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259)
听到这个人叫赵小甜后,同学看向她的目光都很诡异,清大学霸群藏不住事,京大和清大一起抢的学生叫赵小甜大家都知道。
曹振东一路把tຊ媳妇送到宿舍,幸好正值新生报到季,异性家属也能跟着进去。
赵小甜和文科学院的同学住在一起,是八人间,宿舍不是很大,目测最多放四张上下铺的床。
敲门进去的时候,房间内包括家属在内的十几号人通通向她行注目礼。
好家伙,男女老少全活了。
住在门口,约莫三十多岁的女同学忙道:“我是闻喜,你也是414宿舍的吧?”
其他几人都没有说话的意思,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有个年轻的小伙子也没敢在赵小甜身上多留两眼,她后面的男人太吓人了。
曹振东知道自己的威慑力,也不多言,和旁边几位家长点头示意,就找到了赵小甜的上铺,都没用踩梯子,单手就翻上去了,惹得屋内一阵惊呼。
泠泠不甘其后,拍手道:“爸爸好厉害!”
见自己的身份被闺女说了出来,芯里闷的曹振东干活更卖力了。
纵观一切的赵小甜:幼不幼稚,在家里都排练好几次了。
幼不幼稚不知道,出宿舍后,曹振东第一句话就说,“你这几个室友心思太重,为了避免麻烦,你以后出来住吧。”
终章
1978年, 赵小甜上大学的第一个年头,彻底投身于知识的海洋,忙到连回家吃顿饭都成了奢侈品, 泠泠想要见她, 还要厉净秋把孩子带过去。
与此同时,433机械厂的小汽车有了突破性进展,留在黑省上大学的人并没有放弃小汽车的研究,没事就回去鼓捣鼓捣,没想到还真成了, 粗简版小汽车比赵小甜预想的提前了大半年。
小汽车入市后, 因为低廉的价格和不错的性能备受喜爱, 433机械厂的经济危机彻底解除。
也是同年, 在祖国心脏的赵小甜听说了改革的风声,快速和机械厂的成员打了招呼,本想扩张的机械厂暂时停下脚步盘整, 等到了年底, 真正的改革春风吹过, 赵小甜当机立断, 将汽车厂拆分, 完全私有化, 同时她也卸任433机械厂厂长一职。
在卸任之前,市委和县委曾找过她进行一次秘密谈话, 谈话结束后,大学那边赵小甜请了接近一个月的假,和每个从厂里走出去的员工, 以及厂里剩下的员工一对一沟通,并表达了她想单干, 机械厂要迎来新任厂长的消息。
作为赵小甜一手培养起来的机械厂,大家自然是不愿意的,甚至觉得市委和县委要卸磨杀驴,甚至想去部队领导那边要个说法,赵小甜只能推心置腹。
“其实卸任厂长一职也是我个人的意思。”
其他人不理解,甚至觉得赵小甜抛弃了他们,抛弃了他们共同的理想。
就连一向信奉赵小甜的陈霏和李文月都不理解,“厂长,我们是跟着你从最初走来的,都知道你为了这个厂付出多少心血,现在你确实不能在厂里管事了,要分担出一部分精力给学业,但我也相信,大学毕业的你一定能带着这个厂走更远。”
“是啊厂长,要是领导因为你不能时刻坐镇厂里就要换厂长,我们是不依的,你在哪我们在哪,你们说是不是?尤其是你陆琦,一直都是你代理厂长的位置,你说句话啊?”
自从赵小甜说要离开后,陆琦一直都在沉默,直到大家把她推出来,她才说出一句让大家惊掉下巴的话,“我同意厂长的想法,也觉得她不再适合做机械厂的厂长。”
“你说什么!”
“陆琦你说清楚?是不是代理了两天厂长,就觉得自己能真的代替厂长了?”
“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陆琦你也在说违心的话对不对?”
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总会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伤人的话,眼见大家越猜测越过分,赵小甜拧眉,想阻止这些无脑的猜测。
遥遥与陆琦对望,她摇了摇头,主动走上前,站在赵小甜身旁,身后半寸的位置。
见到这个站位,大家的争吵声戛然而止。
这个位置太熟悉了,不管是进厂早的还是晚的,都会下意识忽略陆琦,但并不能代表她不重要,而是她永远都站在厂长身后,无条件的支持她,给她最坚实的后盾。
大家忍不住想听听陆琦的真实想法。
陆琦看着一路走来,并肩战斗的兄弟姐妹,看了很久很久,又看向眼底充满不舍和憧憬的赵小甜,下定了决心。
“我知道大家肯定不理解我为什么觉得小甜不应该继续做这里的厂长了,大家不妨冷静下来,听听我说的对不对,再提出意见。”
“厂长带领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可以说如果没厂长,我们这里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在哪里烂着,甚至更惨。我理解大家对这个集体的热爱,也明白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厂长上大学后,机械厂除了小轿车的进度,其他所有事都不需要经过厂长,大家都可以按照以往的制度直接解决的。”
“这样不是更好吗?厂里制度完善,我们也不用耽误厂长上学?”底下有人不解。
可不少人突然反应过来了,对啊,似乎没有厂长,他们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
这就是问题,也是陆琦最担心的事。接下机械厂后她是忐忑的,怕做不好代理厂长,没想到她轻轻松松接下来了,甚至很多事都不用厂长解决,内部的管理岗能直接消化所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