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37)
锅里下猪油,烧得滚热,又放了点儿野葱和姜片进去翻炒。等这些配料的香味都煸出来后,又把狍子肉加进去,猛火炒了一阵。
等腊肉炒够劲儿了,就把笋子和盐加进去继续翻。又添进去一小碗白水,等水开,再大火收个汁,这碗香喷喷的腊肉炒冬笋也就出锅了。
小果站在灶台旁,双手勾住台面踮着脚,馋得直流哈喇子。刚听她娘亲说了句“熟了”,便迫不及待地拿了双筷子过来。
刚出锅的腊肉片,因表面油脂丰厚,看起来油锃锃的。
小果一口咬下,被烫得上蹿下跳。又是扇风又是呵气,才让入口的腊肉,凉到可以咀嚼的程度。
她细细品尝,整个人满足得飘飘然。
狍子肉比先前吃的兔子肉要肥一些,连肥带瘦,咬下去在嘴里吱吱冒油。
意犹未尽,又尝了口冬笋。
简单翻炒过的冬笋吃起来又香又嫩,嚼了两口,嘴里都是甜汁。
就一句话:“好吃!”
宋衍帮着把炒好的菜端到桌上。姜姀趁机用锅里剩下的底油,搅了盘蛋花出来。
这是他们这阵子以来,第一回坐在自家椅子上吃饭。那愉悦的感觉怎么说呢,连盘子里的家常菜,都仿佛变成了珍馐。
姜姀大口大口吃着。一口饭一口肉,再配上一口金黄松软的鸡蛋花,只觉得自己的口腔舒服到像被超度,完全不用嚼就能咽下。
一碗饭下去,忍不住又添了小半碗。
三个人风卷残云地把桌上的饭菜都吃完。摸摸圆溜溜的肚子,简直不要太幸福。
饭后,姜姀想体验体验新来的床,破天荒地睡了个午觉。
把草席铺上去,又在下面垫上一层绒绒的芒草花。躺上去只觉得又香又软,眼睛一闭就睡沉过去。
午觉的时间总是短暂,不到半个时辰,她便自然醒了。
家里的另外两个都不在。
来到屋外瞅了瞅,这一大一小站在溪边,一个个伏背弓身,也不知在捣鼓什么。
走近一瞧,原是宋衍正教小果打水漂。只见他捏着一颗薄薄的石头,手上一抬一甩,那石头就在水上连跃好几下。仔细一听,似乎还带着触水的音效。
真是厉害。这么浅的山溪,都能给他打出这么多段的水漂来。
小果却不行了。
从前在村子里,哪来的机会给她打水漂玩啊。眼下只能现学现卖,明明觉得做的动作和宋衍的没差,可那石头就是怎么都跳不起来。
甩一颗沉一颗,她自个儿看着都纳闷。
宋衍在砾石里挑挑拣拣,尽可能地翻出更薄更小的石头递给她。
好在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尝试过无数回之后,终于给她误打误撞地成功了一次。
小果激动到雀跃。突然想起她娘亲还在屋里睡着,赶忙捂住自己的嘴。
一回头,见姜姀在门前站着,这才松开捂嘴的手,笑着叫着跑到她跟前去。
“娘亲你醒啦。看到我打水漂了吗,我做成了!”
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姜姀道:“看到了。小果真棒,做什么都做得好。”
一抬头,对上宋衍刀锋似的目光,她又嚷了一声道:“宋郎君也棒——”
不远处站着的那位,这才将毒辣的视线收回去。
姜姀低头笑了下。
身旁的小果勾住她的两根手指,扬起脸:“娘,咱们今日做什么。”
目光扫过屋檐底下放着的两口大酱缸:“今日把两个缸先洗洗,然后咱们去林子里摘野菜。”
小果的眼睛闪闪发亮:“娘,是要做酱油和腌菜了吗?”
姜姀点头道:“不过这两样东西制作周期都长,咱们今日只能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小果同样点头,表示她晓得了。又喊了一声还在溪边自顾自玩的宋衍:“宋叔叔,开工了。”
宋衍把手里的石头一丢,爬到坡上:“走吧,那等什么呀。”
姜姀合上屋门。家里东西这样多,没留个人看着,还真是不放心嘞。
干脆挥挥手:“我留下看家好了,你俩去摘野菜就行。小果,车前草还认得吗,就是咱们前两日刚吃过的那种。”
“认得。”小果甜甜应下,“娘,就摘那个吗?”
“对,只要这一种就好。”她将背篓递去,“让你宋叔叔背上,这么大一个酱缸,要摘整一背篓的野菜才够装。”
小果伸手接过,拖着有她人高的背篓往坡上走。
两人的说话声渐行渐远,草屋门前安静下来。
今日阳光甚好,晒在脖颈子上暖融融的。
姜姀走到溪边打水,将两个酱缸和上头的盖子,都用水洗了一遍。
洗好的酱缸,敞开着放在太阳底下晒。接下来便是等他们回来了。
她将晾衣架上晒着的兽皮翻了个面。
天气干燥,太阳又烈,洗好的兽皮已经干了大半。这会儿再凑上去闻闻,果真没什么味道了。
不愧是祖传的猎户,教授的秘技还真是好用。自己当真缺少这方面的经验,看来有些事情,还得跟老师父多多请教才是。
姜姀闲下来,盘腿在门前坐了会儿。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便用屋檐下晒好的茅草编了几串草绳。
等草绳编到第五根时,宋衍和小果就回来了。
宋衍将背篓放下。姜姀伸脖子一看,里头满满都是嫩绿的车前草。
小果飞跑过来:“娘,这会儿山上有好多好多车前草啊,随随便便就能采这么一大筐。”
“所以啊,不能浪费。把它们都做成腌菜,这样一年四季就都能吃上了。一会儿我把这些车前草都洗了,搁在太阳底下晒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