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炮灰:快穿女主人美路子野(178)
“这酸黄瓜,回家切丁,添点儿油渣大火翻炒,香的很,早上吃稀饭的时候搭配上,特别开胃口,一顿别多吃,吃多了咸嘴。没事儿就来家里玩儿,家里有住的地方。”苏姥姥大方的很,朱卫国仨人还没离开苏家,就已经琢磨着下次来给苏家带点儿啥呢。
等人走了,叶展鹏的活儿就来了。
先是去刘爷爷家拿昨天说好的两板豆腐,又去给关奶奶家送猪蹄,然后还要去收拾一下家里的零碎活儿,下午还要去厂子那边儿卖菜。
忙乎一下午,回来吃完饭,叶展鹏就睡下了,躺下就睡着了。
苏苏撇了撇嘴,这是累了,所以说这小子还是缺少锻炼。
苏苏睡不着,看上房灯火亮着,就去了上房。
一进门就说:“今儿下午,大鹏干活儿时候,我跟他聊天,问了下朱卫国和徐大伟的情况,这两人不是想在咱们村儿找对象?朱卫国除了身体差点儿,不能干活儿之外,不影响寿命,条件更好些,这小子家里人疼他,结婚后,家里指定会帮衬着过日子。徐大伟身体没毛病,是哥哥嫂子养大的,结婚后,徐家不见得能帮得上小两口。我估摸着以后当个寻常亲戚走动就不错了。”
苏姥姥点头,说:“咱们村的姑娘可没有不好的。如今要看的就是年纪合不合适。十六岁最好,小点儿就是多等两年的问题,年纪大了不成。这俩都不是能吃苦的,家里的事儿怕是要媳妇儿一手抓,女人老下苦,显老,岁数大一些,两口子站在一起就不像样了。”
噗嗤一声,苏苏就笑了。
“姥姥,年龄问题都考虑啊。”没当过媒人,苏苏还真没想到这边儿。
苏姥姥白了苏苏一眼不说话了,苏水草接着说:“你姥姥又没说错,年龄还只是附带要考虑的。这俩孩子怕是盯上那宅基地了,想要在这边儿安家的。两亩地也能盖不小的院子了,家里的活儿能少了?女人不能干,就那俩少爷能干啥?”
所以说,年纪要合适,还要挑能干、勤快的姑娘呗?
“不只是如此,女方家人也要挑拣,气度小的不行,男方那边儿都是高官,肯定看不起这边儿,真要趾高气昂起来,女方这边儿老生气,老跟自家闺女嘀咕一些有的没的,那日子能过得好?”苏姥爷补充了一句。
苏苏突然觉得,自己答应了太简单了。
可就这么多顾虑,红星村合适的姑娘也挑出来了四五个。
王月兰和李翠翠也榜上有名。
苏姥姥就说:“月兰这孩子憨了点儿,陪朱卫国挺好。朱卫国心眼儿可不少,比大鹏聪明多了,月兰要是嫁给朱卫国,以后你王大叔管不动月兰妈了,月兰妈跟姥姥想算计月兰那也不容易。徐大伟那孩子是个好孩子,本来条件也很好,可有朱卫国的条件和背景对比着,不一定好说亲。”
这话在理,不都在说,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
话说两头,朱卫国、王军、徐大伟头次回家带东西,虽然不是啥太值钱的吃食,对家人来说,那也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这仨小子的家人就觉得孩子长大了,立马询问去哪了?咋带回来这么些东西?
第162章 再回六零11
听自家孩子说跟着叶展鹏去了红星村,三家大人心说这是好事儿,去村子里耍,惹不出来大祸。
叶展鹏耍流氓,差点儿吃铁花生,可把大院里这些当家长的给吓坏了。
一个个如今都把心思挪回来一些放在家里,放在孩子身上。
就怕自家孩子也闯大祸,到时候可不见得有结婚的机会来避难。
又听说带回来的东西是叶展鹏岳母家给的,三家大人心说,咱们国家的老百姓就是实在的很。早年打仗的时候,老百姓看见他们这些当兵,把真是倾其所有的相助。
最后听自家孩子说,想要红星村找对象,还想在红星村安家后,三家反应不一。
先说年纪最小的王军,这小子是他老子的老来子,他老子五十岁娶的第三任老婆,五十五岁生的小儿子。
王军上面有四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可以说是俩姐姐带大的,因为他妈生他的时候就没了。
可他到底年纪太小了,七岁时候,哥哥姐姐们全都到了年纪,被老头子送进部队里拼搏去了。
老头子不忙的时候,走哪里都带着他,老头子忙起来的时候,他就跟着去老头子的警卫家里过日子。
如今王军才十五岁,他家老头子快七十一岁了,半退休的状态,家里也就父子俩人过日子,连个保姆都没有。
老爷子听闻小儿子回来了,麻溜从军部赶回家,听小儿子说要在红星村安家,老爷子沉默了一会儿同意了,不过有条件,说这事儿三年后再说,三年后他要还想去红星村安家,老爷子不拦着。
这感觉就跟哄孩子一样,反正先哄三年再说,毕竟王军是真年纪小。
朱卫国这边儿呢?
当妈的一听这话直接跳起来了,死活不同意,开口就劈头盖脸把儿子一顿臭骂,完了看公公婆婆脸色难看,才讪讪的赔礼道歉,就这,还不停嘴:“你才十八岁,着什么急?就是结婚,你找个啥样的不行?你非要找个农村的?”
朱卫国的父母都在一个医院上班,他妈妈还是国外正经读了五年外科的外科大拿,娘家算是半资本家出身。
朱卫国的姥爷也是军人,随军的军医,外婆是资本家出身的大小姐,要不然也没那个钱叫家里的孩子自费出国读书。
朱卫国等他妈妈说够了,才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这次去红星村看了,那边儿的生活很惬意,我也想好了,我去那边儿也不打算养猪,两亩地的宅基地,你们帮我找渠道,盖一院子楼房出来,都弄成单间,我往外租房子,当个包租公,一楼搞个小诊所,我跟我媳妇儿都去医院学个打针的技术,以后就守着小诊所,给人治个小感冒,这日子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