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种田女主她靠养娃升仙了(189)
苏还丹:……
刚琢磨着自己快要熬出头,能坐马车了,结果老爷子来这么一番话。
这让苏还丹想说句反驳的话都没那个脸。
毕竟西北边境上如今正在打仗呢,去了就直接上战场了,随时能死人的。
老爷子的考虑并不多余。
不只是不能坐马车,老国公让老妻带着年幼的孩子们上了马车,其余人,包括儿媳孙媳们一起,都开始急行军了。
大夏天的,跑步前进可还行?
唯独有改善的,就是伙食变好了,白面馒头、酱肉包子等等好入口的,一路上管够。
早起,老爷子还带着大家打拳,夜里临睡前,又讲战场上如何杀敌。
萧家二房是庶出,二太太连带她的三个儿媳都是文人家的闺女,还裹着小脚,就这也没叫一声苦,实在熬不住了,马车拉着,休息个半日。
这种情况下,苏还丹也没脸叫苦叫累了,老实的跟着训练呢。
每天也练一遍她自己的锻体术,身体素质的提升,那真是肉眼可见。
又一个月的时间,萧家提前到西北了,不论男女老少都晒黑了不少,那也比不上西北这边儿的人来的白。
路上的行人指着萧家人小声嘀咕:“这又是被发配来的?看着好白,不过身体瞧着很好,应该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吧?”
“活下来最好,咱们这里啥都缺,尤其缺人。”
苏还丹觉得自己都快被晒成黑炭了,没想到跟西北这里的百姓一对比,她还能被夸一句肤白?
而西北的百姓看她们这些流放罪犯的眼神,没有歧视,相反还有点儿期待和高兴?
“边境线上的百姓,祖上都是流放过来的罪犯,充军后,功勋累积到一定程度,一家子就能脱掉罪籍,换成正常的军户户籍,咱家也要尽快立军功才行,等脱了罪籍,有了军籍,男丁战死才不会叫你们女人顶替名额上战场。”萧勤一路上对苏还丹可谓很照顾了。
吃的和水,都是先紧着苏还丹吃喝,然后才是他自己。
不只是萧勤如此,萧家男人都是这样做的。
第170章 流放边疆4
都说萧家命好,每一代萧家妇都对萧家掏心掏肺,你也要看看萧家男人是如何对待自己女人的。
人心换人心,萧家男丁对自己的女人那也是尽可能细心呵护着,平等对待,换你是女人,会不跟这样的丈夫和婆家掏心掏肺?
封建时代,女人们其实活的很苦,追求的也并不多。
而封建时代的女人可选择的机会太少,一旦遇上了,真的会死死抓住不松手。
萧家平安到了西北,想抓萧家把柄的人,也只抓到萧家路上吃的比较好这一点小事儿。
可这个事儿,朝中那些想按死萧家的奸臣们还真不好意思张口说。
再说,一路上照顾萧家,给预备吃食的都是萧家那些亲家们。
这一个个的甭管手里有没有权,那整合起来也是很庞大的势力。
皇帝跟这群人说话尚且要顾忌三分,更何况是他们呢?
而皇帝呢?
其实抄了萧家,没得到他想要的大笔银钱的那一刻,脑子又转回来了,萧家有点儿钱就给西南军买粮草了,那边儿的军士没饿死,都是萧家的功劳。
以前这话,皇帝不信,可萧家的家产都被抄了,往西南军送粮草的账本也在。
两厢对上了,皇帝也无话可说,偏还恼火的不行,只是这一次,怒火不是冲着萧家去的,而是冲着撺掇他找萧家麻烦的奸臣去的。
萧家抄了,银钱不够数,那就再多抄几家。
就是这事儿吧,缓缓再说。
至于萧家?
皇帝也没想着给翻案,恢复清白,敢拦着他享受,萧家没全家抄斩,只是抄家流放,那都是他这个当皇帝的仁慈。
皇帝没继续找萧家的茬,奸臣们也没找到机会继续攻击萧家。
萧家这才算是有了喘息之机,能在西北暂时安稳下来了。
“这里就是我们以后要住的家?”苏还丹诧异的打量了一下占地面积不大的三进院子。
别看这院子看着荒败满院子杂草,也就外表看着破败,内里刻意收拾过,基础家具齐全的很。
被褥都有,按照人头算,萧家不论大人孩子,一人一套被褥。
除此之外,后院地窖里有粮、有盐、有常用的药材。
这绝对是别人提前准备好的。
老国公爷别的都不在意,直接去了后院,越过后院,穿过一道小门,这院子后面还有一片演武场,地方不大,两侧还有马棚,还有一辆破旧的马车,马棚最后面还有一间小屋子,打开里面全是萧家男丁惯用的兵器。
萧勤指着左侧架子上架着的红缨枪:“我的红缨枪也被送来了,有了它,我一定能尽快攒够军功,好免掉你的劳役。”
苏还丹看着才十八岁的少年,说着这么有担当的话,这谁招的住啊。
左右一扫,其他妯娌们此刻都有脸红到脖子都红透了的人呢。
突然间苏还丹就没那么感动了,萧家男人怕是打小就养出来的好口才吧。
她们妯娌几个就没一个不脸红心跳的?
确认过眼神,萧家男人嘴上有毒。
甭管萧家男人是否嘴上有毒了,萧家以后就要在这院子里住了。
后院最大,房子最多,老国公老两口带着大房住。
大房人口多,夫妻俩还有一个姨娘,两个嫡出儿子,一个庶出子,仨儿子都结婚了,也都生孩子了。
中院比前院大一点儿,正房跟后院一样是五间房,二房住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