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那奇怪的夫君(美食)(25)+番外

作者: 张修竹 阅读记录

“你这里怎么只有些素菜呢?”

.....

苏雪敏嘴角微微含笑,解答了几个问题。

不少人在得知五枚铜钱只得一底料,素菜还要按斤七铜钱称重付钱后,又纷纷埋怨太贵。

小翠看得出来这些人不是诚心想吃饭。

分明是见自家小姐漂亮,借机搭讪。

因此拉长了一张脸,显得很不高兴。

苏雪敏则是不着痕迹的用目光提醒着小翠。

毕竟开门做生意。

哪有摊主给客人看脸色的道理。

小翠点了个头,学着自家小姐的模样扬起了笑容。

不过因为不情不愿的缘故,显得有些僵硬。

好在大半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苏雪敏身上,倒是没有人对小翠表达不满。

看着门口的人群都不进来消费,苏雪敏也不气馁。

她心知肚明,对比一般的平民小食,麻辣烫的价格确实是有些偏高。

但毕竟还没有到午时。

有消费能力的学子和官吏才是她真正的顾客。

趁着这会空闲,苏雪敏开始制作起桂花红糖冰汤圆。

如果说啤酒是火锅的最佳搭档。

那么冰汤圆和麻辣烫也算是最佳伴侣了。

水虽然也解渴解辣,但毕竟没有冰汤圆好吃。

而且搭配一起售卖,也能顺便增添一份收入。

苏雪敏一向做事稳妥,她习惯性的先将配料按照比例一一取出备用。

桂花红糖冰汤圆做法简单。

先在锅底里面放入红糖加水淹没,然后大火煮至融化放凉。

大雪天温度低,会慢慢凝结成碎冰。

然后再将糯米粉加入温水,在盆中揉成光滑的面团,搓成手指头大小的小团子。

远远看去个个大小相同、白白胖胖,霎是可爱。

随后再另起一锅水煮沸之后,将这些小团子下入。

煮熟后,捞出过凉水备用。

她再将提前收来的一罐干桂花摆在旁边,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若是有客人想买。

便可将捣碎的红糖冰放入碗底,再依次软软糯糯的小丸子、倒入酒酿、干桂花。

操作简单又方便。

苏雪敏决定定价一个铜板一碗。

别看定价低,但如果能够全数卖出,还是大有赚头。

一旁的小翠看着这一幕,歪着脑袋好奇道:“小姐,大冷天的你做冰汤圆干嘛?”

夏季炎热,冰汤圆清凉解暑,因此销量也不错。

可现在是冬季啊!

看着小翠眼神里的困惑,苏雪敏面上闪过一丝促狭的笑意道:“当然是给你这样嘴硬的人准备的。”

听到这话,小翠不解道:“小姐,我哪有嘴硬了?”

苏雪敏拖长语调道:“昨天不知道是谁,被辣得面颊通红。”

“还说自己能继续吃麻辣烫。”

想起昨日之事,小翠当即红了脸,转移话题道:“小姐,我能尝尝这冰汤圆吗?”

“当然可以了。”

一碗冰汤圆而已,苏雪敏自然是没有那么小气。

她麻利的做了一碗递给小翠。

小翠拿起勺子舀着外形饱满的冰汤圆送入了口中。

一口咬下,率先尝到的是细腻软和的面皮。

因为过了凉水的缘故,冰汤圆颇富弹性、吃起来也更劲道。

桂花的香味和红糖碎冰的甜味在唇腔里面不断交织,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这味道怎么样?”苏雪敏满怀期待的询问着。

小翠沉吟一会,立马给出评价道:“小姐,好吃!”

“比城南甜水铺子那家还要好吃。”

城南甜水铺是汴京城内的老字号,据说手艺传承至今已有百年。

糖水饮子的品类繁多无比,根据美颜滋补润色等功效开辟出了十几个系列。

去年的新品养颜红枣冰酪,好吃又解渴。

不少官家仆人天不亮就排队去买。

苏雪敏自知小翠是在夸大其词,但嘴角还是上扬了几分。

不过她也没有被小翠的夸夸迷惑住,开口询问道:“那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小翠露出一抹不好意思的笑容道:“就是有些太冷了。”

冷天吃冰汤圆,她冷得牙齿都在瑟瑟发抖。

隔壁卖馄饨和卖汤面的店家,听到这话齐齐笑出了声。

眼神里也多了些放心和嘲笑。

“大冬天吃冰汤圆,不冷才怪。”

“苏妹子,冬天哪有做这个的?”

“对啊,这可是夏天才有人买的。”

“我劝你还是早早离开吧。”

“就是就是。”

......

苏雪敏早就听街道司长说过了,这里的吃食生意并不好做。

这就意味着,愿意来这里购买吃食的学子数量固定。

她一来肯定就会打破这里的平衡。

对面的人一个个抱团,抓住机会自然要或真或假的打击她。

不过这些话,苏雪敏并不放在心上。

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这冰汤圆是搭配麻辣烫吃的。

所谓冰火两重天,这才是味觉的极致享受。

不过她也懒得浪费口舌解释,只是敷衍的笑笑。

况且.....午时也快到了。

想到这,苏雪敏看着紧闭的国子监大门。

又赶忙制作两盆冰汤圆和红糖碎冰。

如苏雪敏所料,午时一到,国子监大门一开。

不少学子如泄洪一般涌出。

早就在一旁带着精美食盒等候的仆人小厮纷纷寻找着自家的少爷。

有人选择马车就餐,也有人选择茶楼就餐。

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看向了旁边售卖吃食的摊子。

这里像是瞬间被注入了一股活水般,热闹涌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