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103)
资料洋洋洒洒落下来,县城修理厂厂长率先拿出一张,眉梢微挑,啧啧道:“英雄出少年啊!”
谁说人家在家乡不显山不露水,分明是家庭环境限制了人家发挥!
好家伙,凭一己之力,直接联动整个三八公社的纺织厂大改革,现在随便拉出来一个纺织厂的同志,谁不对赵小甜竖大拇指,人家愣是做好事不求回报,默默把细纱机给改良了!
当然,赵小甜本人肯定没做白功,只不过这些被张素厂长瞒得死死的,调查组根本查不到。
陈平磊笑骂道:“知道你和赵小甜同志关系好,吹捧的话别在这里说。”
钱学东一挠头,大声道:“是不是吹捧大家没有眼睛吗,凭心而论,在座各位谁有这个本事?反正我没有。”
所有人都哑巴了。
确实,有这个本事他们早就不在这个位置上了。
之前不信任女同志能干一番事业,用最恶劣猜测揣度赵小甜的人此刻红了脸,陈平磊这是明晃晃打他们脸啊。
其实,收到举报信之后,田青玄田老教授,还有外交部的刘国富局长,以及京市农业局的主任吴爱党都打来电话,用人品保证赵小甜绝不是特务,并且是有真材实料的。
这还不算完,这件事不知为何惊动了司令部,司令专线直接打过来催问进度。
这么多根正苗红的老同志作保,加上频频催问的大佬,这下县里的人都知道,这几封举报信算是捅娄子了。
明眼人准备直接冷处理举报信,毕竟也不是每封举报信都要严查的,明显的无稽之谈,查只会浪费大家伙的时间。
但是陈平磊一锤定音,“查,必须严查,不查个水落石出,有些人心底总会犯嘀咕。”
这才有了看起tຊ来一本正经,实际处处照顾的调查组。
赵小甜接到这张纸条正是钱学东写的,没旁的信息,就四个字,快点开班。
钱学东的隐藏信息赵小甜明白,是催她快点把培训班搞起来,他好送人来培训。
调查组来得悄无声息,走的时候敲锣打鼓,农场办事处上面的横幅马上被换下来,挂上早就准备好的,“正式任命赵小甜同志为433培训班主负责人。”
甚至还有调查组同志从兜里掏出鞭炮,霹雳乓啷好不热闹。
一辆高头大马的轿车驶入农场,陈平磊局长带着农业局负责拖拉机手培训的负责人霍明,还有几个零件厂的局长下车。
赵小甜也震惊这个排场,马上跑出去迎接。
充当介绍人的钱学东一脸骄傲,帮着双方引荐。
赵小甜受宠若惊,这是她不敢想象的待遇,“陈局长好,我是赵小甜,劳烦您过来实在太过意不去了。”
陈平磊哈哈一笑,“赵厂长,真心虚就多培养出几个像你这样能干的年轻人,也不枉我这把老骨头折腾一场!”
赵小甜一摸鼻子,完了,自己这点小心思瞒不过陈平磊这个老姜,被看透了。
钱学东偷偷向赵小甜要人情,“小甜,咱们也是老熟人了,培训班的名额,要多多照顾啊。”
赵小甜一脸无私,大声道:“放心,要求很低的,大家一视同仁,都要参加考试。”
陈平磊闻言一乐,“如果说考试,农场多数人都不认字吧,似乎这次考试范围只能针对知青了。”
农场的知青眼睛明亮,考试,他们行啊!
虽然不会种地,学习也算不上多厉害,但要看和谁比,和这些大字不识的农民比,他们很有优势的!
而农场土著表情就没那么美丽了,之前虽然知道要考试,但没想过要和知青比,这不是明摆着比不过嘛。
若说以前他们准备矮子里面拔高个,期待可能发生的一二侥幸,现在希望彻底破了。
农场土著心里不太舒服,甚至想,赵小甜到底不是本地人,不是一条心。
给大家足够的思考时间,赵小甜跳上高台,大声道:“各位,我知道大家肯定对考试心里都没底,甚至很多乡亲们忙于生活,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学习文化课,这能说明我们不优秀吗?不能!”
“优秀也没用啊,不识字照样没法考试。”
“有人肯定在想,为什么要考试呢,见谁优秀,就让他进培训班,以后当技术工人,这样不好吗?”
“当然不行!正所谓没规矩不成方圆,大家都很优秀,有人做饭好吃,有人种田厉害,还有人写字漂亮,这么多优秀的人,选拔进培训班的标准又该是什么呢?所以必须要考试!”
听赵小甜这么说,所有人都没办法反驳了,确实,不考试该怎么选呢?
怕是最后选谁都有人不服气。
赵小甜看到知青们嘴角挂上兴奋的笑,嘴角翘起,“乡亲们,我还没说考什么呢,大家就气馁了?想放弃?”
当然不会!农场有几个年轻人对机器和修理很感兴趣,可惜不识字,闻言马上道:“不放弃!可是不识字还有机会吗?”
“当然没机会。”赵小甜斩钉截铁,不管什么时候,技术这东西都需要与时俱进,不识字就很难进步,她没必要花心思教这些人。
不过她话没说完,“但也不是绝对,我明白的大家的情况,也明白大家都是热爱学习的人,只要有机会,文化课肯定会手到擒来。”
大饼画完了,赵小甜说出自己的目的,“第一次考试,不要求大家懂太多文化课,但至少自己的名字要会写,算数要会算,其他的考试内容,都是关于大家天赋的测试,我就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