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闺思(41)

作者: 铺陈纸笔 阅读记录

“那就开始吧?”丞相淡淡说道。

言语之中似乎透露着一丝期待,又夹杂着些许怀疑。

柳意欢率先一步,轻轻揭开了放置琵琶的锦缎。

只见,她微微抬起下巴,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青葱般的手指轻轻搭在琴弦之上,一曲高难度的曲目倾泻而出,精准无误、行云流水。

直到尾声之时,见丞相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意,这才终了。

而嫦曦则不慌不忙,神色淡然地将自己的紫檀白玉琵琶取出,她轻轻抚摸着琴身,仿佛在与一位老友对话,顺势微微调整了一下呼吸,玉指轻拨琴弦。

她弹得是那日给璟羽听的《夕阳箫鼓》改编的曲子。

那别具一格的琴音轻柔拂过丞相的耳畔,眼中也不自觉地露出久违的赞许之色,但想到柳意欢苦练多年,做父亲的也不能一味的偏心。

于是在嫦曦一曲奏罢,丞相便微微收敛了神色,清了清嗓子,假意训诫道:“你能想到如此旋律也是为难你了,不过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不可像今日这般投机取巧,明白了吗?”

嫦曦乖巧低头,可眼下胜负还是暗暗显露,她心中自是明白,却也并未多言,只是轻声回应道:“女儿谨遵父亲教诲。”

柳意欢看着丞相眉间一直未消散的担忧之色,还是忍不住问道:“爹爹,您这是怎么了?”

“是啊,从进门开始就感觉是有什么大事发生?莫非今日朝堂之上......?”嫦曦顺着柳意欢的话,也忍不住开口询问。

只是话到嘴边,又想起朝堂政事,身为女儿家着实是不应该参与的,更不应该多嘴。

“无妨。”丞相摆了摆手,说道。

停顿了片刻后,丞相还是难掩担忧之色,缓缓说道:“只是今日上完朝,陛下提及芦国屡犯我朝边境,侵扰百姓,而陛下年事已高,已无心恋战,欲意将唯一的女儿清河公主远嫁以换取和平。”

“但身为臣子,理应为陛下分忧,为父便想着主动请缨,亲征芦国,也好早日平息战乱,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可陛下念及我这咳疾还未痊愈,担心我这身子骨吃不消,并不同意。”

语罢,丞相又是一阵轻咳,低眉思虑。

嫦曦连忙轻轻拍了拍丞相的脊背,试图让咳嗽好些,但眼里还是充满疑惑,问道:“陛下既已想出和亲之策,理应是值得庆幸的事呀,可爹爹为何还是这般忧心忡忡?”

“毕竟清河公主是陛下唯一的女儿,皇后娘娘也不希望与女儿过早分离。”丞相微微摇头,一脸无奈地解释道。

身在皇家,和亲一事向来都是作为公主的宿命,拒绝不得。

只是当今皇后深得皇帝宠爱,皇帝也不忍皇后夜半时分,伤心流泪,也怕皇后从此记恨上他,不愿言语。

“我上邶人才济济,军中更是有诸多能征善战之士,何不招揽贤才带兵出征呢?如此一来,既能避免清河公主远嫁,又能平息战乱,岂不是两全其美?”柳意欢说道。

在她看来,此等情形下,这似乎是个更为妥善的办法。

“所以,太子殿下挺身而出。”丞相淡淡说道,言语之间颇有些欣赏之意。

“既如此,那爹爹在担忧什么?”嫦曦问道。

眼里的不解越发的明显,她不明白父亲到底在担忧什么?

“太子殿下第一次出征,经验不足,而太子殿下此行,身边正缺一个妥帖之人陪伴照料,也好从旁协助,所以陛下的意思是让曦儿你去。”丞相缓缓说道。

顺势看向了嫦曦,担忧与不舍交织眼底,但更多的还是一丝坚定之意。

嫦曦闻之失色,声音都不自觉地拔高了几分,说道:“什么?爹,女儿没有作战经验啊?”

只见她眼里带着满满的难以置信,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样关乎生死、关乎战事的重任,居然会落到她这个弱女子身上。

这对她而言,简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丞相心中何尝不知皇帝此举的深意,皇帝无非是借着这个幌子让嫦曦和宇文青一同前去,毕竟患难见真情,要生活一辈子的人当然要好好培养感情。

出发点都是好的。

况且,皇帝当时还安抚丞相让他放心,宇文青虽然没有作战经验,但武艺高强,一般人物近不了身,所以打着保票说肯定能保护嫦曦安全归来。

身为臣子的他也不得不同意。

看着丞相不动声色,嫦曦连忙说道:“爹爹,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吗?女儿连自保能力都没有,说不准还会添乱?”

正当拼命找理由避免随军时,嫦曦偶然瞥见了柳意欢眉头微蹙,瞬间灵光乍现,微笑道:“爹爹,不如就让意欢妹妹去?”

嫦曦故作娇气,轻轻抓着丞相的衣袖摇了摇,眼里却是满满的推荐,她真的不想被敌人的乱刀砍死。

再说早退婚早解脱,对嫦曦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丞相知道嫦曦是什么意思,但圣命不可违,而且他自己也认为如此甚好,断然是不能随了嫦曦的愿。

“胡闹!意欢性子软,万一被劫持了怎么办?”丞相生气道,顺势坐得笔直了起来。

“那我也会被劫持啊?”嫦曦辩解道。

她好不容易重活一次,她真的很惜命。

丞相看着嫦曦那副倔强又不懂事的样子,脸色一黑,眼里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无力的说道:“为父会派人保护你的安危,不用过分担心,此事已成定局,你且快去收拾一下,”

语罢,丞相抬头看了看太阳,便又说道:“看时辰,想来太子殿下也快到相府了,曦儿莫要再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