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41)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姜姀短暂地沉默了。

宋衍又道:“你去休息。这种时候得注意保暖,不能沾凉水,也不能吃凉的。我是男人,又不是野人,这些事情总是知道的。”

顿住了片刻,姜姀把手里的肥皂给他递过去:“拿这个洗,放水里泡泡,才洗得干净。”

见她乐意接受,宋衍喜出望外:“嗳,好。保准给你洗得干干净净。”

月事头一日,姜姀的肚子的确有些疼。宋衍接去了活计,倒也省得她辛苦。

她将屋里的长椅搬出来,靠在门边看宋衍洗衣裳。

后来太阳弱下去,小肚子凉凉的愈加起了反应。

她便把椅子收好,往床上一躺。整个人蜷缩在一起,肚子便也觉得稍微好了些。

宋衍洗完衣服,勾开门缝,见她没有挂苇帘,只背对着门,缩成小小一团,看着可怜兮兮的。

蹑手蹑脚地进屋,跑到灶房生上火。

灶房和堂屋连通。火一起来。屋子里登时暖和不少。

他在灶房里好一阵忙碌。

姜姀没有转过头去,只听见他所在的那头,锅碗瓢盆乒乓响,也不知在捣鼓什么。

又过了会儿,空气里飘来辣丝丝的姜汁味。

她翻过身来,用手肘支起身,就见宋衍从灶房里端了个碗出来。

那是一碗棕红色的姜汤,她一眼就瞧出里头放了红糖。

可她清楚地记得,他们那天去县城并没有买红糖啊。

“哪来的?”

“兰英婶给的。”

他没说实话。这包红糖其实是上去找兰英婶的时候,管她讨要的。

记得家里的那些女眷,来事的时候总要喝点儿红糖姜水。热乎乎的一碗下去,原本恹恹的一个人,登时就变得生龙活虎。

姜姀道:“兰英婶有心了,下回过去,我一定好好谢谢她。”

抬手接过宋衍递来的红糖水,顺着碗边吹凉,一点点往嘴里送:“甜甜的,还怪好喝的。谢谢你啊宋郎君,今日真是辛苦你了。”

宋衍不想听她说谢,这话听着生分。又不好直接反驳,现在这个情境,说什么都不合适。

等姜姀把碗里的喝完,他把碗拿回来,径直朝门外走去:“那我先出去,不打扰你了。”

姜姀察觉到他的语气里有一丝不悦。

这回可算抓到他的小辫子,知道他在不悦什么了。

等宋衍走至门边时,将他喊住:“如果我明日肚子还疼,能再给我煮一碗姜糖水吗?”

背对着她的宋衍面上风云变幻,压住将要勾起的嘴角,轻咳一声后转过身来:“当然能。只是家里的姜不多了,我再去山上找几头来。”

他步履匆匆地走到屋外,看见正在坡上朝溪里扔石子的小果,兴奋不已,三两步地迎上去:“走,小果儿。宋叔叔带你去摘野姜。你娘亲教过你没有,怎样的野姜吃着最好吃。是不是嫩一点儿的用来炒菜好吃,老一点的适合煮汤……”

声音渐行渐远,直到听不见他的说话声后,姜姀才重又缩回被子里。

多亏这碗红糖姜水。身上暖和起来,原本凉飕飕的小肚子也渐渐回温。

想起方才宋衍的表情,她笑着用被子蒙上脸,把脑袋埋进了被窝里。

宋衍他们去了许久才回。

姜姀躺了将近一个时辰,身上已经大好。

起身来到屋外,看屋檐下放着的背篓里五颜六色的什么都有。野姜、野柿子,竟然还有金豆。

金豆长得和平常里吃的金桔差不太多,眼下瞧着正是金灿灿的熟果。

野柿子就没那么好了,用指腹一捏,硬邦邦的。看来还需要放上一阵子才能食用。

他们摘回来的金豆不少。洗好后装在海碗里都冒尖。

姜姀拿起一颗尝尝。果子酸甜掺半,一口咬下去口中清爽。

月事头一日口中寡淡,吃点儿酸甜可口的果子倒是开胃。

见她大快朵颐,宋衍进灶房揣了个小碗出来,替她俩讲果子挪了一部分过去。

剩下海碗里的那些,都被他捧进了屋。

姜姀在身后喊他:要做什么?

他笑道:“等等就知道了。”

第74章 (三合一章)水墨竹灯……

姜姀跟着进去。小果因为好奇,也屁颠颠地跟在身后。

三个人挤在狭小的灶房,颇有些施展不开手脚。

把她俩从灶房门边推出去,宋衍卖了个关子:“你俩在外头等等,等吃就是,看我给你们做点拿手的。”

“先前怎么没听说,你还有什么拿手菜?”

“那些正经的菜式肯定不行。”宋衍道,“这个属于零嘴,从前我在家里小厨房跑时,见家里的厨娘做过。让我试试。”

听他这两句话一说,姜姀心里就打起了鼓。

前半句还信誓旦旦,说是自己拿手的,后半句就露了馅。

这哪里叫人放心得下。

但见他神采飞扬,似乎对自己的手艺大有信心。她又想想算了,看在那碗姜糖水的份上,姑且信他一回,皱着眉头出去。

屋外的灶台还架着。姜姀放了水、米下去焖饭。

这几日,米饭粥类还是在陶釜里煮。这样便有了两个可以同时做饭的器皿。饭菜分开做,节约了不少时间。

鼻息间传来了烟熏火燎的柴火味。

回过头去,灶房那头浓烟滚滚,大团大团的黑烟从烟道那儿往外飘。

姜姀心里七上八下。屋里这人也不晓得在做些什么,该不会把灶房炸了吧。

干脆扭过头来不看,和小果两人,把碗里剩下的金豆挨个吃掉。

不知过去多久,陶釜中,香喷喷的米饭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