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237)
第126章
出差的赵小甜可没有多少时间想闺女, 和县委陈局长会和后,她开门见山,直接问道:“陈局长, 听说隔壁黑水县要建火车站了, 是吗?”
陈平磊笑骂,“你这妮子,消息还挺灵通的。”
赵小甜眼珠骨碌碌地转,要是曹振东在,肯定知道她没想好主意。
她低声道:“陈局长, 农业局能说上话吧, 大家都是一个市的, 适当变通一下可以吧。”
“变通什么?”陈平磊不理解, 总不能把火车站建到他们县吧,再说他们县已经有一个火车站了。
“听说火车站的选址在黑水县的东边,那边虽然人少, 但还是有几个厂子的, ”赵小甜压低声音, “尤其是零件厂, 规模可不小, 还有一家不错的拖拉机厂呢。”
“你想让这些厂迁过来?咱们虽然没有零件厂, 可拖拉机厂的能力可是全国首位,其他拖拉机厂来了也没用武之地。”
“话不能这么说, 他们零件厂不用说了,这几年一直给我们机械厂供货,效率质量都没得挑, 他们应该不反对迁过来。至于拖拉机厂,虽然这几年式微, 但底子还在,我们机械厂最不缺的就是技术,他们要是来了,指不定能起死回生呢!”
陈平磊摸摸下巴,突然觉得这件事有搞头,要是成功了,他们县会直接多了两个强势的工厂,赵小甜的机械厂荣誉已经不能完全算在他的头上了,他也没胆子和部队抢。这两个厂子不一样啊,有了赵小甜机械厂的扶持,分分钟变成输血的大奶妈!
赵小甜知道陈平磊松动了,再接再厉,“我听说这些长都要搬去远郊,到时候荒无人烟,更不方便,要是我们农场承诺,只要搬迁到农场,全家的户口都可以迁过来,孩子也能上农场的学校,也能正常应聘机械厂的工作呢?反正他们的拖拉机厂未必能真的搬迁,要是没有出路,这次他们整个厂怕是都要下马了,咱们这也算是互相帮扶。”
“好话都让你说了!”陈平磊笑骂。
明显这妮子知道自己机械厂的吸引力,不少人甚至放弃城里户口,直接留在农场,就是为了机械厂的工作,唐良不就是一个例子!
他在办公室里转了转,“你这条件确实诱人,厂里至职工tຊ估计不会有意见,现在就看市里的想法了。”
赵小甜淡笑不语,她只是提意见,没想深掺和。
陈平磊才反应过来,自己又被这妮子指使了。可确实机会难得,现在让他放弃,他还不愿意呢!
只是,他问:“小甜,你没想过从政?”
赵小甜一连三否认,连连告饶,“陈局长,你知道的,一个机械工会的副会长已经让我焦头烂额了。”
陈平磊哈哈大笑,也对,这姑娘看起来很精明,也确实很精明,但她一点都不喜欢弯弯绕绕的事,这么好的技术人员,从政确实可惜,于是不再提。
他知道赵小甜肯定不是白做工,也暂时没想好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让其他工厂迁过来,除了农场多点人口,还有机械厂更忙碌点,他说不出有什么好处,不过,管她呢,先把市里搞定再说。
其实,赵小甜确实有想法。
她知道,改革年代将要来临,各个地区的通商将更为紧密,贫富差距也是那个时候拉开的。
致富的最大秘籍是什么?是人的密集。
她研究过地图,农场和市里比较近,发展腹地也大,就是地广人稀,这可不利于她放开手脚大干。
如果能吸引两大工厂搬过来,他们的家属也能跟着搬过来,那农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扩建,说不准有一日,人口总量也能和市区比一比。
陈平磊不知道即将要改开,也不知道高考要恢复,他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不过这些都不冲突。
这段时间她已经很少插手机械厂的事了,就等着高考来临时,她也能安安心心的去高考。
这次她去市里开会,也是想讨论机械厂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之前提过的全产业链整合已经初见成效,黑省已经成为最强的拖拉机产业基地,省委的领导让她去分享一下经验,也让其他产业有样学样,搞搞什么全产业链带动。
正在赵小甜积极准备演讲稿的时候,农场里发生一件大事。
七七年的新年刚过去一个月出头,一队军车浩浩荡荡来到了农场。
与此同时,牛窝棚里传来抱头痛哭。
他们,平反了!臭老九的名号,终于没了!
已经与牛窝棚里老人们建立深厚感情的农场人也很激动,相处日子久了,他们是真的把这些老人当长辈尊敬的。
来接人的小战士们啧啧称奇,这是他接的第五批平反老同志,前面四批怎么说呢,基本当地人知道他们平反后,眼底里有的是胆怯,后怕,还有躲闪,一看就知道这些老同志在农场里过的不好,甚至还受了磋磨。
这些委屈他们都看在眼里,心底也是不好受的,幸好一切都过去了,人还活着,就是最大的希望。
没想到,433农场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态度。
知道这些老人平反后,农场里的人也不藏着掖着了,以前还要在外人面前避嫌,适当伪装一下。这回直接从家里拿出大包小包,一个劲往老同志怀里塞。
“项叔,您就收着吧,我家几个丫头,还有我叔家的几个臭小子,全靠你照顾,不给你点东西我亏心啊,也没啥好玩意,就是点吃的,还有两双鞋,我家婆娘做的,虽然手艺不咋地,但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