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清北考科举(131)

作者: 不就山 阅读记录

沈清和听了只是笑说:“非也非也,这叫有教无类,不论出身门第,只要有志就能来书院念书。”

萧玉姬翻了个白眼,啐他一口虚伪。

如上,就是车马盈门的缘由,这些外来商户出身的学子被安排在第三批开学,游洛朗新月作为优秀毕业生,被安排留校做苦力,为新校区做贡献,分派到了招生工作。

若说门第之后是翘尾巴的花孔雀,矜傲之余尚且自持身份,那这些捐钱捐楼被送进来的富商之后就真是钱罐子里泡出来的,若是乍富之家,千宠万宠一点油皮都破不了,不读书也就不读书了。那些通晓些道理的商户,送不进一般书院,便延请先生来家中授学,但这些少爷公子家里都是富甲一方的存在,足够他们横行无忌。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少,一切都来得轻易,家中也不在乎他们未来是否能考取功名,只要乖乖待着别惹出大事就行,一本书是囫囵着读,一副花花心肠倒是养得全乎。

清北书院早半年就开始宣传招生,这些走南闯北,消息灵通的商人也是第一时间就收到消息,听闻这里有家书院招生竟不问出身,只要捐楼就行,似乎还有五姓背景,那好啊!他们最不缺的就是钱了!着急忙慌就报了名,把家里的长子幺儿统统送进去!

这也导致这第三批新生质量良莠不齐,有的除了家财万贯,只剩一身臭毛病。

朗新月皱着眉,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

他从前在京都就和这些富家弟子打过照面,背靠门户的尚且龌龊,何况这些猖狂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想让他们乖乖听话,遵守书院的规矩,得费不少功夫。

游洛咧开嘴,他也知道这些少爷的劣根,说得好听是初生牛犊悍不畏虎,说难听些就是心高气傲尚不识天地高厚,看这出门一趟的排场,前呼后拥,恨不得将家中小厮女婢全都带出门伺候,怪不得别的其它书院不肯收。

“车马不许进,都停在院外的停车位上!随从只许带一个,铺了褥子也全都得走干净!”

他这一嗓子,叫人群立即骚动起来,有个金衣银绣的少爷掀了帘,扯着嗓子喊:“怎么说话的,我可是捐了楼的!带几个人进去怎么了?!”

游洛抱臂:“在这儿排队的谁不是捐了楼的?早点收拾好早点进书院选床位,四人寝课不多,抢光了就只剩六人寝和八人寝咯。”

什么!四人寝,还要和旁人一起住?!

不对,听他话里意思,好些的才是四人寝,竟还有六人寝和八人寝!

他们大多从襁褓时就一人一间院子,床前四五个奶妈围着喂奶喂饭,哪里委屈得和旁人窝在一起睡过!

实在欺人太甚!

“天杀的,我们捐了这么多钱给你们建楼,结果还要住四人寝!你们真是比奸商还奸!”

几人气得当下就要走,游洛凉凉开口:“走也行,学费是不退的哦,说不定还能为其他人腾出几个四人寝来,慢走不送。”

准备招呼调转车头的几人立时怒目相视,虽然他们不缺钱,但是这学费的数目确实不少,白白扔了连个响也听不着,就算他们平日花天酒地,那也不免要肉疼啊!

这些人里也不全是花花太岁,有拎得清轻重的,他们不缺钱,只是少了上升的途径,虽能使些银钱和名流子弟玩在一块,但他们比谁都清楚,大雍的阶级壁垒何其坚不可摧,现在的皇帝不允许卖官鬻爵,查出来可是要掉脑袋的,科举有事无望,进书院镶金边,说不定还能学到些五姓积累的家学,这已是为数不多向上去的路子。

这么想想,只是和旁人住在一个屋,又不是睡一张床,似乎也没那么不可忍受了。

他们拿定主意,就招呼手下人收拾包袱,挑挑拣拣只带了一个随从,还在不忿金衣公子见有人背叛了组织,指着那个进门的鼻子就骂:“这是谁家的,报上名来,怎么这么没骨气!”

在书院外,他就是骂街游洛也管不着,很有骨气的金衣公子盯着一个又一个人迈进了门槛,从怒火冲天到恼羞成怒,到最后梗着脖子,眼见进去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倒真成了那出头鸟了,他急得一跺脚,也跳了马车,抄手接过小厮递来的包裹,紧赶慢赶往门里走。

游洛对着朗新月私语:“诶,怎么这就进去了,我们的托还没上场呢,真是白安排了。”

朗新月直皱眉头,他记仇的很,这些家伙虽与自己的并不相熟,但他就是要连坐着一起记恨上。

游洛拍了拍肩膀,意味深长地看着这群锦衣公子,“你别担心,可别忘了老师是什么人物,就是十辈子加起来,也不如老师短短几年的惊心动魄。这些家伙再混蛋,还能掀了老师的天?”

朗新月压下了那股厌烦,但仍旧近乎盲目的相信老师的决定,既然老师这么安排,那一定是有他的用意。

“况且老师说了,我们在学校里是学长,是前辈,后辈要尊敬前辈,这些人在外头再怎么耍横,在书院里,哼哼……”

二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险恶。

杜光宗跨进了门槛,这里的围墙修得异常高,不知道搞什么,和要关犯人似的,进了里头才能看出别有洞天。

他总算知道这里的院长拿他们的钱去做什么了,迥异于外头的平屋,这里的房屋各个高耸,建的像座粗壮的塔楼——有的像客栈,大块大块地矗立——总之不像正经念书的地方。

又想到有小道消息说,这里曾是白莲观所在,后来经朝廷查封,才改做书院。杜光宗心里一咯噔,他爹不会遭人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