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请宿主尊重任务(374)
但赵福金怎么可能歇下,她觉得自己年富力强,还能再战几十年。
这次回去她开始大范围开启了一场。查账,这些年国家发展迅速,针对老百姓的政策也特别好。
以至于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小丸子都跟她说过了,她这次要把这些蛀虫全部清理了。
于是,不过两个月,大宋上下开启了一场整风运动,她派出八个督察组,不光要查账,还要严查当地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一经发现,重刑伺候。
重刑伺候的原因是她现在把官员的工资调的很高,包括养老金及各种待遇比历朝历代好了不知道多少。
她之所以给官员这么好的待遇就是让他们心无挂碍的为国效力,结果把他们的心养得越来越大。很好,那就拿了她的给她交出来。
经过一年多的整顿,杀了无数贪官污吏后,官场风气终于清正。
另一边,她在国内整顿风气,大儿子亲自率兵攻打大理,经过两年的征战,才把大理纳入大宋版图。
又过了两年,她亲自挂帅出征吐蕃,这一年她43岁,率领大军挥着一把万人斩在战场上杀的人头滚滚,片甲不留。
拿下这里后她终于松了一口气,之前大宋周边强敌环伺,现在终于成为历史,最强大宋诞生了。
当她再次带着收获满满的金银财宝回京时,大臣们欣喜若狂,陛下把周边国家全部灭了,以后终于不用再打仗了。
大家终于只需要治理朝政就行了,再也不用担心其他。
结果他们高兴早了,第2年春天,赵福金在大朝会上一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她要亲征毛子。
众大臣以为自己耳朵有毛病,女皇陛下在说什么?
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远在几千里之外,跟他们有毛关系,陛下莫不是在开玩笑。
接下来,就是筹备粮草整装待发,这次谁劝都没用,赵福金心意已决,她告诉百官,这次是她最后一次征战,等她拿下北海以北的土地后就安心治国,以后出征就由儿子们挂帅。
八年后,她带兵打到基辅罗斯王国,拿下这里后她在这里住了两年。
她开着直升机一直往西,把这块土地的地形摸透后做了一个大沙盘,然后给儿子分派任务,从这里一直打过去,直到拿下英格兰王国,他要是做不到,就由子孙完成。
赵福金之所以一直打过去,完全是因为她离开大宋的时候带走了一部分制作武器的专家。
基本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就地干活,后方也源源不断的向这条线补充人口,由于她这些年一直征战,俘获的战俘和百姓较多,她直接把膏药国和吐蕃的百姓和战俘全迁到这条线上。
至于环境艰苦这些俘虏适应不适应那就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了。没见毛子国当年把膏药国的倭人抓住后直接弄到西伯利亚去种土豆吗。所以,相对来说她不算反人类!
在这里待了两年多,她吩咐人指导当地百姓学汉语,种土豆、种洋葱、种小麦、种葵花籽、养牛羊,养蜜蜂采蜜,种大豆,纺羊毛,做皮衣,把毛子国在现代的农业优势全部搬到这个时代用。
毕竟产出越多,大军越能吃饱饭,当然,当地百姓也能吃饱。
这些大公国的百姓能吃饱穿暖,心里对赵福金只有感激,怎么会怪他们入侵自己的国家,只要他们日子好过就行了,谁做国王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
赵福金按照现代地图上的标注,在这里大幅度开采矿藏,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通通派战俘过去挖。
其他矿藏资源现在不具备开采能力,先留着。
等她回到大宋后,就去督促那些研究员加快研究开采天然气和石油的方法,希望在她临死前能看到这些东西开采出来并得到合理利用。
第三年春天,她见此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学校全部办好,孩子们也跟着随行而至你的学子们学习汉字。一切都按她设想的那样井井有条的进行着,这才把这里交给儿子回大宋。
临走时,她让儿子好好治理这里,好好教育孩子,她过10年会过来查看的。
回到大宋的赵福金集中精力发展大宋。
她重视科研,重视教育,鼓励人口增长,抓经济,抓生产。完善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严惩贪污腐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在原本的位面,南宋那些提倡禁锢女子思想,女子应该安于内宅相夫教子的酸儒们但敢提出这种话,率先就被他们的老娘揍一顿。
对此,赵福金很满意,社会在进步,为什么要封印女子的思想,女人跟男人除了体力上的差距之外,其他方面比男人差那了。
她既然在礼法森严的宋代当一回女帝,自然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谁拦都不行。
她是在100岁时脱离这个位面的,为什么要这么久,是因为她要把曾孙女带出来,她要挑选一个合自己想法的继承人,要把自己费尽心血创立的和谐社会继续发展下去。
她不想自己跟一束光一样,随着自己的死亡所有的一切又变成男权社会。
曾孙女大儿子家的,为了挑选合格的继承人,她跑西又跑南,经过层层考核后才从几十个孩子里挑出这个小丫头,她当时12岁,赵福金确定好继承人后就把她带回长安跟在自己身边亲自教导。她循序渐进地给孩子吃了启智丹和大力丸。
又传授她各种知识,直到她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能完美的把控住整个大宋后她才放手。
她临走时,大儿子已经拿下英格兰王国,并一直往南打,最后把西班牙和希腊全部收入大宋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