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男主的舅舅(81)

作者: 橙与白 阅读记录

云宁:“许是学习太累了?”

想到云宁的境遇,陆子瑜道:“也对,你上午管家,下午跟秦嬷嬷学习,能不累么?我光是跟着大伯母学管家就累得不行,这才硬要跟着母亲走亲戚的。结果回来还是逃不过要学管家。”

云宁:“大舅母二舅母也是为了表姐好。”

陆子瑜叹气:“我知道是为了我好,可我不想学。”

陆子琼瞧着一旁相谈甚欢的二人,微微蹙了蹙眉,没想到她们二人倒是能聊到一起去。

等这边的事情结束,陆子瑜已经跟云宁很熟了。

“表妹,你喜欢看话本子吗?”

云宁:“喜欢。”

陆子瑜:“我在外祖家那边看了一本好看的话本子,你要不要去我那里看看?”

云宁想了想,道:“眼见着快午时了,我下午还得跟秦嬷嬷学习,怕是来不及了,等改日我休息的时候再看吧。”

陆子瑜:“没关系,下午我拿给你看。”

云宁:“多谢表姐。”

陆子瑜:“客气什么。”

云宁有些好奇地问:“不知表姐说的话本子讲的什么内容?”

南州和丹鹤的话本子她几乎都看过了,也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有更好看更新鲜的故事。

陆子瑜:“讲的是一个穷书生和婢女的故事。”

云宁愣了一下,心里突然有了一种预感。

走在前面的陆子琼也停下了脚步。

陆子瑜:“二人原是同一个村子里的人,男子去读书,女子成了高门大户的婢女,后来女子从高门大户出来,去做了生意,男子最终考中了状元。”

云宁想到了之前小舅舅说要把这本书卖去周围的城镇,看来已经去卖了。

“书名可是叫《农家女与状元郎》?”

陆子瑜眼前一亮:“表妹看过?”

云宁笑着点头:“看过。”

陆子瑜道:“对哦,我记得书是陆家作坊印的,想必丹鹤也有。”

云宁:“这书在当地卖得如何?”

陆子瑜:“卖得特别好,都断货了。小叔也不多印一些,到手的钱怎么还能推出去呢。改日我得提醒他一下。”

云宁:“这书刚刚刊印没多久,想必是陆家的作坊还没来得及印那么多。”

陆子琼盯着云宁看了许久,忍不住道:“我听五叔说这话本子是表妹给他的。”

陆子瑜惊讶地看向云宁。

“表妹,这可是真的?”

云宁点头:“对,是我拿给小舅舅的。”

陆子瑜:“你可真厉害!”

陆子琼:“四妹此言差矣,这书又不是表妹写的,真正厉害之人是写这话本子的人。”

陆子瑜蹙了蹙眉。三姐姐虽不像大姐姐和二姐姐那般稳重,但平日里也是个得体的,怎么在面对云宁表妹时有意无意打压她呢?表妹毕竟是客人,最基本的尊重还是应该有的。

“表妹能发现这个人才,并且把话本子推荐给小叔,就足以证明她的眼光独到。”

想到兰宁告诉她的那些事,陆子琼实在无法昧着良心去夸赞云宁。她看向云宁,问道:“不知这话本子是何人所写?”

云宁看向陆子琼。

陆子琼一向看不上小舅舅,平日里对他的态度也很是敷衍,昨日竟单独跟小舅舅说话。再结合她今日所言,她大概是明白了。想必陆子琼昨日就是去问小舅舅话本子是何人所写,从小舅舅那里得知了话本子是她提供的,今日又来问她。

陆子琼不愧是世家的嫡女,高高在上,求人也没个求人的样子。她这副神态倒是比自己还像母亲。

陆子琼接连几次都这般态度,云宁也委实不想再给她脸面了。

她仿若没听到陆子琼的话,看也不看陆子琼,笑着跟陆子瑜告别,离开了此处。

陆子琼既尴尬又气愤,眼睛直直地盯着云宁离去的方向。

陆子瑜:“三姐姐,你既然想知道话本子是何人所写,有求于表妹,干嘛要摆出来这样一番姿态?也不知表妹究竟是哪里得罪你了,你看她哪里都不顺眼。”

陆子琼:“四妹妹,你年纪小,不懂人心险恶,莫要被她迷惑了。你都不知她从前做过什么过分的事情。”

陆子瑜:“三姐姐,你也说了,那是从前。我如今只知道表妹知礼数,懂规矩,好学习,帮着四哥哥入了仕。不说别的,单说最后一点,表妹就是对咱们陆家有恩之人。”

陆子琼:“她那是无心之举,四哥之所以会被皇上召入京城是因为他文章写得好。”

陆子瑜:“从前四哥的文章写得不好吗?你可曾觉得他写得好?可曾想过要将他的文章传播出去?不曾吧,你甚至觉得有这样一个无法入仕的兄长丢脸。”

陆子琼抿了抿唇:“我没有。”

陆子瑜:“三姐姐,你可别再犯糊涂了。祖父和大伯母都接受表妹了,秦嬷嬷也用心教表妹,他们不比咱们会识人?究竟是我被表妹迷惑了,还是三姐姐被别人迷惑了?”

陆子琼怔了一下。

陆子瑜:“姐姐好好想想吧,我先回去了。”

说完,陆子瑜朝着陆子琼福了福身,离开了此处。

此刻陆子琼像是重重敲了一下脑袋一般。

四妹妹说的话颇有一番道理。若简云宁真是个粗鄙蛮横的,祖父和母亲不会容下她,秦嬷嬷也会狠狠教育她,可这些人都信了她。可她跟兰宁认识了多年,兰宁也不会说谎的。

她究竟是该信谁的话?

下午,云宁收到了张嬷嬷的来信。

张嬷嬷在信上说父亲已经带着全家人回了京城,她因为要照顾云宁的生意,留在了南州。并且告知她南州的生意除了茶叶铺子都大有起色。乐器铺因招收的学生比较多,买乐器的人也多了起来,乐器铺的收益翻了十倍。花铺里的花已经处理完了,并未赔钱,还赚了三十两银子。她在信中问云宁这间铺子如何处理。又说了书肆,书肆如今生意极好,尤其是话本子,供不应求。周掌柜希望再印一些话本子,不然要断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