斥着他的父母又是为他读书烦恼又是为两顿饭钱争吵的琐碎事。当年辍学出来身无分文,到今天这样的成就,杜承毅没有用过家里一分钱。他不向家里诉苦,独自在外飘了十几年,于是也渐渐习惯了一个人。杜承毅早给父母买了房,请了保姆,这些年每月都会打给他们足够的钱。隔几年,他会去看看父母,偶尔打个电话,仅此罢了。

今年,他没打算去父母那边过年。这个时候,家里那些佣人换班交替工作,各自有了几天休假日。杜承毅并不要求他们于除夕和春节这两天在岗,因而此时杜承毅的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他以前是穷过的,自是会做些简单的饭菜。正当他打算自己去煮碗面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

杜承毅看见那个电话号码,顿了顿,而后接起来。

“您好,请问是杜先生吗?”

“是。”杜承毅道,“我是杜承毅。”

“我是门冬。您……在家吗?”

“嗯。”

“您一个人吗?”

“嗯。”

“我,我家里做了很多饺子。您现在方便吗?我给您送一份过去吧。”

“……我去接你。”

——

半小时前。

门启盛一边包饺子一边和门冬聊天:“冬儿,你那朋友,是还跟他爹妈一块儿住?”

“没,”门冬说,“就他一个人。”

“他没娶媳妇儿?”

“……没。”

“他是本地人么?”

“不知道,”门冬说,“听口音,应该就是本省人吧。”

“那他今年过年回家不?”

“不知道……”

门启盛把门冬随手放到案板上摆歪了的饺子重新整好,瞅了眼门冬:“他不是你朋友吗?你还每周都去找人家玩儿,怎么一问三不知啊。”

门冬的脸有些红:“不是,忘了问这些。”

门启盛擀出一批新的饺子皮,瞧了眼盆里还剩的饺子馅儿和包好了的饺子。他抬头瞟了眼客厅的时钟,说:“你去问问人家,是一个人过年不,要一个人的话,你给人送些饺子过去。”

“啊?”门冬支吾道,“不用了吧……”

“你这孩子,”门启盛说,“那以前,你爷爷奶奶叫我送饺子的时候,我都是跑着去的。你等会儿打个车去。哦对了!”门启盛道:“你爸前两个月涨工资了!翻了差不多整整一倍!你,今儿就打车去,啊,多远我都给你报销!知道不?”

“不是……”门冬说,“爸,人家很有钱,看不上我们这几个饺子的。”

“啧!你咋这么看你朋友?”门启盛不赞同地说,“人看不上你,人还能每周接你去,接你来的?你就问问他,是不是一个人过年,要是的话,你就说咱们家做了很多饺子,送些给他。如果他拒绝,起码咱心意到了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