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护我一世我守你一生(106)
沈太傅咬牙,“我看你真的是疯了?”
“我?哈哈,我当然是疯了。从我皇儿的棺椁入京那天我就疯了。皇上有无数个儿子,死了一个还有其他的儿子,可我只有一个儿子。凭什么,我到儿子死了,他的儿子还活的好好的?凭什么?”
看着皇后面上的表情越发狰狞,沈老夫人拉着沈老太傅退出了宫殿。皇后真的是疯了。
皇后看着沈老太傅和沈老夫人离去的背影,望着天空,“皇儿,你等等母后,母后很快就来找你了!”
回到府里,沈老太傅写了致仕的折子。沈老夫人知道了,也无奈。
皇上听了太监禀告的皇后和沈老太傅的谈话内容,才知道,这些年她的发妻有多苦,所有的温柔大度都是装的,她一直压抑自己,努力活成了别人期望的样子。太子的死,给了她致命一击。
皇上也很难受,太子是他唯一的嫡子,是他看好的继承人。太子的死,黄老将军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见皇上一直没有对北境的战绩表态,朝堂上善于钻营的人就嗅出了味道。
过了正月十五,就有朝臣上书弹劾黄老将军,统帅不力,导致北境连失三座关卡,致使几万大晋将士战亡,是导致太子战死沙场的罪魁祸首。跪请皇上严惩黄老将军。
有人开了口,就有人跟随,朝臣们纷纷跪请严惩黄老将军。
朝堂上的武将明知黄老将军冤屈,却也不敢发声。
皇上斥责了大臣们的跪请,但并没有袒护黄老将军。
一连三天,朝臣们跪请,最终,皇上无奈,下了两道圣旨。
一道:因黄老将军统帅不利,导致大晋士兵在北境战场重大伤亡,更直接导致太子战死北境。免去黄老将军的官职,贬为庶人,查抄将军府,全家流放蛮荒。
二道:辅国大将军萧琰夺回北境三处关卡,赏黄金万两,统帅北境。封萧逸为建武将军,萧钰为宣威将军。
至此,北境战事算是告一段落。
负责查抄黄老将军府的太监回禀皇上,黄老将军的几个孙子不在府中。皇上沉思片刻后,说,“那就先流放黄府中的人。”
黄老将军听到皇上的口谕,带领全家跪地叩谢皇恩。
三天后,黄老将军一众家眷踏上了流放的路程。
皇后听闻黄老将军全家被流放,没有丝毫解脱,反而情绪更加恶化。
最后,在一个夜晚,自焚在自己的寝殿。结束了自己看似高贵却被束缚的一生。
皇上痛失皇后,休朝三日。
朝中女眷都要去为皇后守灵。
顾晓冉作为建武将军的夫人也要去守灵。
所有的皇子都穿着孝服跪在灵堂上。一众官家女眷则在灵堂的广场上哭泣。停灵七天,也就是要哭守七天。
五皇子抬眼看着外面拿着帕子掩面哭泣的一众女眷,找到了顾晓冉,定定的看了一会儿,低下了头,不知再想什么?
顾晓冉感受到有目光看向她,抬眼,就看到五皇子望过来的目光。双目对视,顾晓冉就低下了头,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现在太子和皇后都不在了,后宫和朝堂又将开始新一轮的争夺。
辅国大将军萧琰在北境跪接了圣旨,那一万两黄金,大将军萧琰打算拿出来作为抚恤金分发给伤亡的士兵。
和萧逸、萧钰说了这个想法,萧钰不赞同。大将军萧琰和萧逸很诧异,没想到萧钰会反对。
看着父亲和大哥看向自己,萧钰就问,“有问题吗?”
“有,你为什么反对?”萧逸问
“安抚将士不是皇上的事吗?皇上都没发话如何安排,父亲这是要越俎代庖吗?”
大将军萧琰愣了愣,没想到萧钰会说出这样的话。
“对于伤亡将士的安置及抚恤金的发放,父亲可上书询问皇上的意思,这是朝廷的事,不是北境的事。自古以来,抚恤金的发放朝庭自有一套标准流程,如果父亲将赏金作为抚恤金发放了,别处有了战事,将军领了赏银,自己是拿还是不拿?还是像父亲学习,当抚恤金给伤亡将士发了?每个人境况不同,您这样做,会让别人很为难。”
萧逸瞪大了眼,他现在是真的不能小瞧这个弟弟了,说话真是一套一套的。
“那你有何建议?”大将军萧琰问,
“如果父亲想照顾那些伤残士兵,可买些土地,让他们自己种粮食,这样既保证了他们衣食无忧,我们也有粮可屯。这比给他们银钱要好很多。”萧钰说了自己的想法。
萧逸觉得有道理,“这伤残的士兵回家肯定不受家人待见,拿钱回家估计也会给家里用了,还真不如我们多买些土地,让他们耕种,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
大将军萧琰想到自己府中的护卫,能安排的毕竟有限,但如果拿着万两黄金买地,那是足够安置这些伤残的士兵了。拍拍萧钰的肩膀,“好小子!长大了!很有想法!”
听到父亲和兄长称赞,萧钰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大将军萧琰给兵部和皇上各上了一份折子,内容基本相同,就是关于伤亡的将士抚恤金的发放和安置问题,希望能尽快落实。
另一边,安排府里的管家去周边查看,有没有好点的大片土地出售,为安置伤残士兵做准备。
姜歌算是过了一个安生年。弟弟也长大了,父亲在家经常陪着母亲做家务,感情越发的好了。
家里人已经习惯了姜歌经常性的离家,姜歌也习惯了独自一个人,现在姜家就是,回家来,高兴,好吃好喝,要走,也不担心,安全回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