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请宿主尊重任务(173)

作者: 你说你是慕南 阅读记录

这会儿回去水还不凉,加上夏天热,她把水端厕所旁的棚子麻利冲了个凉,出去看孩子们的学习情况。

傍晚,吃完晚饭后她就回房间熏蚊子了,睡觉时躺到那腰酸背痛肩膀痛,这是她做任务以来最辛苦的一个小世界。

这才干了第2天,她都不敢想象接下来的日子,但是没办法,现在不是机械化时代,农活全靠人工,怪不得人家都说农民辛苦农民累,简直能把人累死。

不行,这几天忙完一定要回趟娘家,赶紧把草编事业发展起来,争取以后不下地。

接下来几天,她在地里能混就混,份内的活干完后多一镰都不割。

胡家人在这个麦收时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毒打,以前他们也下地,跟在钐(shan)子队后面捆麦子,王桂花和胡山杏干不完时杜红英就会过来帮忙,杜红英话少干活又麻利,有她搭手她们每次都能完成任务,累了还能偷懒歇一会。

结果,杜红英翻天了,不光在家里不干活,而且在地里也不给她们帮忙了。这是娘俩自杜红英进门后过得最苦的麦收时节,娘俩一边捆麦子,一边在心里骂。

骂着骂着又骂胡先进,平日里一个礼拜回来一次,这次都快十天了也不见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外边躲懒。

身为胡先进的妈,王桂花太了解儿子了,那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货,回回农忙他都说有事,在外边待十几天后才回来。

不过这次他注定在外边待不了几天,杜红英在家干了5天就撑不住了,她想着麦子割完还要脱粒,还得晾晒,还要种玉米,后边还要锄地施肥,整个夏天几乎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于是,第六天早上,她5点多起床洗漱后准备去县城,担心她不在家胡家人欺负孩子,她给俩孩子枕头旁放了两块鸡蛋糕,两根洗好的嫩黄瓜,又放了两碗开水,这才把房门锁上去找小队长请假,她要去县城把胡先进薅回来干活。

第146章 年代文里的弃妇15

来到刘向阳家说明来意,刘向阳立马给她批了假。

不批不行,胡先进媳妇现在有点邪乎,要是不批假,谁知道会从她嘴里冒出什么义正言辞的大帽子扣过来。

杜红英请完假直接朝县城方向走去,等走出村子老远没人注意时,立马拿出一辆26式的女款自行车骑上奔向县城。

他们村离县城不到三十里,一个多小时后就来到县城,找了个偏僻的地方收了自行车,问过路人后就往农机站走去。

来到农机站门口,跟看门的说明来意,门卫看着头发枯黄、面容憔悴、浑身狼狈的杜红英不相信她是农机站临时工的媳妇。

他这些年见过不少人,除了逃难的,就没见过大补丁套小补丁,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衣服,这也太旧了吧。

这哪里像临时工的媳妇?这分明就是要饭的乞丐。

杜红英才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平日她穿的就是这衣服,她又不是故意穿破衣服来卖惨的,她今天来除了把那狼心狗肺的东西薅回去,还有就是让胡先进好好丢丢人。

见门卫看着她有点愣怔,于是不耐道:“我是胡先进明媒正娶如假包换的媳妇,不信你让他出来认。

本身我不想来的,但是,我婆婆跟小姑子说自己生病了,成日躺在床上,我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还要去地里干活,根本就忙不过来。

我早上跟队长请过假,专门来叫胡先进回家下地的,家里现在就公公一个人挣工分,我忙完地里忙家里,前两天都累病了。

他平日又不给我钱,要是再不挣工分,后半年我们娘仨就得喝西北风。

这几年农忙时他说上班忙,也顾不上回家下地,今年家里下地干活的人少,但凡日子能过,我也不可能跑来叫他回家干活,麻烦你帮我叫一下吧。”

这一会正是上班时间,旁边几个农机站来上班的职工听完互相递了个眼神,好家伙,这是个大瓜,没看出来,胡先进平时收拾的人模狗样,没想到家里穷成这样,媳妇连见人的衣服都没有。

这时,被胡先进救过的农机站主任也来了。听到她的话也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这胡先进真是不注意,连后院都管不好。

见职工三三两两聚在大门口,他呵道:“工作时间不进去,堵在这干嘛呢?”

然后看着杜红英道:“你找胡先进,走吧,跟我进去。”

杜红英见他穿着的确良衬衫,上边口袋里还别了支钢笔,手里还提着个黑色手袋,一看就是领导打扮。

忙上前踌躇道:“领导好,我是胡先进的媳妇,我们家老的老,小的小,生病的生病,实在没办法才来叫他回去干活的。

因为家里的事耽误他在农机站上班,不能为社会做贡献是我的不对,但是我也没办法,请领导别怪他。”

主任看着她贫困潦倒的样子,不好在大门口说什么,这跟乞丐差不多的样子,着实让人同情。

丁胜利说:“理解理解,走吧,我领你进去。”

这时,又进来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衬衫长裤,胳膊上还戴了块手表的男人。

只听主任跟他打招呼道:“站长来了,一会我找您汇报点事。”

杜红英一听心里有了主意,看她今天不坑死胡先进。

事件主人公胡先进住在厂子里的单身宿舍,他起床后收拾好就去农机站后院蹲大号去了,所以没注意前面的动静。

本身不用他留守农机站,而且农机站也比较人性化,家在农村的农忙时节可以请假回去干活。

但是,胡先进每年农忙时都说自己家里干活的人多,不缺他一个,他要留在农机站坚守岗位,让单位上更有需要的同志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