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61)
“我正在编苇帘,今晚上就把它挂上去。之后就以此为界,我不过去,你也甭想过来。”
宋衍心头打鼓:“所以娘子方才并不是质疑我的人品,而是?”
“看你厚脸皮,我也学着逗逗你。”
“至于那钱,我给你记账上。宋郎君哪日康复了要走,万万记得把账填上,要不然小心脖子上那根草绳阴魂不散缠住你。”
说完,姜姀大摇大摆地走出屋子。
宋衍握紧拳头,狠锤了一记竹排。身下竹排震动,惹得他肋间又是好一阵疼。
造孽啊,白费他一顿工夫,到现在手腕还流血呢。
午后的姜姀依旧忙碌。除了编苇帘,她又做了两个竹筛子和一个竹簸箕。有了昨日的经验,今日手快不少。
置物架也搭好搁在屋角。一共做了三层,她把萝卜、猪油,还有晒好的鱼干放在顶层,碗盘和没完全晾透的肥皂放中间层,陶釜和陶盆以及空置的麻袋和羊皮袋放在最底层。
各项物件收纳得整整齐齐。终于不像是荒野求生的感觉,有家的味道了。
觉得手艺基本上成熟,她打算上山一趟,跟兰英婶说说这个好消息。又多了一样简单好上手的东西能做,她肯定会很高兴。
正好碗里的油渣还有不少。她不敢让小果多食。这东西油大又上火,对于她这种肠胃不好的孩子而言只能浅尝。
剩下的正好揣一半过去,用枇杷叶包了,给他们也解解馋。
屋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个。
宋衍百无聊赖,时不时抽出一根茅,叼在嘴里把玩。
外头太安静,也不知这母女二人跑哪儿去了。好歹跟他这个行动不便的知会一声吧。
他再一次勉力爬起,一点点地挪动,上半身能坐正了。只是腿上不好支撑,以至于站不起身。
趁四下里无人,他忍着疼,悄悄地将盖在身上的衣裳给自己换上。总算能穿上正常人的衣裳了,没想到这种境遇下,这点小小的事情,就能叫他喜悦不已。
第36章 送油渣
去往沈猎户家的路上,小果叽叽喳喳讲个不停。
姜姀耐心地偏着头,听她说一些有的没的,时不时还应和两句。
两人的话题必不可少地涉及这片竹林。先前沈猎户把路上的灌木杂草砍去了一部分,近日来做得更多了些。而今这一带看起来焕然一新,全然不复最初时候那种杂乱的模样。
再往深处走些,山道上惊现捏好型的半截台阶。原本上上下下都挺费劲儿,而今拾级而上,步履轻松不少。
姜姀笑看向小果:“一会儿到了可要好好谢谢你沈阿公。他为了咱们,把这条难走的近路都修了。”
到目的地时,兰英婶正在给娇娇修她的虎头鞋。
一问才知道,娇娇昨夜里在家门前摔了一跤。鞋子摔得穿了洞,下巴上磕出一条半指长的血道子,疼得她好一顿哭闹。
小果看着娇娇红肿的下巴,凑上前去拉住她的手:“娇娇姐姐还疼吗?”
娇娇点点头,又拨浪鼓似的摇头。眼见她双眼里蒙上一层水汽,攥着小果的手来来回回地摇。
小小的人儿心里好一阵触动。仰起脸,一滴眼泪从高处溅落。落至她的额角,从温热渐渐被风吹至冰凉。
沈猎户蹲下身将她抱起,好让她能够着娇娇的面颊,帮她把眼泪抹掉。
与初见时候相比,姜姀觉得娇娇的眼神足像灵魂被敲回了躯体。不再像当初那样,看任何事物都没个焦点,让旁人断不出她在看什么想什么。
但现在,她能够清晰地看见娇娇瞳仁里小果的身影。现在的她为爱垂泪,既是一个委屈的孩子,也是一个受伤的母亲。
不忍心打断她们惺惺相惜的画面,姜姀同兰英婶聊过两句,便先把借来的篾刀和锯条归位。
可能是手里握着那包猪油渣香味太浓,她一转身,眼瞅娇娇迈着小碎步跑到她身后。
她打开枇杷叶,露出里头色泽诱人的猪油渣,拣起一块喂到她嘴里。
娇娇大张着嘴,卖力地把嘴里的油渣嚼碎。吃完一块,高兴得手舞足蹈,竟主动拿起一块递给小果。
伸手接过,小果眼中惊喜,忙不迭地把油渣送进口中。还是起先温热的时候更好吃,当然现在也不错。
这一整日下来,她足吃了五块猪油渣,现在心里的幸福感就像嘴里柔软的荤油那样,饱满得快要满溢出来。
叶子里剩下的那些,姜姀转递给兰英婶。
她接过去搁在大腿上好一顿看,可就是舍不得吃。任姜姀怎么劝,都一定要给孩子们留着。
“家里还有吗?这么好些,可没都给我们装来吧?”
“阿婶您放心。”姜姀说道,“家里还有,足够吃的。”
兰英婶这才肯收,把猪油渣用瓦罐装好,撒上盐,在上头扣上盘子免得受潮存不住。
几人难得齐聚一堂。沈猎户给她俩各搬了张靠椅,就坐在小院里晒太阳唠嗑。
姜姀把量产竹筛子的事和兰英婶说了。
她手上忙个不停,面上却是惊喜:“那敢情好啊。上一回卖竹簸箕,这一回卖竹筛子。正好把村子里的晒具包圆了。”
“我是想着把竹筛子挑到白水村去买。筛子也就晒鱼晒肉的时候好用,换作白淀村,吃鱼吃肉少,未必能够卖得好。”
兰英婶面上迟疑了下:“可是那头你沈叔不方便去呀。你一个人挑那么沉的担子,山路又远,能行吗?”
“这个阿婶您甭担心。从前也不是没干过力气活。我力气大着,挑水挑担什么的都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