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请宿主尊重任务(192)
她之所以把那两房踢出去,把这个院子留下来是想让他们享受生活的鞭打。
再者,她现在是寡妇,也是受害者,并且今天把那两房狠狠揍了一顿,也在生产队里立了威,加上现在的社会环境,她在第三生产小队并不担心有人欺负她们娘仨。
而且,她把大力丸分成4份,每隔半个月给两个小家伙喂一次,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她发现两个小家伙现在提四五十斤重的东西也不在话下,并且,他们还在教功,她告诫孩子不要把这个事情说出去,更不要在大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力量。
而且,两个小家伙现在上学上的好好的,加上她偶尔给孩子拿些剥了包装的水果糖,再用这个时代的牛皮纸裁好包上让他们拿出去跟同学分享。
所以,孩子们跟同学和生产队里的小伙伴们关系都很好。因此,她并不想回娘家。
尤其是现在没分产到户,每个生产队的耕地都是有限的,她如果回娘家,就要把粮食关系转回去,三口人就会分队里的粮。
而且,回去之后住在娘家,娘家的房间也很紧张,加上侄子侄女也大了需要有自己的房间。
并且长舌妇无处不在,她回去之后难免会被人说三道四,与其如此,她还不如展现出自己的彪悍和不好惹,留在第三生产队。
她再利用这次送礼的机会给生产队长和妇女主任送点儿重礼把关系搞好。再和平日跟她交好的几个小媳妇儿把关系搞好,她现在上无公婆拖累找事,下边孩子又乖巧听话。
她改天再去趟胡先进的单位,把临时工的名额卖了,再加上她在老两口房间搜刮的那些钱,接下来的日子简直就是别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神仙日子。
所以,她跟杜家人把自己的打算说了,并且还跟杜家人说自己昨天到今天为什么会打人的原因。
之所以讲的这么细致,就是想让杜家人学她的手段尽快立起来。她还想着等政策变了靠着他们的手艺,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呢。
第161章 年代文里的弃妇30
杜家人听了她的话也开始反省,尤其是杜大哥和杜大嫂,杜红英见他们深思,也不再多说,起身把碗筷收拾了。
然后去仓房转了一圈,给娘家人拿了一背蒌粮食,这些是粗粮,她不爱吃,反正她空间里的粮食足够多,就算100个人吃100年都吃不完。
还不如把这些粗粮给杜家人,之所以不给细粮是不好交代出处。
她空间里的面和米比这个时代的粮食好太多,要想送人,除非给里边掺一些本土粮食。
所以,她打算等过两个月再送其他的,升米恩斗米仇,她不想把娘家人的生活大包大揽了。
下午,杜父和杜大哥按她说的方法拿麦秸秆编了草帽,两人手都巧,一下午时间就一人编了一顶。
杜红英真心实意的夸赞了他们,怪不得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草帽经过后世编织手法的加持,真是既立体又好看。
她又拿了根颜色鲜艳的布条在上面打了个蝴蝶结,杜母和杜大嫂看后直夸好看。
她灵机一动,干脆让俩人这几天多编几顶草帽,他们生产队知青多,马上要收玉米了,到时候她戴这种新颖的草帽出去,女知青们看了肯定感兴趣,到时她就可以拿这些草帽试水。
当然,这东西不能直接卖钱,但是,大家可以用东西交换,知青都是城里来的,有些人还是比较富裕的。
她说了这个打算后,杜父有些担心,害怕人家说他们搞资本主义。
她忙跟几人解释这是交换,是各取所需,外面都是这样,尤其是那些大城市。杜父和杜大哥这才打消顾虑。
她跟两人说编好的东西都藏起来,尽量不要让人发现,她七天以后过去取。
杜大哥不让她跑,说自己到时候趁天色暗给她送来。
杜红英一听觉得也可以,来自家人的关爱她要是不接受,他们也会不安的。
又叮嘱几人千万别让其他人知道,说咱今年就是试水,最重要的一道工艺还没跟他们说,要是这几天编的帽子能换出去,那以后做的东西根本就不愁销路。
对于她说的几人通通答应,尤其是杜大嫂看得心头火热,这事要是能成,他们家的日子可就过起来了,眼看着两个小子大了,到时也能起几间青砖大瓦房。
没想到小姑子这么有能耐,简直是他们家的贵人,不行,以后还得对小姑子更好点,只要能拉拔他们家,让她把小姑子供起来她都愿意。
太阳西斜,送走杜家人后她这才整理房间,现在没人管了,炕上的破凉席该换了,墙上熏得发黑的旧报纸也该撕了,房间里三条腿的破桌子也该扔了。
转念一想,收拾这个破房间干啥?先把凉席换了再说,至于房间,等公安局的审判结果出来后把那两个老家伙的房间收拾好住进去不就得了。
她让两个孩子在院子里玩,把炕上的破凉席卷起来直接扔到锅边准备当柴火烧。
从空间里找了一张跟这个时代类似的席子铺到炕上,又拿出三条单人纯棉被子晚上盖。
第2天早上,她让孩子们去上学,她去后院的自留地里平整菜地,队长说了,这几天就把多出来的自留地分出去,她得赶紧把菜摘了把地给人家腾出来。
正在地里忙活,就听到有人叫她。
她起身一看,原来是张秀兰,见她站在小路上又喊又招手,她这才走过去问:咋回事?
张秀兰喘着气说:“我刚在自留地里收黄豆,老远看到张三妹和她娘家人一溜七八个人往你家来了,我担心你吃亏,所以过来给你通风报信,你要不然先在我家躲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