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54)
割了几斤猪肉,又咬牙买了一扇排骨。
听说妹子在家里过的不顺心,身体营养肯定跟不上,她这里虽然生活条件也一般,隔三岔五给妹子开个小灶还是可以的。
算起来,她比妹子大了十几岁,都能把妹子当成闺女养了。
想到自家两个淘小子,对赵小甜这个素未谋面的妹子期待又多了一分。
赵小甜还不知道大嫂已经自我攻略,让她成功降了辈分。
此刻她对着这个中途罢工的铁疙瘩一言难尽。
是的,他们乘坐的拖拉机半路停摆了。
不知道哪里开裂,机油喷了苏洪这个驾驶员一身,驾驶员两侧的孙正和武芳也没能幸免,唯有赵小甜这个坐在后面的躲过一劫。
闹了一个大花脸,三个人的脸色黑出新高度,赵小甜不想幸灾乐祸的,真的。
头埋进脖子里,小梨涡若隐若现,费了好大功夫才止住笑意。
坏的地方赵小甜心里有数,她提过自己能修理的事。
武芳来了一句,“这东西金贵的很,不能随便,还是要找专业的人。”
赵小甜果断闭嘴了。
幸好此地距离县城不远,几个人一商量,由苏洪去找人,其余几个人先在这里等着。
幸好没等多久,他们遇上了知青点回来的人,正巧他们也是开拖拉机的,把他们一众人拖到了县里。
修理有了着落,赵小甜也不出这个头了,等结果就行了。
“小甜同志!真的是你!”知青队伍中有一个人冲着赵小甜招手。
赵小甜很意外,挑眉看去,马上搜索到了对应的名字,“李文月同志!好巧!”
她们是车上认识的,交换了联系方式,没想到这么巧,这么快就遇到了。
赵小甜对李文月的印象还挺深刻的,她父亲可是农机局的部门主任呢,多么棒的岗位。
李文月望了望罢工的拖拉机,心有戚戚,“这个铁疙瘩太容易坏了,我爸厂里每天都有无数个要维修的拖拉机。”
赵小甜点头。
没错,七十年代初的拖拉机依旧是稀罕物,部分拖拉机都有漏油、打不着火等各种毛病,每个拖拉机手都要掌握一二修理窍门。
只不过现在的拖拉机毛病太多,很多毛病连修理厂都束手无策,只能干瞪眼。
李文月一看拖拉机的漏油问题心里就有数了,这是她爸厂里的常见问题,是可以修理的。
苏洪听说有知青懂这个,马上凑过来询问,“这位女同志,你会修理吗?”
李文月摇头,“我听家里人提起过,修理的事我一窍不通。”
苏洪面露遗憾。
武芳也不嫌脏,上去摆弄两下,无奈摇头,“这毛病我也见过,还没来得及学怎么修,看来只能等师傅回来了。”
李文月突然说:“这个简单的问题,小甜同志就会啊,为什么不找她呢?”
第31章
车刚坏的时候, 赵小甜提过她可以试试,武芳当时听都没听,直接一口打断, 现在又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农机局副主任女儿亲口点名, 苏洪突然觉得,自己毫无实证就否定一个人似乎不太好。
武芳大步上前,居高临下的看着赵小甜,口中的话可不太tຊ客气,“赵小甜同志, 你能保证把我们重视的拖拉机修好?你应该早说的。”
赵小甜挑眉, 这是给她挖坑?
要是她能修好, 那刚才她不主动修, 就是耽误大家进度。要是修不好,估计指责更是如雪花一样轻飘飘往下压。
赵小甜一咧嘴,露出一个天真无邪的笑容, “武芳同志这话说得我可就惶恐了, 别说我一个农村来的小丫头, 就是专业的师傅, 也不能保证把这金贵物件圆满修好。”
她眼珠一转, 眉眼弯了弯, 语气掺杂羡慕的无奈,“可惜我没有武芳同志铁娘子一般的毅力与能力, 做不出来百分百保证的事。”
李文月也听出来苗头了,这个叫武芳的女同志明显对赵小甜同志有意见,很不信服她。
这样的事情她见多了, 有些人就喜欢恶意打压,有些人眼珠顶在天灵盖看人, 烦的很,就会欺负只知道搞技术的同志。
再说她也是车上听说赵小甜有修理机器的能力的,能修到什么程度她也不能保证,要是为了一时之气,给赵小甜同志惹麻烦就不美了。
思绪在脑子里翻一个跟头,李文月马上换了语气,“也是我考虑不周,着不同地区拖拉机的型号肯定不一样,还是找专业的师傅更合适。”
武芳深深看了赵小甜一眼,面无表情的转身,和师傅谈修理问题了。
本该与修理师傅沟通的孙正被挤了下来,冲着赵小甜不好意思的笑笑。
“孙正?苏洪?你们怎么在这?”沈爱花离老远就看见这两个人,还以为出事了,三步并作两步往人群里冲。
赵小甜和女知青混作一团,沈爱花扫了好几眼,不确定哪个是赵小甜,心里一阵犯嘀咕,赵国庆这个心大的,也不知道让小甜妹子送张照片过来。
孙正一见沈爱花,马上把自己身后挡着的赵小甜露出来,冲着沈爱花憨憨一笑,“嫂子,我们车坏了,赵小甜同志在这等着呢。”
沈爱花精准定位孙正身后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小姑娘,水汪汪的,一看就招人疼。
沈爱花的大嗓门不自觉柔和下来,“是小甜吧,我是国庆他媳妇沈爱花,正打算接你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