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56)
言简意赅,再多说一个字恐怕就要骂出声来。
陈秀花不愿极:“那不行。你家里东西不是多着么。我看那两只鸡就挺肥,抓回去给我家老二补身子正好。”
横插一脚,姜姀往她身前一顶:“那不行。只一百文,你爱要不要。大不了我今天豁出去跟你耗死在这儿。你几天也别想下去了,就算下得去,只要我还有一口气,非把你家鸡圈里的鸡,猪棚里的猪还有那两只番鸭给砍完。要不然这事儿就没完。”
见到她眼神里迸出的戾气,陈秀花往后退去半步:“不给也行,一只鸡几十文该有。你要不给鸡,那我就要一百五十文钱,少一文都不行。”
双方僵持了一会儿,互相不肯让步。
最终还得陈里正出面调解:“要我说,你们一人让一步,一百二十五文,再多我也说不了合。要想快点把事情解决,就听我一句。”
姜姀犹豫了。她今日还得去找兰英婶做竹编呢,耗在这儿损失的是她。但又舍不得多给出这二十五文钱。
原先直跳脚的陈秀花也默认了陈里正说的。她是想要那只又大又肥的母鸡,但姜姀现在性子大变,要真发起疯来,哪天深更半夜给她家抄了,还真不一定拿她有办法。
宋衍在姜姀耳后轻语了两句。
她蹙紧的眉头舒展开,旋即不再纠结多出来的二十五文钱:“你找个没人瞧见的地方,把铜板数好再出来。”
过了会儿,陈秀花终于等到她的赔偿款。刚想笑开,看在这么多人还在一旁看着的份上没多声张,只轻声道:“回去罢。”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下山。炸人的吵嚷终得渐行渐远。
陈里正在山腰上多留了会儿:“真是不好意思,村里的事情难断。我是想帮帮你,但实在没法儿啊。”
“没事。您已经帮了我们许多了。谢谢您啊,阿叔。”姜姀笑着送他离开。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上山去,继续编昨日的水墨竹灯,其他的都是小事。
只是真到沈猎户家门前的竹靠椅上坐着时,姜姀才发现自己这颗心根本静不下来。一个打样的灯笼来来回回编得次序都不对,自然出来的成品也是乱七八糟。
见她这样,又见沈猎户身前的衣裳上破出几个大洞,兰英婶笑了笑,进屋先帮着缝衣服去了。
宋衍陪她干坐着。他今日倒是没什么活干,便帮着给昨日劈下的篾条都洒了水:“还在生气?”
“嗯。”姜姀语气消沉 ,“总觉得方才吵架的时候没发挥好,忍一时气得要死。”
宋衍笑笑:“方才我进屋的时候数了,咱们留下的银钱还有四百余文,不算少了。”
“那也可惜啊,平白被人讹了一百多文,咱们的钱也是一点点攒的,又不是大风刮来的。”
话归这么说,好消息就是,以她对陈秀花的了解,她既占去了这个便宜,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来了。
但也仅仅能保证短时间内不再来犯,若是拉长线呢,她势必舍不得放下她这块待宰的肥羊。
“不过你方才说什么帮我出气,你要怎么帮?”
宋衍笑看她一眼:“秘密。”
话刚说完一茬,兰英婶便挽着沈猎户出来了。沈猎户的表情同样缓和不少,看来在里头也少不得被哄。
姜姀渐渐地不再浮躁,这回一做就成。新鲜出炉的水墨竹灯,和先前第一个做出来打样的基本无差。
两人埋头,伏案编制。对于兰英婶来说,水墨竹灯比先前做的元宝篮简单不少。虽然压挑的方式复杂了些,但只要牢记编制的规律,很快就能做出来一个成品。
为了避免太累,这回两人学聪明了,每隔半个时辰就起来松松手脚。
一整日下来,做出来的水墨竹灯有十八个,还是在边教边学的前提下。等明日都手熟了,做得应该能更快。
做好的竹灯都挂在屋檐下,一排排看去,场面蔚为壮观。连娇娇都被吸引,忍不住站在那儿用手把玩。
看着满屋檐挂着的竹灯,兰英婶道:“阿姀,你觉得这次,咱们这个水墨竹灯,要卖多少钱合适呢?”
姜姀想了想。上次的红喜灯笼,张阿嫂是按照十文钱一个收去的。但那个价钱明显翻了好几倍,不能够作为这次水墨竹灯的参考。
但想来会买这竹灯回去做装饰品的人家,肯定是家有富余,所以这灯的价钱也不能定得太便宜。
想到这处,便纠结了起来。不过身边不就有一个富贵人家出来的公子哥儿,问问他便是。
“宋郎君。”姜姀道,“我记得你说你家中是做生意的?”
宋衍眉头一皱。完了,引火烧身咯。
硬着头皮回答道:“是……的确是这样。”
“那你觉得,要你是县城里的那些有钱人家的郎君,定个多少价钱,会让你乐意把竹灯买回去?”
宋衍踟蹰了好半晌。
他不仅没卖过东西,府邸里买这些也不经他手啊。家里的家丁自会包办,哪用得着他操这个心。
想说实话吧,周围几双赤诚的眼睛都看着,一个个眼巴巴地等他的回答,还真是骑虎难下。
脑子里灵光一闪:“不能定得太贵。”
“为什么?”
“这灯笼要买就得买一套,一般都是搁在堂屋和庭院。宅子大的,光是庭院就得有个二亩地,那一次要买的灯笼就多。而且都是家丁出来采购,家丁可不比屋主,拿工钱过活,自然没那么大手大脚。况且东家的吃用都是要走账的,要是出账太夸张,免不得要挨家里老爷的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