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请宿主尊重任务(292)
他爹赶紧哄弟弟,顺便给鬼子赔不是,结果,就听到一声枪响,然后就是他娘撕心裂肺的喊叫声,紧接着他爹大喊一声,应该是要跟鬼子拼命就听到一声惨叫。
接着就是他娘的大喊声,最后,好像是鬼子把他娘带走了。
因为他听见娘亲的挣扎声和哭声,还有几句用乡下俚语说得:“活下去,一定要想尽办法活下去。”这时,家里除了翻箱倒柜的声音就是越来越远的脚步声。
这几天他也尝试过想从井里爬上来,但井壁光滑,根本没法爬,他以为娘亲会想办法回来救他们,但是,他娘也一直没回来。
他们听到外边有走路的声音也不敢喊,害怕是小鬼子。
刚才是两人饿的不行,以为自己要死了,这才没忍住哭的。
杨细妹听了后很是唏嘘,战乱年代,人命如草芥,金陵城此刻或许正有无数个像他们一样的孩子失去家人和家园。
她能做的就是尽量多杀鬼子,至于这两个孩子…@
想了想,干脆先送到抗倭团那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过去还能打个下手,再一个就是送过去孩子有可能活下来,要是在那民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等过一阵鬼子撤离后,再把他们送到乡下爷奶跟前。
想清楚后,她跟两个孩子说了这个安排。
孩子们立刻同意了,男孩说他叫乔根生,妹妹叫乔小玉,并表示他们什么活都会干,不会给她添麻烦。
她听完后对两人道:“你们等一下,我在你们家找件旧衣服穿上。
我看你家房子也快塌了,等会走的时候把你爹和弟弟挪进去,把墙推倒,把他们就地掩埋了,省得让他们暴尸在外。”
乔根生听后,立马拉着乔小玉给她跪下磕头,说道:“谢谢恩人相助,恩人要是不嫌弃,我和妹妹给恩人当小弟,您放心收下我们,我们一定竭尽全力照顾您。”
杨细妹拉起两个孩子道:“不至于,不需要,你们只要能活下去,好好长大成人别走弯路,就是报答我。
行了,跟你们父亲弟弟再说几句,等我出来就把他们挪进去。”
她说完,进房间找衣服,实则从空间拿出一身旧衣服穿在身上。
出来后,等孩子跟遗体告别完,她把尸体挪进房间,把扔在地上的草席盖在他们身上,然后几脚下去,土墙就倒了,把两具尸体埋在下面。
当她正要带孩子走时,想了想问他们道:“你们有什么话跟你娘说吗?要不给她留个纸条吧,说不定你们娘过些天就回来找你们了。”
两个孩子听后都觉得这个主意好。
杨新妹从口袋掏出符合这个年代的本子和钢笔,问他们:想说什么?
结果乔根生说:他会写字,他娘虽不认字,但认识他写的字。
杨细妹听后觉得这样更好,把纸给他让他随便写。
第246章 沦陷区的女人27
等孩子写好后,他放在自家人都知道的一个妥善地方。”然后对杨细妹道:“恩人,我好了。”
“好了就走,路上机灵点,我不可能时时刻刻关注你们,你们自己多留意着点,好了,走吧。”
说罢,她端着步枪率先出去,然后跟小丸子沟通,让它帮着导航,尽量避着小鬼子走。
有小丸子这个眼观六路的高科技在,三人有惊无险的往目的地奔走。
路上也会碰到一些幸存者,大家背着破包袱拖儿带女,满面凄苦的在街上乱蹿,那情景真是让人看得既心酸又难过。
在自己的国土上像做贼一样胆战心惊的奔逃,这简直就是国人的悲哀!
杨细妹当即又想了一道口号:“驱逐鞑掳刻不容缓,抗击倭寇人人有责。”
她打算回去就把这16个字传递给抗倭团,让他们尽快把这一条标语散播出去,让更多人加入杀鬼子的阵营,如果可以,全民皆兵更好!
路上,她见两个孩子跑的气喘吁吁,她难得有点心疼,在现代,这个年龄的孩子可都是家里的小王子小公主。
她从口袋掏出两颗糖果递给他们:“累了吧,吃颗糖歇会儿。”
两个孩子看着杨细妹,脏兮兮的小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他们接过糖放进嘴里,顿时感受到一股甜蜜的滋味。
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他们继续前行。
一路上,杨细妹带着他们时躲时走,终于到达目的地附近。
正往前走时,就有人跳出来用枪指着他们:“你们是什么人?”
杨细妹见此情景,她老怀安慰,看看,还得找有经验的人才行,这里连放哨的人都有了,不错不错,如此谨慎,相信抗倭团一定能发扬光大。
她跟对方说:“假山里的密室还是我找到的,那天晚上也是我带你们来的,你说我是什么人?”
对方听她说假山里的密室,就知道她没诓骗人,他把手里的枪收起来道:“对不住,恩人,是我眼浊了。”
杨细妹摆手道:“你们这么谨慎是好事,继续保持。我过来有点事,我先带他们进去。”
“恩人,您请。”
杨细妹跟他点点头,然后领着两个孩子进去。
她走到假山那边按动机关走进密室后,发现里边只有少数人。
众人见到他们都有点纳闷,讲真,他们几乎都没有见过杨细妹的长相,不知道这是谁,竟然还领着两个孩子过来。
杨细妹问道:“郑香梅在哪?”
郑香梅正在里边给伤员换药,听到有人叫她名字,她答应了一声走出来。
杨细妹对两个孩子到你们先坐到墙根那等一会,郑香梅一听声音就知道她是谁,眼里露出欣喜的光。太好了,恩人并没有把他们忘到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