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69)
“那也总比丧命好啊。那种高度摔下来,要不是有草屋垫着,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姜姀答非所问。她生怕多说两句,兰英婶又要把话题往“桃花”上扯了。
兰英婶却依旧神情严肃:“先前我还觉得在你屋头留个俊俏的小郎君挺好,如今看来倒是有些担心。万一他的腿好不了,在这个家里,你又得照顾孩子,又得顾着他。日子长了怎么得了。家里总归需要一个能干的男人帮衬。若他反而成为你俩的拖累,倒不如早日撇下了好。”
姜姀道:“我已经答应让他留下来当劳工了。”
“他这样的身体能做什么?我记得你先前说他是富贵人家出身,想必定是养尊处优长大的。怕不是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肯学罢。”
姜姀笑道:“阿婶,他肯学。这编草绳的手艺就是我前两日教他的。那会儿他是学不会。可我半夜里起来,见他自个儿摸黑琢磨,到了早晨就什么都会了。我觉得他有这样的耐心,肯定能把
事事都做好。”
兰英婶牵过她的手,覆手上去,轻怕了两下:“我这人说话不中听,你别放在心上。不过既然你替他说话,那我尊重你的决定。若他死赖着不走,日子长了,叫你看出来他是个游手好闲的,即便你沈叔不把他丢出去,我也断不会允他在你屋头住下去。”
“阿婶您安心。若他品性真的拉扯不起,用不着您来赶人。我这人是善心,却也不是什么好赖不分的菩萨心肠。普度众生这事儿我做不出来,他要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我第一个给他赶下山去。”
兰英婶这才安下心来:“行。你自己心里有杆秤就好,也好时时护好自己。莫要因为人家生得一张桃花面,就叫他随便占了你的便宜去。”
知道兰英婶都是在为她着想,姜姀低眉笑了声:“您这絮絮叨叨的,我耳朵都生茧子了。”
既已说清事由,两人便笑着往草屋那头去。
第43章 心跳
兰英婶又想起什么:“对了,你沈叔让我来问问你,什么时候有空继续学打猎。他说再练一练差不多可以进山了,让我过来催催你。”
她恢复了正常的音量,没像先前那般藏着。
姜姀往屋内瞄了一眼,又看了眼正在坡上自娱自乐的小果:“近日恐怕不行。你看我现在一个拖俩,哪放心把他们撇在家里。”
“要不然让小果到我那儿待着。若是你赶不及回来,就在我家吃饭。吃完再带一点回来给宋郎君。这样两个人都不会饿肚子。”
“那怎么行,原先光一个小果就已经够麻烦您了。现在还得让您顾着我屋头下的病号,我这心里哪过意得去。”
屋内宋衍的声音飘出来:“你就放心去吧。我俩在家饿不着,我还能帮你看孩子。”
没等两人探进头来,宋衍拄着拐,在小果的搀扶下一点一点地往外走:“阿姀娘子,从前家里的小侄儿都是我带大的,带孩子这事我有经验,你大可放心。”
“真的假的。”姜姀提眉笑,“我怎么有些不信。”
宋衍没多说,只摆出标准笑容。只是这心里头莫名有些发虚,她不信是对的。
但他方才想了想,又觉得带孩子这事挺容易。尤其带的是小果这种聪明伶俐的孩子,他不会的还有孩子教呢。再不行两个人一道琢磨,总不能青天白日把自己饿死了。
犹豫了下,姜姀答应下来:“那就试试罢。阿婶您和沈叔说说,明日一早我就过去。正好趁今日把爬树的动作再练练。我怕到时一紧张,把脑子里的东西忘个精光。”
她说到做到。等兰英婶走后,在林子里练了许久的爬树,仿佛怎样都不觉得疲累。
宋衍从未见过像她这样活泼好动的女子。觉得实在稀奇,想跟出去看看,却碍于自己手里的拐杖是个单拐,没办法全然离了人移动。
姜姀回来时候,见他一个劲地在门前张望,就知道那日临时给他做的拐并不大好用。
反正今日时间还有多,暂且没什么别的活计要做,又有了先前做置物架的经验,打孔穿洞都不在话下,便琢磨了一番双拐的做法。
这两日,宋衍做了不少草绳,正好都用在这处。
照着记忆里拐棍的样式,她在外头又是好一顿忙碌。砍竹子,扛竹子,锯竹子,给竹子凿孔。之后便是将竹子粗细相接连成拐杖,又用草绳把连接处捆上系实。
做完后,姜姀自己先试了试,觉得手持的部分质地过于光溜容易打滑,又在那处捆上一圈草绳再试。
几经调整,总算大功告成。
宋衍丢了手里的竹竿来试。姜姀尺寸掐得正好,两根拐杖正好卡在他腋下。两个支点加一条腿,稳稳当当地撑立住他的身体。
如今不需要人搀扶,他也能够自由来去了。
宋衍一下子高兴过了头,在迈出门槛时没留神,身子一歪险些栽到地上。
好在姜姀眼疾手快赶紧来扶,为此自个儿的后脑也险些砸到门边。
宋衍顾不上身上还没好利索,单腿向前跳了一步,将她的后脑勺护住。
等姜姀喃喃说“没事,你还好吧”时,他才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有多鲁莽,一下子便觉着受伤的那条腿疼得不行,身子一晃,重重地摔倒了门槛边。
姜姀也吓坏了,忙搭了把手,把他扶回竹排上:“疼不疼?”
咬着牙,宋衍忍住将要冒出的泪花,笑露出了八颗大牙:“不疼,一点都不疼。”
姜姀也高兴:“可以啊,看来恢复得挺好。估摸着再过没多久,就能拄着拐杖满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