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189)
总算是消停下来。
时辰还早,草屋里的几人将残局简单地收拾过,检查了门栓的落锁,一道往山上去。
昨日已经虚度了一天。今日说什么,都得去做几个竹编再回来。要不然整两日不做,刚做了个手熟的鱼篓包,又得编得生疏了。
家门前,兰英婶本还忧心忡忡地巴望,见几人有说有笑地上来,就知道问题已经解决了。却想听姜姀亲口说出来:“阿姀,都好吧?”
“好,好绝了。”
姜姀把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同她细细道来。
起先兰英婶脸上还淡淡的,直听到她开口复述陈金骂人的说辞,一下没忍住,笑出声来:“真是开眼了,我就没见过比这一家子更能撒泼的。还好,都过去咯,这下你可以放宽心了。”
今日是个好日子。解决了陈家的祸端,姜姀做竹编的动作,都比前几日更利落了。
兰英婶提议:“今日既是大喜,那指定得吃点好的。反正时辰还早,要不叫你沈叔下去打几两鲜肉回来,再买颗紫茄子,咱们做个茄子煲肉吃。”
姜姀心上畅快,食欲也大开。但又觉得一大早麻烦沈猎户劳心劳力,实在不好再叫他跑这一趟。
一旁坐着的宋衍见她犹豫,立马就参透了她心中所想:“要不还是我去吧。我这腿脚也好了,就想趁这机会多走动走动。要不然,心里还怪憋屈的。”
“不行。”沈猎户走近,“咱两个,有阵子没一齐下山了吧。我跟你一道去。”
熟悉的威压感再度袭来,宋衍偏过头,飞快地应下:“行,那就去一道去。”
……
快到日中,两人勾肩搭背地回来了。
宋衍一手拎着一块五花肉,用草绳扎着,看起来比平日里吃的更加大块肥厚。
姜姀抬眼看去,那一团肉墩墩的猪五花在太阳底下熠熠闪光。光凭目测,就知道这块肉起码在两斤往上。
“怎么买了这么多肉啊。”
宋衍举起猪肥肉:“我想着反正要吃,两家分分其实也没多少。更何况最近天气冷得慌,鲜肉也放得住。买一点儿存着,就不用总往山下跑了。”
姜姀笑笑,张望了一番:“茄子呢,怎么没见着茄子?”
沈猎户侧过身来。茄子在他身后的背篓里躺着,买了两大棵。除了茄子,还有一块乳白色的猪板油,三棵饱满有肉的圆白菜,外加一根极细嫩的小葱。
“今日在山下碰上了卖圆白菜的贩子,四文钱一斤,还送一根小葱。我看家里好久没吃酸溜白菜了,一会儿叫你兰英婶下厨,放点儿自家腌的酸菜汁下去。那味道,不晓得有多好吃嘞。”
兰英婶起身帮着接过,问道:“这板油怕是宋郎君买的吧。要不就在我家里熬了,晚点带下去。”
“也好。”姜姀点头应下,“宋郎君心细,我都没说,就留意到家里的油见底了。”
“所以你得我给我点机会下厨。要不是昨日煮面汤,我还不知道咱们家的猪油只剩下那么点。”
兰英婶看着他直笑:“你看阿姀,手里还有得忙的。要不一会儿不劳烦她,就你给我打下手?”
“行啊。”宋衍避开油锃锃的猪肉,撸起袖子,“那阿婶,咱们进去吧。又要熬猪油,又要做茄子肉煲,怕是要费点时间了。”
等他俩进屋后,沈猎户拉了张竹凳子坐下:“阿姀,还有一件事,差点忘记和你说了。”
姜姀手上没停下:“什么事?”
“方才我们上山的时候,碰上了浩浩荡荡上来的一群人,其中一个,就是村子里的木匠。一开始我们跟在后头,也没吱声,直到看着这群人,径直往山腰上你们住的地方去了。”
她疑惑地抬了头:“然后呢?”
“我还以为有什么事,就找那位熟识的木匠问了问。你猜怎么着,原来是到山上画地基来了。那地基好巧不巧,就定在你家草屋对岸。”
手上蓦地停下,姜姀惊喜道:“还有这事。”
“可不是么。”沈猎户咧嘴,笑得憨厚,“山里多少年没来人住了。你看你一住下,还连带着给对面那块地给盘活了。”
被他说得好奇,姜姀真想这会儿就下去瞅瞅。想想又没必要心急,既是邻居,以后有的是机会碰上。
不过说来也怪,倒是少见大冬天建房的人家。明明再过一阵子,就要过年了。他们怎的不挑个年后的好时候,偏赶在这种数九寒天请人来做工。
要知道,冬日里因为难伸开手脚,挑夫、脚夫还有工匠需要的工钱,比春秋季高上一番。这种冻手冻脚的天气,便是伐树,都没天气暖和的时候伐得利落。
心中疑惑甚多。姜姀心想,今日说什么也得早些回去,赶在太阳落山之前,和未来的邻居先碰个面。
毕竟远亲不如近邻。以后两家住对门,免不得时常往来,提前搞好邻里关系总没错。
她埋下头,继续在手里做鱼篓包。只觉得一眨眼过去,就到了吃午食的时间。
桌上摆的几样菜,都是小果爱吃的。
茄子煲肉上,浮起厚厚一层肉油。绿油油的小葱切得细碎。剁好的猪五花肥瘦参半,码成了厚厚的肉臊子。一筷子夹起来,带起浓稠的酱色汤汁。
茄子和肉臊的夹缝里,能瞧见切成薄片的野香菇。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滋滋冒出油水,简直不要太下饭。
再就是兰英婶拿手的酸溜圆白菜。家里没有醋,要想吃点儿酸的,全靠那坛腌过许久的酸菜汁。但吃起来一点儿不违和,反而比放了陈醋的更加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