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128)
电焊声,拆卸声,从早忙碌到晚上,随着一声测试成功的欢呼,站在门口的袁书翠甚至想放鞭炮庆祝!
仅仅是一台机器,效率提升了两倍!这可是两倍啊!
袁书翠刚要向孟厂长报告这个好消息,就被赵小甜拉住了,“袁工,正好,学徒们都来了,这两天麻烦几位老师傅了,日后让学徒动手就行。”
之前让老师傅帮忙,也是为了实践,现在证明她的想法没问题,还能应付这些改造,赵小甜果断把这次改造定性为大练兵。
这是之前说好的,袁书翠自然满口答应。
三位老师傅不太开心了,“赵工啊,是我们干的太慢吗?放心,今天我们加班加点,你随便安排任务,我们保证完成!”
总觉得三位老师傅这两天瘦了不少,赵小甜可不敢继续压榨,“谢谢三位师傅了,我力气小,要是没有三位师傅,也做不成什么事,明天我们修理厂的人就过来了,他们年轻,扛摔打,很适合做这些。”
老师傅们纷纷表示他们更适合,笑话,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他们绝不放过。
赵小甜也品出了什么,多么似曾相识的场景,她含蓄一笑,“实不相瞒,我是为了锻炼学员,让他们动手实践的,几位师傅做这些真的大材小用了,毕竟你们都可以做学员的师傅。”
脑筋比较灵活的袁书翠眸色一深,笑道:“这好办啊,这次赵工来帮我们本来就是大义,我们老师傅自己都有几手,要是赵工不介意,可以让老师傅和学员们一起干,互相学习。”
赵小甜眉眼一弯,“我怎么会介意呢,只是这是看家本事,会不会不太好!”
“非常好!”老师傅们异口同声,生怕晚了一步tຊ。
赵小甜表情为难,“但学员基础不太行,都是新手,看顾起来还挺操心的。”
老师傅表示,不操心,一点都不操心,有技术学不到他们才糟心,自己肚子里那点玩意都不好意思拿出来和赵小甜做交易,寒酸!
其实老师傅们也是想多了,术业有专攻,有很多事,赵小甜确实只会动动嘴皮子。
修理厂学员集体出外勤,最眼红的是将要成为交换生的拖拉机手们。
以前他们还不觉得赵小甜有什么本事,可这段时间的桩桩件件有目共睹,人家教的是真本事!
赵小甜觉得给自家学员吃小灶是件平常的事,却没想到将要来学习的拖拉机手炸开了锅,纷纷闹到主管霍明眼前。
主题就一件事,他们也要同等待遇,农场的学员因为情况特殊有优待他们认,可是是他们眼馋,叫嚣着哪怕给粮给票,也要得到一样的待遇!
修理那是真技术,可以当工人的技术,难怪其他人眼热。
第71章
培训班的人走了, 农场的人都感觉空落落的,被本来准备开始教学的学校也停课了。
当然,肯定不是因为赵小甜不在, 而是农场陷入了重大危机, 无暇顾及上学的事。
月亮挂得老高,姚清姿出门看了好几次,也不见人影,眼见越来越晚,她心底止不住担忧。
忽然, 远处几道影子慢吞吞往回挪, 眼见都快走不动了, 她眼尖, 立马认出这是自己男人。
家里手电被陈西华拿走了,她摸着黑,老远喊道, “老陈, 是你吗?”
陈西华勉强打起精神, “是我, 别出来了, 给我准备点热乎吃的。”
姚清姿忙道:“锅里温着呢, 都有谁啊,我准备得多, 都来吃一口吧。”
几道有气无力的声音,“多谢嫂子了,确实饿了。”
几个老爷们一句话都没说, 捧起面条开始吸溜,幸好姚清姿准备的多, 不然恐怕不够吃。
吃完一抹嘴,“哎,今年这水渠难啊。”
连续干旱两年,每年都要挖水渠,地里虽然减产,但也能勉强不至于颗粒无收。
照理说这两年挖的水渠能继续用,一听说有变动,姚清姿心里咯噔一下,“咋了?是水渠被损坏严重吗?”
陈西华摇头,“水渠没事,大家都知道要靠着水渠吃饭呢,不会动它。是水位,现在嫩江的水位已经低于水渠了,哪怕加深水渠,照这样下去,也撑不了多久。”
农场距离嫩江可不近,打鱼尚且好说,要是挖六七里水渠,这难度就大了。
况且,一路上不止农场需要水,其他公社也需要,水真的不够啊。
姚清姿发愁,“今天我去看农场的几口水井了,虽然出水,但是压水太慢了,更何况今年还增加了种植面积。”
赵小甜的农机确实很有用,附近几个公社几乎都增加的种植面积,这下好了,没有水,大家不仅要白做工,恐怕种子成本都收不回来。
农场地势高,本来下雨就存不住水,这几天太阳又大,地里的玉米苗还有大豆苗都蔫巴了。
刚出土的幼苗正是需要水的时候,迟迟不下雨,时间久了,怕是都要旱死。
农场水井不少,前两年干旱的时候打的,一共十口呢,可没用啊,靠压水能浇灌多少地。
陈西华愁啊,也没办法,“只能加深水渠了。”
刚吃饱的汉子突然说了一句,“要是赵厂长在就好了,她聪明,说不定能想到办法。”
陈西华欲言又止,办法是有的,他们没钱!
谁都知道干旱需要水,买水泵就好了,可是去哪里买,买完该怎么办,他都不知道。
一个水泵上千块钱呢,倾尽农场之力,也就能买一台,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