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53)

作者: 炽柳 阅读记录

想到昨夜里吃的泡饭,姜姀舔了舔嘴角。用腌菜来做泡饭也好吃,比新鲜蔬菜来吃起来更酸爽开胃。

今日还有正事要干。

有了院墙和院门,家里不再需要留人。三个人便一同上山,往沈猎户家去。

风风火火的一行人走到,兰英婶笑着迎上来。

知道姜姀今日要来,她一早便给前两日砍回来的竹子面上淋了水,就等着她的小师傅上来指导。

那日带上来的水墨竹灯,在太阳底下又晒过一段时间后,上面染的墨色有些开裂。偏这样浓淡相间的色彩更凸显出水墨画的层次,真是越晒越有那个味。

沈猎户听见她声音,从屋里出来:“阿姀来了啊。先劈篾,还是先去找乌饭树?”

“先采叶子吧。这样煮汁水和劈篾可以同时进行,不耽搁时间。”

这回一起来砍乌饭树汁的人可多。三个大人一个小的,外加一个半大不小的娇娇,一群人热热闹闹地往林子里走。

沈猎户认不出乌饭树,姜姀便一路给他指。

“原来这些都是乌饭树,平日里我总瞧见,还以为没啥用,还砍了不少回去当柴烧。”

“也不妨事。”姜姀笑,“咱们这一带乌饭树长了老多,只要不连根拔起,到时还能再长。”

她顺手拉过一条茎叶砍下来放进背篓里,又往前走了一段。很快集齐了两个背篓的枝叶,两个男人负责背回来。她们仨挨个牵着手,在他们身后慢慢地跟。

娇娇这两日看起来气色不错。

姜姀想起那日之后便没再过问娇娇的病,觉得还是需要问候一下的:“阿叔,娇娇近日身体可好?”

“好着。温补的药又续上了,一吃上便好多了。”

姜姀扭头看了眼娇娇。娇娇难得和她对上视线,咧嘴一笑,这回没淌口水。

几人回到草屋前。

兰英婶已经把做竹编需要的一干器具都拿出来。长椅、凳子和靠椅也都摆好,就等他们回来呢。

一群人坐在门前,像择菜似的把乌饭树叶从枝干上揪下来。凑齐满满一陶盆后,沈猎户端盆进屋,把叶子洗净倒进锅里。

外头又开始了流水线作业。

不同的是,这回的流水线补上了一个人。在备篾条阶段,姜姀刮青,兰英婶劈篾,宋衍给篾条过匀,三人一环衔一环,做得井然有序。

兰英婶边劈边笑:“这回总算理解你说的流水线的作用了。宋郎君把咱们缺的这个位置补上后,咱们三个还真跟流水一样,唰的一下子就把这么多竹子处理完了。”

灶房内,一大锅乌饭树汁出锅了。沈猎户把汁水盛在陶盆里端出去。宋衍手边便多出一步,把篾条放进水里浸泡。

实操发现,不需要滚水也能给竹子纤维浸透。这样就不用在热锅上浸篾条,锅里腾出空来,可以做饭可以煎药,两相不耽搁。

从早忙到天黑,三人备好了接下来要用的全部竹篾。

天气干燥,篾条堆在屋檐下,还是由兰英婶时不时地往上洒洒水。这样明日来就能直接开做,估摸着几天就能把这些篾条用完。

等几人收拾好起身,兰英婶道:“今日就不留你们吃饭了。你沈叔还说想在你们这几个小的面前好好表现表现,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锅烧煳咯。我刚进去瞄了眼,屋子里呛得不行,这锅还得好一会儿收拾,要做几个人的饭,怕是要天黑咯。”

姜姀跟着笑:“本来就是打算回去的。我早上出来的时候米都泡下去嘞,要是晚上不吃掉,泡上

一夜怕是要烂。”

山腰上住着的三个挥手便走。

等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

今日姜姀奢侈地用竹筒盛了猪油,在里头捻上一截麻绳做烛芯。

三个人借着油灯的光亮围聚在一起吃饭。吃的也相对简单。每人一碗双面疙瘩汤,细面粗面各掺了一把,搅点儿野菜蛋花进去,就是顿标准的营养餐。

热热乎乎地把面疙瘩吃完,姜姀连碗里的汤都没留下。

洗漱后,为安全起见,她把院门和屋门都落下门栓反锁,上了个双重保险。

本以为昨夜里来的怪声只是偶然,没想到这晚上刚睡下没多久,鬼哭声又来了。

今日哭得比昨日还凄厉。而且那哭声此起彼伏,显然远不止一处。

白日里已经猜到是人为的恶作剧,姜姀这回醒来,并没有感到多害怕。

只是内心想要会会这无聊的闹事者,便拽了宋衍的胳膊一把,把睡得迷迷瞪瞪的他从被窝里拖起来:“走,出去看看。”

宋衍身上一冷,登时清醒了七八分。他将厚衣裳往身上一套便跟着出去。

风一来,醒了个彻底。

这回的哭声没在开门后停歇。

站在屋檐下,姜姀专注地分辨声音的来处:“好像有三个人,左右前方各一个。”

宋衍个子高,在这处站着,墙外的动静踮个脚就能看见。

可惜今日天上云层太厚,月光被云层盖去,四下里黑洞洞的什么都瞧不清。

光听见一浪接一浪的鬼哭声,还一阵比一阵凄楚,听得人鸡皮疙瘩瘆掉一地。

姜姀来到东墙边,又听见了熟悉的窸窣响动,有东西正隔墙和她挨着。这回那东西听见她来却没躲,反而挑衅似的学着她昨夜里的动作,一下下地叩墙。

也正是这个挑衅的行为,暴露了来人是谁。

她笑了下,冲宋衍招招手,附在他耳畔轻声道:“帮我多找几颗石子儿,不要太大,会把人砸疼,但不砸伤的就好。”

宋衍低头照做,摸寻来一把碎石粒子,都交到她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