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83)
姜姀笑着应下:“反正今日小果这肚子吃不了油腻,就给你试试吧,做点儿清淡的就好。”
靠在灶房的门边,宋衍兀自琢磨。要把午食做得清淡又好吃,于他而言可有些难度。想了想,家里还有面粉,不如就做个面汤吃。
面条软和,放点儿野菜和腊肉丁,再整点野葱提鲜,盐巴调味。热乎乎地煮上一碗,肯定能让这两人满意。
于是好一顿等待,眼看太阳将要走到日中,他即刻着手,做起面汤来。
野菜是昨日摘来的,就是他们常吃的野苋菜。腊肉则是用的自家屋檐下晒着的狍子肉。鉴于小果一早肚子刚疼过,他没敢多切。
野葱屋前就有,他出门就采来一把。这东西只要不给它掐断根,过一阵子还能再长出来。这可都是姜姀教他的实用技巧,对于每日在山间生活的他来说,相当受用。
当然,要做面汤,重头戏还得放在这个面上。学着姜姀先前揉面的模样,他在面粉里加了水好一阵揉搓,觉得粉不够了,再加点儿水,反之就再加点粉,直搓出扎扎实实的老大一团。
看着堪比砖头的硕大面团,宋衍皱起了眉头。这面还是没发过的,个头就这样大。要是再放到灶上暖一暖发一发,不得涨得比他的头还大。
但揉都揉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姜姀刻意没去监工,就是想看看,他最终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来。
结果人在门外,就听见了他小声的叹息。没忍住笑出声来,她转头往溪边走了走。今日难得偷闲,她可要好好晒晒太阳,放松一下自己。
半个时辰过去,
宋衍在灶房里,已经快跟面团掐起来了。揉是揉开了,剂子也分了,就是到了甩打那步,做得怎么都不成样。
他手下抻出来的面条有长有短,有肥有瘦,就是没根形状规整长得正常的。又不好叫姜姀进来帮忙改改,只能狠喘了口气,将搓好的生面,丢进兑好的面汤里。
第84章 陈家四郎
姜姀已经被太阳晒得浑身发软,甚至就地打起了瞌睡。一觉睡醒,始终没听见宋衍喊吃饭的声音。实在放不下心,便往草屋那头走了几步。
临到草屋门前,屋内震天的喊叫声传来:“阿姀,小果,吃饭了,快来趁热。”
三两步地进了屋,姜姀看着桌上放着的三个海碗犯起了愁。每个人碗里的面条都多得冒尖,再胀个一刻半刻,怕是要溢到桌上。
再往灶房里瞄了眼,隐约瞧见灶台上没做完的白面团子还有一大块,挑了下眉:“你这是放了多少面下去?”
宋衍有些尴尬:“没控制好分量,就做得多了些。没事,我能吃。你俩吃不完的一会儿都拨给我,我来扫尾。至于灶房里的那些……要不今晚上继续吃面吧。像我们小果儿这样肠胃弱的孩子,要多吃面条才好养着。”
小果皱着脸,看着面前黑乎乎的一碗面汤,迟疑着拿起筷子,往嘴里送了一口。虽然有些许的焦煳味,但整体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
又往嘴里扒了两口,见左右两个坐着的大人都在看她,才想起今日她肚子刚疼过,不该吃得这般狼吞虎咽。便放慢动作,一遍遍地扒面吹凉,再缓缓送进自己嘴里。
宋衍没急着吃,先管小果要了个评价:“怎么样,好吃吗?”
小果叼着一坨面条,轻点了两下头:“还不错。”
期待的目光又落到姜姀身上。被他看得如芒在背,姜姀也吸溜了一口:“确实不错。”
得了两个人的赞赏,宋衍信心满满,自个儿也尝了一大口。果然,别看这汤跟黑水似的,味道尝起来,倒是一点不输姜姀平日里做的。
美中不足,就是面条下得太多,有部分沉了底,糊了。
不过因为里头放了腊肉丁,本身就带有淡淡的烟熏味,便好巧不巧地,冲淡了粘锅带来的焦味。
他咂咂嘴,回味了一番:“是不错。阿姀,你以后大可以把灶房的活计都交给我。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做饭的天赋的。”
“得了吧。”姜姀笑,“你问问小果,乐不乐意顿顿吃你做的黑面汤。她要是乐意,那我就没意见。”
滚烫的目光重又回到小果身上:“小果儿,你喜欢宋叔叔做的面汤吗?”
小果不排斥,却也不爱吃。她能吃得这样津津有味,全赖于她嘴馋。
但一想到宋衍还不会做炒菜,接下来顿顿都得给她投喂黑面汤,心里还是抗拒的:“宋叔叔,你还是跟娘亲多学学。等你什么时候会炒菜了,再把家里的做饭的活揽去吧。”
听此一言,宋衍颇有些悻悻的。但很快收拾了心情,重燃起斗志来:“那好,我再学学就是。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大罗山上的大厨,再不用你来操心。”
姜姀被他逗笑,却见他碗里的面条涨得不只是冒尖,急唤了声:“你的面。”
宋衍匆忙低头吃面,之后许久,都没再把头抬起来。
三个人吃得肚子溜圆,差点儿起不了身。各自在桌旁多坐了会儿,才终于缓过劲来。
饭后,宋衍收拾了碗筷,都捧到溪边,用草木灰水细细洗净。姜姀则是牵着小果的手,一道在溪边溜食。
一派岁月静好的时候,身后猝不及防地传来一道人声。
“姜娘子?”
姜姀循声看去。山道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了个人。
那人长得皮白肉细,头顶一块黑白方巾,身上穿的也是成套的黑白间色的直裰,走起路来衣袂飘飘,扑面来一股子书卷气。
等他再走近些,姜姀看着这张似有些面熟的脸,陷入了沉思。总觉得先前在哪儿见过,却一时间回忆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