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为何如此作死(211)
郑嫣道:“我们回去找许姐姐商量对策吧?”
“好。”
……
郑嫣离开后不久,柳萱的身体便每况愈下,郡王府求医的告示几乎贴满了全城的大街小巷,却少有人再敢去接这个烂摊子。
天气渐渐转凉,很快进入七月,柳萱的病情愈发严重。
终于在七月二十这天,平郡王府传出了柳萱的死讯。
据说,平郡王悲痛万分,数次哭得晕死过去,甚至还动了殉情的念头。
长安城众人纷纷感慨平郡王用情至深,许郑萧三人却是十分不屑。
郑嫣骂道:“有本事真殉啊!就知道搁那儿装深情!”
当天,许妙仪和萧无忧乘坐马车出了长安城,在萧家的一座庄子歇脚。
半夜,萧许二人并余影悄悄摸摸地去到了乱葬岗。
为了偷梁换柱,他们需要一具新鲜的、和柳萱体重相近的尸体。
冷白的月光下,坟茔高低错落,空气中弥漫着腐臭味,四周时不时传来奇怪的动物叫声。
萧无忧还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不免心里发毛,全程紧紧抱着余影。
此处名为乱葬岗,但多的是没有下葬的尸体。
许妙仪和余影打着灯笼一具具地观察尸体,萧无忧则抱着灯笼蜷缩在一旁的树下。
倏地,身后传来一点异响,像是人的脚步声。
第97章 焰火永远无条件支持她。
萧无忧瞬间寒毛倒竖,连忙跳起来回头一看——
空无一人,唯有坟上的杂草随风轻曳。
莫非是自己太紧张了?
萧无忧心有余悸地扭回头。
这时,天地间涌起一阵长风,吹得三人手中的灯笼乱舞,笼中烛火转瞬熄灭。同时乌云遮月,漆黑的夜色汹涌地席卷整个天地,伸手不见五指。
黑暗,往往会撩动人心深处的不安。
但萧无忧这次是真真切切地听到了,身后有脚步声。
与此同时,许妙仪也听到了脚步声。她心弦紧绷,猛地拔出佩剑,高声喝道:“谁在那儿鬼鬼祟祟的!滚出来!”
黑暗中足音一滞,旋即传来一道清冽如玉碎的男音:“是我。”
这是……萧韫的声音。
许妙仪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又一阵长风过境,云开月现,明亮的月光撒下来,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照得清晰明朗。
许妙仪瞧见,自己面前一丈远的地方站着七八道玄色影子,为人那人身形颀长,眉目清朗,正是萧韫。
萧韫和许妙仪的目光相对一瞬间,继而又迅速错开。
“二郎君。”余影行礼。
萧无忧抚着胸口小跑过来,愤愤地对萧韫说:“哎哟你的手下真是快把我吓死了!我还以为遇到鬼了!”
萧韫墨眉微蹙,困惑道:“你们大半夜的在这里做什么?”
萧无忧一噎,急忙向许妙仪眼神求助。
许妙仪深吸一口气,信口胡诌道:“我们来找人。是我们在江湖上认识的一个朋友,许久未见到了。他仇家很多,我们担心他可能是死了,所以才来乱葬岗看看。”
虽然有点扯,但……也还能接受。
萧韫点点头,并不深究,转而问道:“需要我抽两个人留下来帮忙吗?”
许妙仪摇头婉拒,随即又反问道:“你又为何在这儿?”
“大理寺追捕逃犯,路过此处。”萧韫道,“先前远远瞧见这边有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出于谨慎就前来看看。”
许妙仪“哦”了一声,客气道:“那祝萧少卿查案顺利。”
“也祝你们早日凯旋。”萧
温顿了顿,温声补充,“你们要小心行事,庆王很有可能会报复你们,若有危难,随时可来找我。”
“好,放心吧。”许妙仪声线温和,语调拉长,似乎有些无奈。
萧韫这才带着下属离去。
萧无忧看了眼萧韫,又看了看许妙仪,暗想:这俩人之间的氛围似乎不大一样了……
许妙仪和余影继续挑灯寻尸,不出一刻钟就找到了一具符合要求的。出于人道关怀,他们先给死者烧了许多纸钱,随后才将其带回庄子。
夏夜气温低,一夜过去,尸体上只是多了些尸斑,还未产生尸臭。
他们将尸体藏在马车里的小榻下,毯子一盖便瞧不见了。
城门值守的士兵果然没有仔细搜查,很快就放他们过去了。
他们回到城中宅院,将尸体放入提前购买的棺椁中,又将提前采购的冰块倒在棺与椁之间的缝隙中——和冰鉴一个原理,这样就能制造出低温环境,防止尸体腐坏。最后,他们把棺材抬到了地窖里。
走出地窖后,迎着明媚的阳光,三人都情不自禁地长舒一口气,郑嫣笑道:“胜利在望啊!”
这时,一个侍从来报:“萧二郎君登门了。”
“他来做什么?”萧无忧蹙眉。
“去看看吧。”
萧韫一袭绿袍站在檐下,身姿挺拔如松,正望着树梢发呆。
听见脚步声,他转过头来,许妙仪已经站到了他面前,后面跟着郑嫣和萧无忧。
“不知萧少卿有何要事?”许妙仪开门见山。
“能不能告诉我,你们这些天,究竟在谋划些什么?”萧韫情绪复杂。
萧无忧和郑嫣一惊,齐刷刷看向许妙仪。
许妙仪抿了抿唇,轻声劝道:“萧少卿,想必你也听过《列子》里的一句话: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有时候还是不要好奇心泛滥的为好。”
“你知道的,我向来不是怕事的人。你们又是买棺材,又是大量采购冰块,还跟平郡王府的下人有所联系,想必是在谋划一件大事吧?”萧韫振振有词,“既如此,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胜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