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109)

他也没用过那玩意,但只稍一眼,他就知道怎么用了。男人浓眉凤眼盯着她的双颊,兀自用手托住她的肩膀,然后苏麦麦便感觉到了那种撕心裂肺的独特一刻。

然后就再也没有了思考的余力。

贺衍果然如她先前所估测,远非常人的耐力。苏麦麦都忘记自己何时心黄黄过了,她只觉得在海面上沉浮了很久。

大概体验到了什么叫做翻江倒海,跌宕起伏,剑拔弩张的感觉。

贺衍起先很体恤着她的感受,但后来却管不住自己。还未到熄灯时间,他只见苏麦麦似乎破散地摇曳开来,晃得他头晕眼花。

他从未想过和谁结婚,更未想过结婚之后会有这样的过程,但至此她与他是真正的夫妻了。

直到最后,贺衍才抵住苏麦麦的耳际道:“之后别再跟我提离婚了,咱们两口子继续过下去,都不要想分开,你说呢?”

谁第一回就能持续四十几分

钟啊,大佬果然非一般常人,之后转业了赚钱有魄力,现在搞起事儿也有魄力。

苏麦麦还是很欣慰的,幸福的生活谁都喜欢。但是,但是,原书之后要转业离婚再创业嘛,苏麦麦还想去南方发展呢,八/九十年代港媒粤媒迅速腾飞,她一边说要躺平,一边又控制不住想卷成一代大媒体人。

但苏麦麦这会儿连张嘴都两颊发颤,她眼角挂着不知道啥时候激动出的泪花,脱力地应他道:“可我没力气说话了。”

娇弱无骨的模样,叫人疼爱发自心底。

贺衍把手放在她腰上暖着,两个人都感觉睡不着,熄灯没多久后,贺衍便又起来继续了一次。

这次苏麦麦关于四个字的成语更多了,惊涛拍岸、兵荒马乱什么的,她咬着贺衍的肩头都不敢吱声,结果嗓子竟然还是喑哑了。

隔天早上周一,训练场上的号角声按时响起。运送物资的车辆天亮刚到达,贺衍早早起床去清点,给苏麦麦买了早饭搁在炉灶上热着。

苏麦麦直睡到了九点多钟,才腰酸腿痛得爬起来。

洗漱完吃过早点,院子里马妹花正在洒水扫地,看见她,指了指她栅栏外的几根茄子说:“柳淑芳给的,叫我带给你的。小苏昨晚没睡好啊?听你半夜又叫了几声,是不是洞眼还没堵上,趁贺衍在,得叫他多鼓捣鼓捣,免得他一走,你还要自己来。”

听得苏麦麦脸红,她答道:“是又闹了耗子,中午他不回来,等傍晚他下班了,叫他检查检查。这茄子长的真好,中午正好做个鱼香茄子吃。”

天气转凉了,听说去年十月初北疆就下起了雪。苏麦麦今早穿了一件樱桃粉的衬衣,外面搭一条商店买的黄色羊毛衫,下面是简单的黑色长布裤,棕色的单皮鞋。

马妹花瞅着她的脸颊,怎么觉得气色恁的娇艳呢,好像朵花一样。再又看她半俯着的身段,啧啧道:“小苏啊,你咋长得,肉又多又少的,真知道长地方。”

快别说了,苏麦麦感觉就像是刚经历了八百米和仰卧起坐等体能测试,胯都胀痛了,哪有心思去关注身材。

她含糊道:“估计吃多躺多了,看来得多跳跳健美舞呢。”

上午十点多钟,她正在院里看书,陶向红竟然过来找她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周正的文职干部,身上背一副相机。

苏麦麦仰起头来:“陶大姐来了,这位是……陆韬记者?”

陶向红热情地介绍道:“小苏在啊,可不就是,我带陆记者过来找你了。人家要采访你,上报纸!”

陆韬军装笔直,微笑着扶了扶镜框:“好久不见,小苏。”他看到苏麦麦更加姣丽的模样,先是惊讶脸红,又忍不住多看了两眼,每次都有那么瞬间错愕的恍惚。

第49章 春天时有刮沙尘暴,冬天……

九月中旬了,北疆的气候一下子转入秋,而秋与冬之间过渡短暂,不出意外的话,照往年,国庆后就得下雪了。

今天周一,陆韬过来给陶向红送样刊,军区生活画报是半月刊,关于陶向红的那篇优秀模范军嫂的文章放在了下半月刊登出。

陶向红正在织毛线手套,拿过刊物,架起了眼镜看。文字上的介绍她之前就已经看过了一遍样稿,陆韬记者文采斐然,写得让她很满意,某些方面本来是寻常小事,被他描述得都具有典型意义,陶向红还感觉不敢当呢。

做为旅长爱人她比较关注形象,她重点瞄了瞄文章上的三张配图。除了前文是一个大的人物特写照外,还有一张是她坐在沙发上织毛衣的,一张是透过她的身影,看到了满院子瓜果蔬菜,显出欣欣向荣的生活气息。

陶向红瞅了几眼,又忍不住再瞅瞅,然后指着配图笑道:“这两张什么时候照的啊,我怎的没点印象?”

陆韬像是正在等她问出这句话一样,郑重其事道:“这两张是上回那位小苏军嫂,她帮我修理完照相机之后,顺手试照的。我也没想到她随手一照,竟然取景这么优秀,我们总编主任看到后夸赞好几句,直接就给用上了。说没想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军属,照相技术能如此老练,正好我今天过来也要给她送稿费的。”

陆韬的眼睛里和言辞里都透露着欣赏。

听得陶向红心里更对小苏看重了几分,陶向红忍不住说道:“这小苏啊,真是有才干,又修照相机又照相,会这个会那个的。她要不是后妈作梗,恐怕也嫁不到咱们北疆军区来。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才住进家属区来没久,就已经发光发热了。”

陆韬凝眉一顿,似乎对苏麦麦很感兴趣,问起了她是如何发光发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