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252)
高考这一天,曹振东早早去了厨房给赵小甜炸了一根大麻花,还有两颗水煮蛋。
赵小甜扑哧一声,“你当我是泠泠啊,还要一百分的好意头。”
曹振东也跟着笑笑,“这是我对你的祝福,汤汤水水的不能吃,麻花你放心吃,油很少,也干净。”
给赵赵小甜裹了两层厚厚的大衣曹振东才放心,絮絮叨叨叮嘱,“我知道你学的好,考场里冷,做完就抓紧出来,我带着泠泠在外面等你。”
赵小甜笑眯眯问:“别人家都是叮嘱好好检查,不要马虎,就你另类,让我早点出来,曹大哥,快说,你是不是有特殊目的?”
曹振东在她脑门上轻轻弹了下,“你个小没良心的,你什么水平我还不知道?这要是古时候,我们家怕是要出状元了。”
“你要是参加高考也不会比我差的!”
曹振东笑,“我的发展方向不需要高考,快去吧,一会人多了。”
赵小甜略微遗憾,一想也对,部队的培养路子和大学生可不一样,尤其他已经是副团长了。
进考场前,赵小甜弯腰摸摸泠泠毛茸茸的头,“泠泠要帮妈妈看好爸爸,妈妈要去考大学啦!”
泠泠乖乖点头,“妈妈加油!保证爸爸好好的!等妈妈出来我就是大学生的闺女了!”
赵小甜:......
熊孩子有待继续教育。
目送赵小甜进考场,曹振东看看手表,估算下时间,打算带着孩子去暖和点的地方坐一会。
身旁有老乡和曹振东是一个配置,也是带着孩子送媳妇高考的,只是面相有些愁苦,连带着孩子都可怜巴巴的。
沧桑的汉子主动搭话,“这位同志,你媳妇也是知青啊?唉,看你也是个有文化的人,咋不跟着去考呢,万一考上了,也能和媳妇一起走。”
曹振东马上猜出这人是什么情况,沉声道:“她不是知青,我没她的能耐,考不了大学。”
沧桑汉子看向曹振东的目光不禁带上了同情,低声支招,“兄弟,我看你是个有主见的,孩子还小,你要早做打算。我总觉得,这次知青考上了,就不会回来了,咱们光杆老哥带着孩子可不容易。”
曹振东不动声色,“哦?大哥有什么想法?”
沧桑汉子更苦了,“我能有啥想法,对她好点,只望她多长点良心呗。不要这个家行,至少把娃带走,娃跟着我受苦啊。”他牵着的小男孩情绪低落,只是手紧紧的攥紧爸爸的衣衫,俨然没安全感的表现。汉子也于心不忍,忍不住道:“我媳妇要是433机械厂的就好了,听说那厂里的男女老少都特别好,肯定干不出来抛弃家庭的事。对了,兄弟,还没问你是哪个大队的?”
曹振东默了默,“我是60军的。”
“啊,军人啊!那就不怕了,军人好,军婚好啊!”
曹振东只能安慰,“向前看吧,要是她不在乎这个家,孩子跟着她也受苦,还不如跟着你吃点苦,还能快乐点。再说,事情还没到那个地步,老哥不必太悲观。”
考场确实很冷,只不过紧张能让人暂时忽略这股冷意,作为为数不多胸有成算的考生,赵小甜在拿到最后一科政治试卷后,更加淡定了,也更冷了。
政治能答得好,还是需要点外力支援的。幸好她有公公准备的最近政要,还费心为她做了批注。
一笔一划写下最后一个字,赵小甜心底那股潜在的重担似乎消弭于无形,她重重松了口气,有那么一瞬间,几乎热泪盈眶。
上辈子在最后的时刻,她还在想,如果她能上大学该多好,而今,她有机会了。
想到考场外还有丈夫和女儿等她,赵小甜提前将近四十分钟交了试卷,在监考老师怪异的视线中出了考场。
天是蓝的,万里无云,真好,明年一定是个好收成。
这一瞬间出现在脑海的,竟然是明年春耕要投入多少化肥,要派出去多少辆拖拉机。
她笑了笑,为了平凡而充满期许的明天暗自喝彩。
出门的时候路过赵小梨的考场,赵小甜眸子掩下担忧,不知道小梨考试会不会顺利,也不知道这次高考录取会不会考虑成分的问题。
小梨刚刚从赵家的大户口本上分出来,如果仔细追究,就能查到赵家老五赵国安现在人还在农场接受改造呢,他可是没办法平反的,没看大哥晋升都受到了影响。
希望一切顺利吧,不过小梨还小,即便这次不行,还有下次呢,实在不行,她这个做姐姐的也不会坐视不理。
曹振东按照赵小甜平日里做模拟卷的速度掐算,约莫时间差不多了,带着裹成小企鹅的泠泠出门接媳妇。
门口已经有不少人在等了,还有几家报社,泠泠骑在爸爸的脖子上,一出场便吸引了眼球。
坐的高,看得远,曹振东刚站定没多久,泠泠就在头上手舞足蹈,“妈妈!妈妈出来了!妈妈是大学生了!爸爸去找大学生!”
扛着照相机的记者被孩子的稚言稚语吸引,举着镜头对准这边,在夫妻二人会合后,咔嚓一张合照。
这可是恢复tຊ高考后第一场走出来的第一人,记者直觉这人不是炮灰就是有大能耐的,看他们一家子的表情,很有可能是后者。
照片要回去冲印才能出来,距离隔着远,可记者莫名觉得刚出来的女同志有点眼熟,似乎哪里见过,刚想上前谈两句,就见旁边那个男人凶巴巴警告他一眼,吓得他脚底像是生了根,只要一动就会变成软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