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清北考科举(174)

作者: 不就山 阅读记录

萧元政:“嗯,你比较熟悉,有没有要增补的。”

这些年屡开恩科,录取的人数几倍于从前,少了定品制的阻碍,无名无门的进士也空前的多,他们书院的尤甚,饶是沈清和自信他们学生自然不差,仍担心是萧元政放了海。

“陛下实在信任我。”沈清和有些汗颜,将这些名字细细看过,都是早一批的学生,好些人他还记得,不过嘴上还是说:“再好的笔头也只是锦上添花,还得在事上见。”

言罢,也从刚刚的激奋中抽身出来,笑说:“若被朝中其他大人知道陛下事先给我看这个,骂我的谏书怕是要堆满一整张桌子。各位大人阴阳人的功力可了得,想想就牙酸。”

“不管他们。”萧元政从乌金枪上挪开视线,声音平和得很,“若真有一日上疏……那确实也不错,我与清和关系匪浅,远胜过旁人,若诸老积愤,就尽管来骂朕吧。”

……

十月初二,将入隆冬,清北郡。

李大壮带着一身怪味入了屋。

他本是外头的铁匠,铁匠铺开不下去,举家搬到清北郡生活,正好这边招技术工,他将名字报了上去,误打误撞在工厂谋了个安身的好差事,不说有多富,至少全家吃饱穿暖,偶尔还能有顿油水,已是从前也想不敢想的好日子。

他不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差事,还能叫人一眼望到头。

“哎呦,一身味道,还不去擦洗。”妻子田秀娟捂着鼻子,将李大壮一个劲往外推,成天和铁炭待在一处,身上一股子金属混着油脂的臭味,不洗上半个时辰,都能把人熏晕过去。

家家户户都盘了炕,蜂窝煤烧着,顶上水壶沸腾得将盖都顶了起来。小女儿不过两岁,一身棉衣裹得胖嘟嘟的扶炕站着,大儿子正是读书的年纪,书院放了假,他就在屋子里自己做着老师布置的一摞算术题。

“纺织厂里新来了笔大订单,数不清的棉衣棉鞋要缝,还以为今日该轮着你烧水做饭,没想到钢厂比我们放得还晚些。”田秀娟手上穿针引线,还在缝孩子们这个冬天的衣服,“不过现在工人福利好,也就这阵子辛苦,领班说了年节时候会多发些猪肉,两个娃娃还能添点油水。”

李大壮将沸水掺着井水兑进盆里,沉默着给自己擦身,“外头张贴的字报看见没,平时总叫你们多留意,我估摸着,要打仗了!”

官府在告示栏上贴着板报,七日一换,都是常用字、大白话,一点字都认不得的,还有报示官每半个时辰诵读一次。李大壮在钢厂干活,平日打农具的多,但近一个月,流水一样的箭镞刀剑从他手上过,加着上头一些只言片语,倒是他的消息比谁都快。

“哎呦。”田秀娟衣服也不缝了,抬头看过来,“要打仗啊!”从前他们听到要打仗就胆颤,现在也不过是有些忧心,无他,清北郡太安宁,小沈大人将他们护得太好,叫他们被时事磋磨的警觉都开始迟钝。

“这么说来,可能真是。最近又来了不少逃荒的人,郡中戒严,官吏们在郡外圈了块地安置,厂里屯着的冬衣送去了不少。”田秀娟将针线放下,朝桌边供奉的一尊塑像拜了拜,“小沈大人保佑,小沈大人保佑……”

“这是干什么,小沈大人可说了,不准迷信!”李大壮嘴上说着,日日见着桌边塑像也没强使着撤下。反倒看着大儿子一边做题,一边还要伸手去抓桌上的菜饼,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做个题也守不住神,怎么能有出息!外头贴的字报看过没?我们郡里每个人都要好好看看,知道里头外头都发生什么事了!”

李山无故遭了顿骂,心里不服气,嘟囔着:“那些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死小子!”李大壮摔了面巾,“我想你这么大,想知道都没处晓得,因着小沈大人我们才有机会见见世面,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这样的,以后如何能当家!”

李山懒洋洋回话:“书院里的老师说了,女子也能顶半边天,叫小妹当家。”

李大壮差点没给他气死,“你小妹才两岁!臭小子有没有良心!”

李山咬了口饼没接话,一说到沈大人他爹就要吃人,站在炕边的小丫涨了嘴,咿咿呀呀地说着:“沈……沈……”

李大壮将小女儿的口水巾整好,将人抱到暖呼呼的炕上去,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厂子里有征召……帮着修修打打的,我预备着年前到南方去,先到丹阳……后面的再说。”

田秀娟不赞成:“嘿,你不是说要打仗,出去干什么……”她突然反应过来,“……你要去随军!?”拿着菜饼的李山嘴里也不嚼了,看向他爹。

“打仗要死多少人啊,你个杀千刀的,嫌自己命长是吧!”田秀娟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家丈夫。

“这哪里一样!”李大壮反倒很有自己的见解,“除了小沈大人,谁能支使得动我们厂子?你忘了曾经大人是怎么大发神威将胡奴打得落花流水的?就连那胡大王的儿子都在我们清北郡的书院念书呢,向来神仙打架哪有输的道理?”李大壮扬了扬眉毛,“且等着我回来,还能给家里换个大房子!”

田秀娟细细盘算,饶是听得打仗就如惊雷一般,但一加上小沈大人的名字,就是吃了颗定心丸。李大壮见她似还有话想说,“是还有什么担心的?”

田秀娟:“小山勇武,要不叫他随你一块上路?”

李大壮:……

第86章

境内行军不比边陲, 在西北同外族作战,在黄沙漫天里打,偶尔也在蛇虫密布的林子, 军需不足时只能勒紧裤腰带。如今可不同,处处算得上水草丰美, 时常还能见到炊烟,将士们却没有半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