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105)

贺衍点头微蹙,继而又道:“那就领六盒吧,下个月我休假,提前一块领了。”

……??

小护士看着他一本正经的刚毅脸庞,脸更窘了:“…好。”

外面台阶下,苏麦麦挽上贺衍的手腕,看他鼓起来的衣兜,问他道:“领了什么,这么多?”

一边说,一边掏出来瞧了瞧。

瞧一眼,苏麦麦脸颊就瞬间刷得通红了。只见上面写着上沪乳胶厂,直径XX毫米,大号,还用拼音备注了产品名。

果然那句话叫什么来着,越是淳朴的年代,人们的广告方式越是平铺直述。

哪向后世,卖一个某某产品,都能五花八门地攀升到艺术表达的领地。

她还很诧异,竟然八零年代初的部队里就有发放计生用品了。而且,贺衍大早上急着去领这个,是为了做什么?昨晚上给他亲了一晚他还不够吗,火急火燎的,是片刻不想耗等了。

苏麦麦盯着大号两个字,心口砰砰跳。眼前浮现出半夜两人肌肤相亲时,感受到的那蓬勃之势,她竟然突然想临阵脱逃了……用不用悟性这么强啊,之前他没想到这个,忽然一夜他就想明白了。

苏麦麦假装看不懂的样子,格外无辜地问道:“这……这是什么啊?”

贺衍垂眸看了看外包装盒,他其实自己也没见过,但做为团干部,他是知道有这玩意儿的。

至于怎么用,要今晚上研究研究才晓得。

男人肃着俊脸,淡道:“避孕措施,已婚干部每个月都有份额可领。之后你不用再凭空肖想了,这些都可以实现。”想起昨晚吻至情到深处时的煎熬,贺衍觉得自己忍不到半个月后回来再说。

“我怕演练回来,你月事又到了,再之后我们就休假回去乌市。”

意外,他竟然还记时间!

毕竟之前放出话来,说肖想他身体的是自己。苏麦麦只能厚着脸皮假装淡定,数了数他口袋里的盒子:“六盒,每个月发这么多,用不了的吧?”

贺衍此时也以为用不了,只应道:“一盒共十二个,两盒用不到一个月。领六盒三个月就不用来了。”

苏麦麦咬唇:“谁跟你说每天都要用了……我们一个月还见不了几次面。你领这么多也不怕人嘀咕啊,难怪刚才那个小护士脸红成那样。”

贺衍攥住她的手指,扣紧:“都是已婚夫妻了,还怕别人怎么想?我和她们说下个月休假,提前把之后的也领了。”

这还差不多,苏麦麦就没再说什么了。回到家把菜洗干净,五花肉切片加大料上锅焖。

再把鸡翅膀打花刀,用葱姜蒜八角料酒等腌制后,再下锅煎至金黄,倒入可乐,淋少许酱油和盐炖煮入味,出锅时撒上一层酥脆的芝麻和香菜。

另外又炒了一盘干煸四季豆、蒜茸茄子,凉拌三丝,还有一份西红柿虾仁鸡蛋汤。

一桌味道鲜美,色泽艳丽,咸甜适中的午饭就做好了。

这顿饭把贺衍和陈建勇吃得都没顾上说话,贺衍加了两次米饭,陈建勇后来直接把米饭锅底都铲干净了,吃完后心满意足地回连队休息去。

到下午,广播电视局的工人就过来给拉上了天线。

第47章 按照原书剧情,谁都知道……

一台国产的电视机大约三百到五百块钱,部队工资高,攒上半年一年还是买得起的,家属区就已经有几家买了电视的。

部队每次先进评优时,都会根据评优的等级奖励不同的工业票券,比如电视机券、收音机券,缝纫机或者自行车券等。拿到券的就可以去市里买相关的电器了,有些人家如果暂时还没攒够钱,或者不打算买,也可把券跟需要的人家交换。

又或者是老家比较宽裕的人呢,就自己去找门路买了电视从外地运来,都挺方便。

但哪家添了新电视,还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儿。广播电视局的两名工作人员提着工具包走进驻地,顿时就吸引来了一群孩子跟在后面看热闹,也有些家属凑过来看的。

“哟,这小贺行啊,刚结婚就把电视给小苏张罗上了!”

“瞧你说的,你知道人家什么来头嘛,人父亲是总军区这个……”竖起大拇指。

“别瞎议论啊,贺副团长在部队参军多年,用自个工资买台电视再正常不过了。你家不也有电视收音机,没人说你爹怎么怎么的吧?”

“也是,小两口子过日子,把生活过好点是对的,看着高兴!”

叽叽呱呱的,苏麦麦站在房檐下,就笑呵呵地听着。反正没啥可八卦,爱说就说呗。

她既与贺衍结婚,自然就能承受关于他身份的议论,何况按照原书剧情,谁都知道贺家的作风严谨。

家属区这片的房子都结实,拉天线的工序还算简单。贴着屋墙搭个梯子上去,广播局的工人架好天线跳下来,调试了一下电视机。只见原本满是黑白雪花的屏幕,顿时呈现出了一个圆圆的马赛克方格组成的地球图形,这就是天线拉好了。

八零年代初的电视基本只能够收到三台,央台、省台、粤台,有时候运气好,也能够收到一些临近省份的频道。

各台不是全天候有节目播放的,通常几点到几点的时间段才有内容看。没节目的时候,就是这种马赛克的地球形状了,但只要有显示出地球画面,就证明天线拉好了。

广播局的工人瞅着苏麦麦应该是女主人,就叫她上前来操作一下电视。苏麦麦嘴里应“好的”,走上前,那乌黑长发上淡淡的幽香味,把两名穿蓝布工作服的工人赧然的,悄悄红了红耳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