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把反派儿子养成乖宝宝/离婚再嫁,我成了糙汉老公心尖宠(29)+番外
半夏谢过她好意。
现在是上班时间,人都在厂里面上着班,去制衣厂门口还不如先去其他地方看看。
县城有一条街,这条街上有好几家国营店,菜店、肉店、副食品店、国营饭店都有,旁边就是挨着很密集的家属院,住了不少的人,人气很旺。
半夏带着麦冬就来了这儿,她以前去她姑家玩的时候,就跟着她姑来这里买过菜。
半夏没有明目张胆的把摊子搭人家店门口,而是守在了街头的必经之路。
巧的事,这样想的人不止有她。
一个是卖菜的,地上铺着的尼龙袋子上摆着水灵灵的大白菜、黄瓜、西红柿。
卖菜的大婶的生意应该不错,地上铺着的尼龙袋上没多少菜了,脚边的背篓也已经空了。
由此可见大婶来得挺早,应该是县城边上的人。
另一个是卖鸡蛋的,不过她东西不多,就一个篮子提着,估摸着也就能装上五十来个鸡蛋。
半夏东西还没放好,人家鸡蛋便卖完了,卖鸡蛋的小媳妇笑眯眯的挎着篮子走了。
半夏便想,这个也很可能是县城边上的人,提着自家的鸡蛋来卖。
卖菜的大婶见到半夏他们带来那么多的东西本来脸色还挺难看,可一看到半夏他们卖的东西和她不一样,脸色便由阴转晴。
没一会儿,周围的住户们就听到了一阵清脆的吆喝声。
“卖鸡蛋咧!”
“鸡蛋、鸭蛋都有,乡下刚收上来的!新鲜着呢!”
“香菇、木耳、核桃,上等的山货咧!”
“数量有限,要买的赶紧哟!”
“大姐,买点鸡蛋吧,便宜又实惠,农家散养的鸡生的蛋,比畜牧场的好。”
“大爷,买点核桃吧,小孩吃了补脑,聪明伶俐上大学,大人吃了健胃,补血润肺延年益寿。”
被叫的大爷本来没想买的,但一听半夏的话,不自觉的便走过来,他弯着腰翻了翻袋子里的核桃,看个头品相都不错便问:“多少钱一斤啊?”
半夏满脸笑容:“一块一斤。”
第24章 城里的买卖(2)
大爷脸上的表情一变,放下手里的核桃摇摇头道:“这都和肉一个价了,太贵了。”
半夏笑道:“大爷,这个营养价值高啊!咱们这儿可不多见,商店里也是很难看到的一次的,这要是在商店里面可不止这个价。”
半夏压碎一个核桃给大爷看,“您看看这里面的肉,金黄金黄的,您再尝尝,满口的核桃香味。”
大爷拿起半个尝了尝味。
见大爷还在犹豫,半夏又道:“大爷,这样吧,我刚开张,给您便宜点,你要是要两斤就给您九毛一斤,你要是要三斤,我就再给你便宜点,八毛一斤!您看怎么样?”
大爷还是没说话,一副想走又舍不得的样子。
半夏苦着脸:“大爷,不能再便宜了,我手里也就这点货,卖完就没有了,这价要是再降我就得亏本了。”
大爷嘟嚷道:“都说这话,亏本谁还做生意,行了,给我称三斤吧,说好的八毛一斤啊。”
半夏赶紧道:“是,还是您老会算,您瞧瞧,一下子给便宜了六毛钱,半斤肉都省出来了。”
麦冬赶紧在一旁称了三斤核桃递给他,
半夏收了钱,笑着招呼道:“大爷,看看还要什么不?我这还有鸡蛋、鸭蛋、香菇、木耳?”
大爷摆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让家里当家的人买吧,我不管这个。”
说完后,大爷便甩着手走了。
麦冬神色激动的小声道:“姐,算起来,这核桃的利润也不低呢。”
半夏点头,从乡下收东西来城里卖,是要比在城里拿了货去乡下卖的利润要高。
就算是这样半夏也没想过漏掉哪头,她是两边都要抓!
麦冬又道:“你刚才说一块钱一斤的时候把我吓了一跳。”
半夏抿嘴一笑:“有啥好吓一跳的,这个核桃又不像鸡蛋这些,价格几乎都是固定的,就是因为它稀少,我才把价叫得高,这样也好等着人还价。
要是一开始我就把价给到最低,咱们那才是亏了。”
买东西的时候,谁不希望自己能占点便宜。
接下来,半夏这里陆陆续续的都有人过来买东西。
这个位置很好,只要是路过的大婶子、小媳妇就没有不被半夏的吆喝声给吸引过来的。
俏生生站在路边吆喝的小媳妇,后面还跟着一个大小伙子,看着又干净又整齐,嘴里婶子、大姐的叫着,脸上的笑热情得不来看一看都不好意思。
香菇和木耳是卖得最快的,没一会儿就卖了个干净。
香菇、木耳是六毛一斤收的,一块钱一斤卖出去,都有很多的人要。
晒得干干的香菇木耳,一斤有很大一包,买回家用水一泡,可以吃上很久,还易储存,家里要是突然来了客人,也不怕一时半会儿买不到菜。
单做或者炖肉都可以。
半夏还是和之前一样,买得越多,价格就越便宜,不像国有商店那样,明码标价,你就是买上一百斤也便宜不了。
核桃也卖得不错,大多是买回去给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吃的,都是被半夏的那句聪明伶俐考大学、补血润肺延年益寿给招来的。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人也越来越少,半夏看了看袋子里的核桃大概还剩十五斤的样子,鸡蛋也还剩一百多个,鸭蛋倒是卖完了,她打算去制衣厂看看。
她刚想招呼着麦冬收拾收拾离开,一位长得白胖的男同志便骑着自行车对着他们冲了过来。