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男主的舅舅(139)
看着微暗的天色,她渐渐缓过神来。
虽然是做的一个梦,可这梦却无比真实。梦是从她小时候开始的,梦里一开始的场景都是发生过的。
只是,从简云宁送给凌子观荷包起,一切发生了改变。
在梦里,回到京城之后,她便开始在京城崭露头角,渐渐有了才名。等到简云宁回京,简云宁的丑事传遍了京城,人人都要骂上她几句,相反,她名声却越来越好。简云宁每次出丑,她的名声都会更好。
现实中这一切并非是如此。虽然简云宁依旧在做一些惹人非议的事情,可最终她的名声并没有变得更差,而自己的名声也没有变得更好,她反倒是变成了一个透明人,无人在意。
到底是哪里不同了?
她仔细将梦境和现实做了对比,发现这一切的源头是简云宁送荷包一事。
就是从那日起,她觉得简云宁和从前不太一样了。
那时她还曾庆幸简云宁终于不再欺负她了,可如今想来,就是从那时起,别人也不再关心她了。父亲、嫡母、兄长对她的态度都渐渐发生了改变。他们越来越喜欢简云宁,也越来越忽视她。
第58章 圣旨智勇双全德才兼备。
第二日一早,云宁收到了张嬷嬷的信。
在信上,林叔说了他的忧虑。
红薯还有半个月就要成熟了,而因为他们买的红薯品种好,所以他初步估算了一下,红薯的亩产约摸会有两千斤左右。她一共种了两百亩红薯,产量大概是四十万斤。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自家庄子上根本就放不下,可也不好烂在地里,他问这些红薯该怎么处理。
事实上,江南普通的红薯产量只有一千斤左右,如今大旱,粮食减产,今年红薯的产量更低。而当时云宁表现出来对红薯的喜爱,又让林叔买最好的品种种下,所以林叔以高出市价两倍的价格买到了优质红薯,当时可是多花了几百两银子。南州那边红薯很少,林叔没种过红薯,不知道自己买的红薯跟普通的不一样,云宁也不懂,觉得林叔实在,很信任他,就付了钱。没成想,在别的粮食都减产的情况下,他们的红薯产量翻了一倍。
看着信纸上的数字,云宁惊讶得眼睛都快瞪出来了,随后她笑得合不拢嘴。
她原想着红薯耐寒好养活,适合她的荒地种植。而且它好吃,眼下还没有粉条,她想做成粉条去售卖,再卖一些烤红薯等,赚一笔钱。可她万万没想到竟然能有那么多。
昨日她还担心红薯会减产,没想到在减产的情况下她的红薯还能收那么多,看来她不用担心自己会赔本了。
她要将这些红薯磨成粉,做成粉条,然后再往外销售。最好在南州弄一间铺子,有个固定的点去销售。她如今在京城,在京城也该找一间铺子去卖。
想到这里,她将香草叫了过来。
“香草,我在京城开了几间铺子?”
香草:“两间,一家胭脂水粉店,一家成衣铺子。”
云宁:“这两间铺子如今赚钱吗?”
香草一副难以开口的模样。
看着她脸上的表情,云宁什么都懂了。
“又是赔钱的买卖?”
香草:“倒也不是,既没有赔钱,也没有赚钱。”
云宁已经将话本子的初稿基本写完了,还有几个情节她需要思考,今日没什么思路。今日无事,正好出去转转。
“走,带我去看看。”
这两间铺子如果不赚钱的话,不如直接改成卖粉条的铺子。
去的时候,云宁将秦嬷嬷也带上了。
秦嬷嬷毕竟见多识广,眼光好,主意多,多个人掌掌眼也好。
几个人先去看了胭脂铺子,随后又去了成衣铺子。虽然云宁几年没回来,但铺子里一切照旧。掌柜的很负责,伙计们也很用心。这倒是有些出乎云宁的意料了。
云宁:“掌柜的是从哪里请来的?”
香草:“这两间铺子的掌柜的都是陆家人。”
云宁点了点头。
怪不得这么靠谱,原来都是陆家人。可见在京城时,陆如乔和原主的关系还没那么糟糕,那时她还在管女儿。去了南州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才慢慢恶化的。
二人正说着话,掌柜的过来了。
于掌柜:“见过二姑娘。”
云宁:“嗯。”
于掌柜:“二姑娘总算是来铺子里看看了。”
云宁:“……这几年我不在京城。”
于掌柜:“我知道。”
云宁:“铺子里的衣裳款式怎么这么旧?”
于掌柜拿出来账簿递给云宁:“姑娘,我早就跟您说过了,衣裳款式要跟上形势才能卖得好。账面上没钱,我问您要钱,结果您一直没给我,我只好卖些手帕、荷包赚些银钱。但凡您给我些银钱购置一批新的衣裳咱们铺子里的生意也能好一些。”
云宁:……
“这件事我会考虑考虑的。”
从成衣铺子出来后,云宁上了马车。
秦嬷嬷:“这两间铺子目前都还算稳定。胭脂铺子之所以生意不好是因为铺面不大,位置又不算好,若是能花些银钱让更多人知晓这间铺子,生意定会好上许多。成衣铺子是因为款式陈旧。如此情况下还能不亏损,可见两间铺子的掌柜的都尽力了。”
云宁点了点头:“嬷嬷和我看法一致。成衣铺子的问题好解决,我先看看账簿,再决定给多少钱,购置什么款式的衣裳。至于胭脂铺子——”
胭脂铺子需要的是宣传,而宣传的法子有很多种,她该用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