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101)
很快,陆琦心中有了答案,行动起来。
赵小甜不是真想卖关子,而是事情还没到十拿九稳的地步,她不想提前暴露心思,万一被有心之人利用,那可不美了。
崔师傅和朱老六抓耳挠腮准备起教材,胡晓杰和李文月出去跑关系,动员周边几个公社参加修理班和拖拉机手班选拔,赵小甜则打算去镇上机械厂看看。
厂里只有一台玉米脱粒机,完全不够用,而且还有很多其他需求,赵小甜不想放弃这些机会。
再者说,陆琦已经拿出让她满意的方案,也不能食言而肥。
另一方面,无论农场本地人还是知青,能进修理班培训的一定是少数,还要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增加工作岗位,多吸收点农场的人,这样农场住着也安稳。
至于陈西华场长说得落户,说实话,赵小甜心动了,不过现在时机未到,现在落户,连一个水花都打不起来,完全浪费了这件事的意义,她想再等等,等大家迫切需要她的时候再提这件事。
就在她打算搭车去镇上的时候,陈西华捏着一摞子厚厚的信,黑着脸奔着赵小甜过来了。
说实话,赵小甜从来没见过老好人脾气的陈西华脸色这么难看过,心底顿时咯噔一下。
陈西华家中。
赵小甜端坐一旁,老神在在。
陈西华吹胡子瞪眼,桌子被棒棒棒敲得直响。
“哪来的捕风捉影,这不是歪曲事实吗!”
不怪陈西华生气,正值赵小甜要开展手脚,带领农场人发家致富的紧要关头,一连十几封举报信砸了下来,气得他在部队就拍了桌子,这事纯属污蔑!
说什么赵小甜靠裙带关系抢夺资源,还状告赵国庆拉帮结派,用美色腐蚀革命坚定份子。
陈西华猜测,这个革命坚定份子十有八九说的是曹振东,不敢指名道姓,就用这种含糊其词的手段,小人行径!
有一封是这么说的,隐射赵小甜德不配位,一个初来乍到的十八岁小姑娘竟然能在农场办厂,还大言不惭肩挑修理厂代理厂长,明显内部有猫腻,甚至农场场长陈西华有纵容、包庇、做保护伞之嫌。
当然,更难听的话也有,都是奔着陈西华来的,陈西华认为这有可能是看不惯他的人写的,和赵小甜关系不大。
但是第三封就让人火大了。
说赵小甜不热爱集体,要是有能耐,在双板大队为什么会默默无闻,来了军区以后为什么突然大放异彩,故而猜测,
赵小甜可能是特务份子,不然怎么能拿出这么多修机器造机器的想法。
对此,陈西华只想说一句,啊呸,自己蠢犊子还怪别人太聪明!
坏消息太多,陈西华一时都想不出来,究竟是哪个红眼病搞这恶心人的事。
言辞之刁钻,是他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疯子言论。
之前他防备过可能有人小人行径,还专门去公社和部队报备过,甚至还给县里,师部去了信。
没想到,信没寄出去几天,锅先扣下来了。
他现在应该庆幸,幸好信提前寄出去了,不然现在他也成了赵小甜的共犯,她的裙下...啊呸!究竟是谁这么恶毒。
陈西华觉得头顶都要冒烟了,这要是他爹还在,指不定一枪子崩了这人。
也就是曹振东不在,不然谁敢这么明目张胆欺负他对象。
姚清姿心里也不痛快,赵小甜什么样她不敢保证,可自家男人什么样她还不了解吗,说他乱搞男女关系,作风不正,还不如说他挖社会主义墙角,补贴穷苦大众!
一连三封举报信,部队那边压不住了,农场这边更是关系到陈西华这个场长,这下子,赵小甜的农机修理培训班,还有433机器厂和海城机械厂的联合都要推后,县里的农业局直接安排了调查组,在农场扯了横幅,上面写着,“433农场及机器厂调查大会,举报有奖。”
农场人还被蒙在鼓里呢,横幅拉上也不识字,听人读出来后才知道是什么意思,顿时炸开了锅。
“啥?陈场长和赵厂长有不正当关系?陈场长的tຊ私生女吗?祖坟冒青烟了,这么聪明的女儿,要是我家女儿,我太爷爷都得从坟地里跳出来夸我一句孝顺子孙。”
这明显是调侃,不管是男女关系还是私生女关系,这明摆着就是胡扯,还不如说贿赂靠谱!
调查员马上转移话题,“难道他们间存在金钱关系?谁来详细说说。”
好家伙,一句话就上纲上线啊,农场众人不敢满嘴跑灰车了。
说实话,大家还挺害怕的,谁不知道,革委会、红袖章、调查组,这些人来一次就有一次血雨腥风,一句话说不对,可能这辈子都完了。
陈西华被调查,大队长出面代表农场,“调查组同志,我们没啥文化,也不懂啥能说啥不能说,不过我们都是实在人,只要你们问,我们不会编瞎话。”
“陈场长和赵厂长之间有没有其他关系,我们不清楚,我们看到的,只有一心为集体,殚精竭虑,努力壮大集体的陈西华同志,还有人虽然不大,力气也不大,但愿意无私无偿帮我们这些伤残老兵改造自行车,自掏腰包送三轮车,主动扛着比她手臂还长的零件去修拖拉机的赵小甜同志,他们都是优秀的好同志。”
“你看到我们农场这边田了吗,我们今年多种了三十垧田,全依仗陈西华同志的兢兢业业,还有赵小甜同志的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