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和年代文大佬假结婚后(150)

听见电话里苏麦麦的声音,贺昀立时扬起头来大喊了一句:“是小麦妈妈吗?小麦妈妈,你快和爸爸回来陪我玩。”

彭老师由衷笑道:“小昀最近可乖了,每顿都会自己扒饭,一顿能吃一碗饭来着。说是小麦妈妈告诉他说,多吃饭长高高,以后也能像爸爸一样参军当兵。对了,听贺衍说你随军参加工作了,平时要多注意休息,别太累着自个。”

没想到小苏这么有本事啊,总军区报社可挑人了,有些高级干部家里想往里面塞亲戚塞家属,都没答应的。

小苏凭两张照片就被邀请当记者了,还别说,真是件骄傲的事儿。照片也的确拍得好,等她来了啊,也给彭若竹拍几张,做婆婆的和儿媳妇还没拍过合照呢。

苏麦麦体贴地回答说:“看来贺昀进步很大哦,让他乖乖上学校,我和贺衍很快就休假回来。那不打扰妈和爸了,你们早点休息。”

彭老师心满意足地应着好,挂断了电话,对老爷子说道:“那照片的确是小苏拍的,人家现在已经是军区分报社的记者了,能干吧。”

贺总政委哼哼嗓子,抬起茶几上的搪瓷茶杯,难得一笑。

不远处的饭桌旁,坐着加班回来刚吃完饭的老三贺钊和周茜夫妻两个。

贺军、贺涵和贺钊三姐弟,结完婚就都搬出去单过了。贺钊和妻子周茜在军用机场当地面工程师和气象员,住的离爸妈近,平时经常过来蹭饭吃,九岁的小儿子贺维邦也都放在这边让老两口照顾。

四弟领回来那孩子,虽然没明确说是谁生的,但猜都知道是替别人领养的。凭什么照顾别人的孩子,不照顾自己的亲孙子?贺钊两口子就也大言不惭把小儿子放过来,心里更多是为了找平衡。

现在听见电话里热融融的谈话,难免更不是滋味了。

贺衍这次战术演练统筹规划得非常好,最后一周燕京那边的领导过来视察了,回去后一顿表扬。并给北疆总军区发来电报,褒赞了一番。

在重要演习任务中成绩突出,卓越表现,估计得给他立个一等功,有可能还会让他去燕京开会作报告。

作为父亲,贺总政委心里是满意的。对这个儿子,脾气不合,从来不听管教,就算参军当兵,本来觉得他适合做技术兵,他却非去报名参加特战队。搞得家里日常担心不已,但能力却是让贺总政委心里颇为赞许。

只这一点,就让贺钊暗中攀比。

贺钊琢磨着,当初本以为老四撒谎骗人,怎知竟然真的结婚了。贺钊去了解过,据说还正是由于他和周茜怂恿催婚,才让老四机缘巧合遇到了四弟妹苏麦麦,然后临时结成婚的。

就这样,都能让贺衍娶个二姐口中漂亮大方,美得耀眼的南方姑娘,眼看还当上军区的报社记者!

就老四那冷脾气,一辈子该打光棍。

贺钊对贺衍打小不得劲,他和大哥二姐都是一个亲生母亲。后来父亲娶了有文化出身的彭若竹,那么漂亮高贵得体的女人,好像立时把他们早逝的乡下妇女亲妈打消了印象。

看彭老师为了这个家辞掉工作,隐忍操持,辛勤地付出,维护和睦,贺钊心里也很矛盾,忍不住感动又觉得有背叛感。这种背叛感,在四弟贺衍出生后,渐渐就变得更加难以形容了。

四弟与他们隔了十几岁,继承了彭老师的隽贵,老爷子的英气,优势汇集于一身。贺钊心里难免失去平衡,既稀罕四弟,却又总想找点儿不痛快。周茜爱他,自然都跟他站在一边。

他倒要看看,贺衍娶回来的到底是个怎样的好媳妇。

保姆领着小儿子贺维邦跑过来,跑得玩具火车丁零当啷的。贺钊叮嘱他,让他别乱跑,去和弟弟小昀玩一会,把家庭作业做了。

贺维邦递过一张牛皮信封,振振有词道:“给,刚才机关干事让送来的信,给爷爷的。”

保姆帮着添补解释:“这是分军区寄过来时,搭在通信连的信里了。他们说可能寄错了,通信连就给送了过来,但没有寄信单位和署名。”

这就奇怪了,一般从部队发出的信函都有明确的分类,寄给父亲的,都会送去总政委办公室。怎么会塞到通信连里去?除非是故意乱寄的!

贺钊担心坏人捣蛋,摸了摸信封,感觉里面像是硬质的纸片,照片之类的玩意。他就自己拆开检查,然后看到了四张照片。

照片上的姑娘美如花娇,黝黑的辫子,苗条挺直的军装,漂亮得简直让人过目难忘。虽然没见过弟媳妇真人,但结婚照贺钊见过……呵,还以为四弟那种不识风月的,女同志在他眼中视如无性别,没想到遇了正经事,也懂得欣赏容貌。

但照片上的男同志却并非贺衍,而是个陌生的男干事。

只见照片上,是苏麦麦和陆韬靠在吉普车旁递水,说话微笑,体贴周到的拉开车门上车,还有肩并肩从食堂举着饭盒出来。

尤其食堂这张,陆韬站在下方一个台阶,苏麦麦站在上方一个台阶,两人转脸说话,阳光隔着树叶一打,就格外有情意翩然的氛围感。

呵呵,谁这么无聊,寄这种照片来!重视家庭作风的军干出身,让贺钊本能反感这些。

但贺钊转念一想,不过,给老爷子看看也好。

周茜凑过来低头一觑,顿时也震惊到了,贺钊用口型问她怎么办,周茜也眼神示意给老爷子看。

周茜自己就出生于总军区大院,父母都是大院干部,本来想把自家表妹也塞进军区报社里去的,结果人家没要。反而贺衍那个南方来的媳妇儿,就这么轻易当上了记者,难免听得心里酸涩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