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七零年代嫁糙汉(85)
遥见远处那个高大的身影,赵小甜挥了挥手,口型示意:“麻烦过来一下。”
曹振东眉毛略挑,从容不迫上前。
一直跟着曹振东守在一边的老李抖着手,不敢置信道:“我眼瞎了吗?竟然看到振东被人勾勾手指叫走了?还是个姑娘?他这黑小子竟然也有春天?”
一起来看热闹的沈爱花嘟囔道:“李政委,话不能这么说,明明曹营长乐于助人,再说我们小甜是那种随便找男人帮忙的人吗?”
老李:“......”
大意了,人家哥哥和嫂子在旁边虎视眈眈呢,当哥的不好说,当嫂子的可不会在乎他的想法。
闭口不言,心中暗道:“你妹子确实不随便找男人,而是四团的大杀器上赶子往前凑啊,以前怎么不见他这么闲呢。”
曹振东身高腿长,不到一分钟就站在赵小甜面前了。
赵小甜此刻站在大概30厘米高的台子上,还是没人家高,不过可以勉强算平视了。
咽回去想问他多高的话,赵小甜略带讨好,“曹营长,能帮忙抽三个幸运儿出来吗?”
她见到李政委还有大哥了,大哥是自家人,不合适,李政委是领导,她也不好意思麻烦,曹振东刚好合适。
就比如公布成绩的时候,他们肯定没胆子大吵大闹。
“嗯,可是是可以,小甜,你算算,我帮你多少次了?”曹振东勾唇,不费吹灰之力上台,单手拎起抽奖箱开始动作。
赵小甜被这句邀功吓得不轻,在旁一直扁嘴纠结,她之前的行为是不是太白眼狼了,好像一直在请人帮忙,从来没表达过谢意,口头上肯定不能算的,人家出时又出力,她怎么能忽略呢?
她反思后发现,实在是曹振东太润物细无声了,很多事情过了许久后才知道是他帮忙的。
比如说她需要的原料钢铁,还有几个报废机器,都是听陈西华偶然提起,才知道这些都是曹振东的功劳。
正反思着,突然——
“我们中了!只中一个,天啊,我都不抱希望了,我们只来了一个代表!”
连续三处呼声,曹振东已经快速解决幸运客户的问题,被抽中的自然兴高采烈,甚至直接对着曹振东三鞠躬。
见到这结果,赵小甜捂脸,曹振东这是有什么魔力,这结果实在是...太好了!完美避过所有能买得起机器的集体,简直不要太精准!
他是她的幸运星吧!
出战8份登记表的陈西华哭丧着脸,“难道我就这么不幸吗?”
大队长马上鼓励自家场长,“快去,机器数量是有限的,一会不仅租不到,可能都买不到!”
陈西华一激灵,三两步上前。
“小甜,买机器!”/“赵小甜同志,我们买!”
落后一步的慢性子嘴巴才刚张开,在陈西华和另一位场长令人头皮发麻的视线下,鼓足勇气道:“赵厂长,我们公社买两套六铧犁,一套耙子,其他小件要是还剩余的话,我们都买五套。”
陈西华和另一位场长许富贵高呼一声大意了,竟然被这小子先说出了需求。
赵小甜摸摸自己空荡荡的钱包,觉得回血的日子不远了。
“三位放心,也是来得巧,每样东西,不多不少,正好剩下三份销售的。”
这一天,433机器厂一直忙到了月至中天,有很多人都没办法当天回去,幸好现在的人朴实,收拾收拾,每家安放两个,全都挤下了。
赵小甜她们几人早就累瘫了,直到仓库里最后一个机器有了去处,这才宾主尽欢。
笼着煤油灯的光,几个小姑娘鼻孔都黑乎乎的,两位老师傅模样也没好哪去,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几人相视一笑,互相鼓掌,“太好了,首战告罄!”
朱老六评价道:“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陪笑脸卖东西的。”
崔师傅擦擦脸,“这能一样吗,这可都是为了厂子。”
陆琦道:“对,我们要为人民,为集体服务!”
几个人都笑了,估计也就陆琦坚定不移的把赵小甜的话奉为圭臬,这样也挺好,不是吗?
第48章
机器厂能卖的机器都卖了, 能出租的机器已经排了好几轮了,厂里工人闲到发霉。
“机器质量太好了,操作还简单, 我们没用武之地。”
“是啊, 这些人一学就会,你说以前咋就没这么聪明呢。”
这些知青都是第一次靠自己努力得到一份工作,工作的情况又和能干多久紧密挂钩,所有人都没有偷懒的想法,巴不得二十小时连轴转。
农场的许多人也在盯着机器厂动静, 这些人倒不是眼馋厂子红火, 他们不能进厂当工人。机器厂的投入肉眼可见, 怕是几年都不能盈利, 就算每天都有大笔流水入账,可这些算起来有一部分也是集体资产。
这些人愁的是机器厂能坚持多久。
可别铺这么大摊子,最后热热闹闹竹篮打水可就闹笑话了。
场长陈西华也摸不准赵小甜是什么想法, 农场买了两套机器, 说实话, 真好用, 还有专人教, 细数前几十年, 今年的春耕最轻松了。
可他见过世面,知道一个农具少说也要大几百块, 上千块也是不足为奇的,赵小甜卖给他们的东西,最多一百出头, 这也太便宜了。
别是这个孩子为了建设农村,把自己掏空了贴补啊。
这两天赵小甜一直在机器厂门口晒太阳, 还不知从哪里淘来一本数学书看,他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好意思总上前问,于是派出了闺女陈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