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娘子种田日常(93)
吃够了碳水,这夜里她睡得格外酣甜。
想着白日里还有她忙的,她起了个大早,把在灶房放着的柴刀和木桶都拿出
来。
屋里两人还在睡觉。她在屋前升上了火,先烧出来一陶釜开水,放凉了喝上几口后,搅了一锅米粥剥了三颗红鸡蛋一道下去热。
等米粥出锅还要不少时间,她趁着这个空档去了竹林。今日要做熏兔子用的熏棚,以后熏肉什么的都能用上。
那日沈猎户搭灶房的时候她全程陪着。上手实操过,知道用泥土搭东西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无非是用细竹子搭一个框架出来,然后再用黄泥一点点地给它糊上去。
估摸着等她一会儿回来,屋里的人也该醒了。到时喊上他们一起帮忙,像当初那样几个人分工,大半天时间应该就能将熏棚搞定。
来到竹林里,姜姀砍竹子扛竹子一气呵成。可能是动静闹得大了些,把屋里还在睡觉的两个都吵醒了。
小果揉着惺忪睡眼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走到屋外,看了眼声音的来处。
见她娘亲把竹子扛回来,想起来今日要做熏棚,猛的一拍大腿,赶紧又进屋去,把才醒来还在愣神的宋衍从竹排上拖起来。
一大一小来到屋外。宋衍埋怨了一句:“你怎么睡醒也不叫我呢。”
姜姀笑道:“今日咱们还有的忙。你俩多睡一会儿,然后等忙完了我早点去睡。这样每个人都能休息饱,不至于把自己累着。”
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宋衍点了点头:“那我帮你把竹子上的竹枝都先削了。”
“好。”姜姀道,“我正打算跟你说这个呢。那我就去挖泥巴了。熏棚不需要做得太高,没必要非得用黄泥来做。咱周围遍地都是泥巴,我去挖一些过来。”
小果作为三个人里最小的并没有跟去。揭开叶片看了眼陶釜里的米粥后,嘴角一弯就笑开了。
三个圆溜溜的鸡蛋在米粥里浮沉。到时候他们一人能分着整一个。从前在陈家的时候哪有这种待遇,别说是一整个鸡蛋,有时候连鸡蛋花都分不上一口。
托他娘亲的福,而今能过上这样好的日子,她心里格外珍惜。而且她有信心,总觉得接下来的日子会一点点更好起来。
毕竟她娘亲那么聪明又那么能干,会做竹编,会打猎,还能做好些的吃食。
她在村子里就没见过任何一位比他娘亲还厉害的娘子。关键不只是这个。她娘亲长得还漂亮,虽然皮肤没有很白,眼睛没有很大,鼻梁也没有很高,但是加起来就是让人看着特别舒服。
一个人怎么可以做到这么完美呢。她真是太替她娘亲感到骄傲了。
姜姀来到坡上,放眼瞧去,这边有一大片没长竹子的方块地。在周边竹林的包裹下,看起来格外扎眼。
她先前不是没留意过这块地。只是那会儿被其他事情绊住了脚,没空去琢磨这块秃头地的由来。
心里揣着点疑惑,她用石锄将地上的杂草刨开。里头露出来的泥壤明显和周围的不同。
颜色更深,石头更少,质地也更软。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个地方原先就种过东西,所以瞧起来明显有被拾掇过的痕迹。
意外发现这个抛荒地后,姜姀打心眼里感到高兴。有种过的地和没种过的地那完全是两码事。哪怕它抛荒了这些年,只要稍微沃一沃肥,很快就能播种种东西了。
可若是一块从来没经过开垦的土地,那从翻地沃肥到最终把肥力养好,需要差不多两年时间。这也是她这阵子没急着开荒的原因。
于是又一件事情被加入了待办事项清单。姜姀很喜欢这种给自己列计划然后一一完成的感觉。
每完成一件事,都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在这种感觉的裹挟下,身体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也是他这阵子始终过得充实又有干劲的原因。每完成一件小事,就相当于一次自我的实现。
比如现在,翻地和挖泥巴这两件事情完全可以合在一起干。只是可能会将整条战线拉得长些。不过有什么关系呢,她又不赶时间。
*
石锄不算好用,翻起地来效率不高。她一边松土,一边将表面带有杂草的泥土扒拉到木桶里。好一会儿工夫后,才集齐一桶先提着送回去,然后再折回来继续。
宋衍那头已经把竹子的枝叶削完。见一向快手快脚的姜姀好半天才提回来一桶,有些纳闷地问道:“阿姀娘子今日怎么比平时磨蹭?”
指了指坡上的那块空地,姜姀道:“那上头有一块抛荒地,我一边挖土一边除草,就耽搁了。”
宋衍瞧着眼巴巴的:“要是我能帮你就好了,可惜我的腿……”
见他狠狠地捶了一下自己用夹板固定着的那条腿,姜姀忙说道:“急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
宋衍和小果都是急性子。一个火急火燎想吃东西,还算正常,好歹在她的理解范围内。
可这一位却因为没法帮她干重活感到心焦。这样的人要是活在她上一辈子就好了。眼里有活,又内卷,他不升职谁升职。
张了张口,宋衍到底没说什么。姜姀说得对。现在怎样都不重要,只要他以后还在这座山,还在这间草屋里住着就成。
只没想到她的“以后”里面还涵盖了他这个人,是不是意味着这阵子的努力她是看在眼里的。
心情像落雨时分的池水,一圈圈荡出涟漪。他是真的高兴,高兴被认可,尤其是被姜姀。
与想着想着就走偏了的宋衍不同,姜姀一门心思扑在准备熏棚的泥巴上。来回几趟,房屋前的泥堆就堆得像小山似的,跟上次制炭后留下来的那些加起来,差不多算是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