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兽世种田撸大猫(68)

作者: 花晨与月夕 阅读记录

这就生了?

还真是颗蛋,大白蛋……

他真生了个蛋……

风浅眼睛一闭,晕在玄的怀里。

他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五彩艳丽的大公鸡,趴在破烂的草窝里,肚子下面抱着一颗大白蛋,他以为这是哪只母鸡给他下的,初为人父,不、鸡父,他展开翅膀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肚子下面的蛋。下一秒,突然,蛋没了,他正被另一只全身雪白的大白公鸡按在地上摩擦,踩背!

对了,他是gay,就是变成公鸡也该找一只公鸡的。

不对,蛋呢!

风浅一个哆嗦,醒了。

枕头边,几乎怼脸,好一只漂亮的大白蛋。

他忍不住想伸手摸摸,却抽不出手,后背紧贴着一片温热的胸膛,玄双手双脚加尾巴的抱着他,怪不得梦里都被大白公鸡踩背呢。

做梦呢!哪有什么母鸡,这蛋是他自己生的!

兽人大陆没有坐月子一说,生产的亚兽人一般养个十来天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体质差一点儿的,可能要养一两月的也有。

风浅有兔宝贝作弊,第三天就满血复活了,早晚各一次俯卧撑、仰卧起坐,十来天下来,赘肉没了,腹肌初现。蛋生果然比胎生容易。就是,肉好像都跑到屁股上了,他也没特意练屁股上的肌肉啊,内裤竟然小了,这让风浅有些郁闷,只能重新缝两件,还好棉布自给自足,够用。

玄从部落回来的时候,风浅正咬牙切齿的缝内裤。

玄不敢惹他,熟门熟路,抱着哄了一顿,现用手指量给他看,胯没宽,屁股也没变大,内裤小了是因为布料不好,洗多了,缩水了。总之,怨天怨地,就不怨风浅。风浅满意地哼哼两声,终于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今天又出去这么久,有结果了?”风浅问。

“山洞补偿的事基本谈完了。咱们这个山洞位置偏,不在山谷内,日后可能也用不上,山洞面积不大,按着最低的标准,补偿三块盐砖。山谷内的,按着山洞的大小,三块到十块不等。”

他们两个是一对一的伴侣,家里只有两个人,结契之后并没有扩建山洞,山洞面积确实算小的。

风浅点点头,这山洞竟然比他贵。

“那决定往哪个方向走了吗?”风浅又问。

玄无奈地摇摇头,争论了半下午,东西南北都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都问他,但他真不是兽神啊。

玄把地图拿给风浅,“你看看想往哪儿去,我下次跟他们说。”

这地图是玄在秋天羽族交易集市上换的,风浅早不知道看多少遍了。

“让我选的话,往东,适当的往北偏一偏。”

“南面大陆植被丰富,气候温暖,雪季不会太冷,看似比北面大陆更适合居住,但就是太适合居住了,随便挖个洞就能睡,随便拔棵草就能吃,生活太安逸了,就不会向前发展。别的不说,蓝星上人类文明发展了几千年,到末世前,热带地区就没有一个强国大国。”

“兽人大陆和蓝星地理条件不同,但大框不会变。”风浅指了指地图,“而且南大陆的部落太密集了,我们很难找到大片无主的领地。”

“南大陆冬季相对暖和,但夏季酷热难挡,不说亚兽人,就是兽人也难以忍受,你总不能把身上的毛都拔了吧。”

“北大陆就不一样了,兽人皮毛厚实,根本不怕冷,亚兽人也可以穿棉衣、皮袄抵抗严寒。我们还可以建房子,盘炕盘火墙,还有火塘壁炉。总之,御寒的法子可比解暑多多了。”

“再说种植,既然要重新寻找领地,我建议找块适合农耕的土地。农耕要比狩猎更稳定。即使发展到蓝星末世前的水平,农业也是无可撼动的第一产业。”

“南大陆气候温暖,落地的树叶分解快,土地存不住营养,仅有的一点儿营养也都被生长过快的植被抽走了,雨水还多,大雨大水一冲,又带走一部分。北大陆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富集的营养多,更适合农耕。”

“这一点,兔族就是最好的证明。若无外力破坏干扰,再过个几十年几百年,兔族必然从狩猎发展成完完全全的农耕社会。”

地图上兔族位于北大陆之北,越过兔族就是冰原,再往外就是浩瀚无边的北海。兔族往东有鼠族鼠部落,英水部落,以及盛产打火石的燧火部落。

燧火部落之东便是太初山。

太初山东北——西南走向,北至北海,南至大沙漠,横亘北大陆,将北大陆分成东西两个部分。黎山部落在太初山东侧,南麓,领地内的山林可以算作太初山的余脉,森林腹地则可以算太初山主脉的外围。

风浅指着地图,“我们往东走,适当往北偏一偏,不要离太初山太远。这个方向水系多,部落却少,若是遇到合适的地方,我们就可以建立新的领地,不,城池。”风浅得意地勾了勾嘴角。

玄不禁轻笑,“你这是早就计划好了。”

“也就无聊的时候想想,谁想到还真能用上。”没了祭司一派烂骨腐肉,接下来,新部落必然迎来绚丽的重生。他是相当期待的。

玄点了点地图,“这样,日后换盐怕是不容易了。”

盐咸部落在北大陆西侧,黎山部落来往盐咸部落已经需要小一个月了,再往东,距离更远了。东面的蚕桑部落都是两三年才去一次换盐集市。但蚕桑部落兽人兽形小,他们部落兽人兽形偏大,对盐的需求也大,两三年换一次,怕是满足不了部落对盐的需求。

“去盐咸部落远,但离东海就近了啊。”风浅笑道,“洛水发源于太初山,流入东海,我们可以坐船,顺流而下,去东海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