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43)
第一首是李白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她读得很慢,视线模糊,看得很吃力,呼吸被顾染翻搅,乱成一团。
顾染不满她的腔调,要她重来。
她跟着顾染的节奏,时而缓慢,时而急促,嗓音软了又软。
闻澜蝉从来看不懂这些诗词,和高中那首《离骚》一样,她不明白什么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所以背不出“吾将上下而求索”。
她更不懂诗词歌赋的奥妙,不懂顾染为什么会因为一句好诗,一句藏有深意的开场白或结束语就泪流满面。
但现在好像能懂一点。
她说“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顾染会吻得更深。
她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顾染会轻轻安抚她。
她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顾染会掐一掐她。
诗句的读法各有不同,闻澜蝉读不明白,顾染就用指尖的停顿教她。
一本诗书三百首古诗,闻澜蝉读完,顾染吻了吻她的唇,夸赞道:“真棒。”
闻澜蝉瘫软在她怀里。
缓了很久,闻澜蝉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顾染吻她的发丝,“明天晚上去录制,然后就买票回家。”
把诗书放回原位,顾染问:“你呢?回南城还是?”
回南城还是出国。
出国了,还回来吗?
顾染笑笑,没问。
闻澜蝉摇头。
“哪儿都不去。”
就留在这儿,等顾染回来。
“留在明都?”
顾染迟疑一下,“明都的新年,挺无聊的。”
有一年范女士报了旅行团出去玩,施颖又忙着录节目,顾染就一个人待在明都过新年。
刚开始都挺好,顾染参加了好几个聚会,喝酒打牌,玩通宵,可接着来的,就是无边的空虚和寂寞。
顾染就想,她再也不要一个人过年了。
“嗯。”
闻澜蝉抱着她,眼睛发疼,眼泪簌簌的往下掉。
“我没地方去,顾染。”
除了等顾染,她想不到自己还能去哪儿。
她没有家,在那岌岌可危的七年里,才有了一个朋友。
她和顾染不一样。
她的人生本就枯燥无聊。
日复一日里,她都在等待顾染。
顾染什么都没说,只问她:“要不要洗澡?”
闻澜蝉捏紧她的手腕,说:“好。”
这次顾染没陪她洗,就送她进到浴室。
关了门,顾染转身,看到墙上挂着的画。
一身白衣,长发飘飘,袒露却不赤裸,重点部位画了玫瑰,明明遮掩着,又很涩,很大胆,惹人遐想。
画里的她,像是闻澜蝉的玩物。
连挂画的位置,都是为了满足闻澜蝉。
讽刺一笑,顾染转身出了房间。
回家的行李她收拾的差不多了,每年都那样,除了范女士要的年货,就是简单的几套衣服。
南城天气要暖和一点,不用带特别厚的。
把行李箱推到玄关,顾染洗了个苹果,在沙发上坐着吃。
播客节目的负责人临时发来提纲,让她在录制前熟记,施颖也发消息来问她对提纲有没有意见。
顾染点开看了眼,前面的提问都挺正常的,问的是两人对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有没有什么想对粉丝说的。
但后面,问的都是私人情感的问题,挺让人不愉快的。
施颖在娱乐圈工作,早就习惯这种隐私被扒的滋味,顾染不一样,她的私生活从来不发在社交媒体上,张扬归张扬,人都是有隐私的,谁都不喜欢被过分关注。
顾染想了想,和施颖说算了。
既然提前把提纲发过来了,就是给了准备的机会,又没说她非答不可,她可以糊弄的。
施颖也是这个意思,让她切记到时候别乱说话。
顾染这人,有时候报复心上来,挺恶劣的。
顾染抬抬唇,目光瞥向闻澜蝉紧闭的房门。
依稀还能听到水声。
她说:“那我可不能保证。”
第26章 对闻澜蝉的控诉。
顾染出发去录制之前,闻澜蝉缠着她做了一次。
到时间,闻澜蝉送顾染到车库,和她倚着车门接吻。
施颖下来时恰巧撞进这么一幕。
又或者说,是闻澜蝉故意让她看见。
默默转开视线,施颖安静的等着。
余光瞥见施颖,顾染拍拍闻澜蝉的腰,松开了她。
“该走了。”
闻澜蝉低着头,在她鬓边蹭了蹭。
很黏人,跟猫儿似的。
顾染笑笑,冲着施颖挑眉。
施颖尴尬的咳嗽一声,打开车门。
假装没看到两人依依惜别,她把座椅往后调了调,给自己找事干。
闻澜蝉注意到了。
顾染车子的座椅她调过两回,一次是刚回国顾染送她回家,一次是顾染陪她去画室。
第一次调整座椅是偏后的,第二次靠前,就习惯而言,说明第二次动顾染座椅的人不是施颖。
这中间,顾染见过不少朋友,谁都可能坐过顾染的车,但闻澜蝉有种直觉,应该是那个叫纪倩的,连副驾驶的镜子都动过。
还有在KTV那次,顾染是专门去安慰她的。
算不清顾染在明都到底有多少个这样的朋友,闻澜蝉摸摸她的下巴,说:“安分点。”
像回到上大学的那个暑假,两人每天都在不舍即将到来的离别,闻澜蝉就趴在顾染的肩膀上,揉着她的下巴说:“安分点,不要沾花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