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六年归来,真千金有亿点马甲(578)+番外
可以说,那里神秘,古老,又危险。
能人异士辈出,从不缺传奇。
更不缺去送死的人。
沈离摩挲着指腹,说:“是它。”
傅应寒道:“为什么肖怀森查到有归河寨的人,就来问你还去不去?”
沈离说的轻描淡写:“以前我还在特调局的时候,九黎十八寨发生过一件大案,请特调局的人前去帮忙。我就是当时去的人。但那件案子的过程不怎么样,结果也不怎么样,他们得罪了我。我不想看见他们。”
“所以后来你就很少来岭南了?”傅应寒问。
沈离嗯了声。
傅应寒也不问了,只道:“好,要是在灌阳县碰见了归河寨的人,我给你揍他们,把气出回来。”
沈离回头看他,道:“你不问他们怎么得罪了我?说起来,在他们看来,他们还觉得我对不起他们,愤怒当时特调局做错了事呢。”
傅应寒道:“管他们做什么,我是你的人,自然站在你这一边。”
沈离的心情好了点,扯了扯嘴角,屈指撑着侧脸,安静的看着外面。
傅应寒看她。
从他这个角度,只能看到她眼中似深不见底,晦暗难明。
他不太想看到她这个样子,伸手握住她的手。
沈离没回头,习惯性的与他十指相扣。
一点左右时,两人上了山路,路段急险,傅应寒减速慢行,大概半小路穿行到山中,路况越发颠簸。
临近两点半,沈离和傅应寒终于到灌阳县县外。
灌阳县算是附近村县中最大的,勉强称得上一个小镇子,饶是如此,也很有年代感般的陈旧。
他们的车开进县中,入目所见的不全都是坦平的马路,很多都还是土路石子路,混着青石砖,走两步颠三下的坑洼那种。
“你朋友有说自己住哪儿吗?”傅应寒问。
“有。”
沈离拿出手机,往上翻消息。
“东街巷口第三个,42号。”
傅应寒看了看外面林立的房屋建筑,停下车,自己下去问附近店家。
他戴着口罩墨镜,不用担心被人认出。
以防万一,沈离没有下去。
她的脸有太多人认识了。
没一会儿,傅应寒回来进车,驱车往前走,说道:“问路是问到了,但这里的人对东街巷口态度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沈离问。
傅应寒道:“那种……敬畏,又愤恨,还带着些不满。”
第484章 覃霁禾
这话说的,好像那户曾经住过的人家欠了他们似的。
沈离问:“有问出是为什么吗?”
傅应寒摇头:“他们都讳莫如深,一个字都不想多说。给我指了指路怎么走后去,就再也没理我了。”
沈离扯了扯嘴角,“这倒是同霁禾告诉我的对上了。”
“霁禾?”傅应寒驱动车子,问道:“你那个医生朋友?”
沈离点点头,“她姓覃,覃霁禾,今年二十五岁,为人挺有意思的。”
这个姓氏令傅应寒稍稍侧目,似乎想到了什么,“覃……江城那边的生意,我略有涉及,是不是方舟集团的那个覃氏?”
“是,你知道?”沈离诧异的问。
傅应寒解释道:“方舟的老总有一儿一女,同父异母。其中覃总儿子接管了大半公司,在商流圈出现的比较频繁,是个手腕厉害的。曾经我就同他做过一次生意,他的能力和潜力都不错。那次生意让我挺满意。后来就没太注意了。”
“而三年前,覃家出了桩丑闻,说是覃家兄妹在一起苟合,现在还有几对男女,被覃夫人酒店房间捉到,也有记者在。现场的照片流露出去,引起的震动颇大。当时我正有个新科技方面的项目想再同方舟合作,听到这件事,综合考虑后便放弃了方舟,转而去国外挑了家新兴产业合作。”
也是因此,他留下了点印象。
沈离皱眉。
傅应寒尽量将车开的稳一点,看了看她,道:“我没有对你朋友有什么偏见,只是把我知道的情况说一说。”
豪门大族,可能会出的事太多了,简直是五花八门。
而这些事情,有多少是被人陷害下套,另有隐情,又有多少是自己主动为之,大多都看的分明。
傅应寒说的时候是真的就客观论述,没什么自己的情绪想法在里头。
事实上,除了沈离的事情,其他人的事,只要同他无关,他都不感兴趣,也不会去关注什么。
沈离道:“我知道。当初霁禾的事情……嗯,她没有跟我说太多,我也没怎么问,只知道她和覃家关系不怎么样,上学期间一直用她母亲给她留的钱,外加打工兼职,很少回覃家。”
“她人很聪明,早早就跳级读完大学,再去国外进修,回来后也找到家不错的医院入职。但三年前,覃家老夫人办六十大寿,把她叫了回去。过程不得而知,后面就那样了。那件事情很快被覃家压下去,她失去原有工作机会,好不容易找了另一家医院。”
结果在那家医院里也待的不尽如人意。
是以这次志愿援医机会,她就主动报名来了。
傅应寒听罢,有些好奇:“你是怎么认识她的?”
沈离沉默几秒,说道:“就是去九黎十八寨出任务那次,我受伤,那里的人没管我,我醒来就发现自己在深山里。当时,她外出旅游散心,到了那一片,我俩意外遇见了,然后她救了我,帮我处理了我的伤。”
后面她解决完九黎十八寨的事情,想报答恩情时,覃霁禾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